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治平:給孩子更好更精緻的健康照護,應從母親懷孕,甚至孕前就開始!期許讓婦產科與兒科建立更緊密的連結,打造兼具婦幼健康特色的兒童醫院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治平:給孩子更好更精緻的健康照護,應從母親懷孕,甚至孕前就開始!期許讓婦產科與兒科建立更緊密的連結,打造兼具婦幼健康特色的兒童醫院

兒科醫療人力不足早已不是新聞,但在此時此刻,專精高危險妊娠的陳治平醫師接掌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更具有非凡的意義!根據研究,照護兒童之健康應該從母親懷孕,甚至孕前就開始,過去的他,從生命的最初即開始一路守護到出生,讓兒科醫師接手後續照護;現在的他,則要與兒科醫師一起努力,讓兒童健康得到更好更精緻的照護!

文章目錄

馬偕兒醫院長│馬偕兒醫陳治平院長│兒童健康│少子化

婦產科醫師擔任醫學中心的院長不奇怪,但是兒童醫院院長由婦產科醫師出任,不免讓人意外!其實連陳治平醫師本人都大感意外,然而,細究其過往的行醫資歷,不得不說這是個巧妙的安排!

當年,陳治平醫師以第一志願進入馬偕婦產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後來,又投入高危險妊娠與母胎醫學領域,由於高危險妊娠產婦不是容易早產,就是胎兒有各種健康問題,在生產時,這些狀況都需新生兒科醫師在產房待命,在寶寶娩出的瞬間,立刻接手給予必要的處置,確保寶寶在當下的生命徵象穩定,然後,接受後續的治療。他說,「我經常與新生兒科醫師共同工作,從資深的到年輕的都很熟悉,我們是一起工作的夥伴」。

陳治平醫師表示,發布由他接掌兒童醫院院長後,好幾位兒科醫師對他說,「很高興是您來接院長,讓我們很放心」!

兒童健康從孕前即開始.少子化更要提供精緻照護

事實上,照護兒童之健康應該從母親懷孕甚至孕前就開始!早在2010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生命最初的1000天」計畫,是指從懷孕開始到寶寶滿兩歲這段時期,是掌握孩子一生健康的黃金關鍵。陳治平醫師表示,「目前已有很多研究顯示,胎兒在子宮發育過程中受環境各種不利因素影響,譬如孕婦營養不良、高血壓或子宮胎盤功能不良等影響,將會造成在兒童或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的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神經精神發展和行為異常等疾病」。

此外,隨著產前檢查的日新月異,可及早掌握胎兒健康狀況,他說,「若胎兒有先天性遺傳疾病或結構上的異常,都需要會診兒科醫師,例如胎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我們會找小兒心臟科醫師、心臟外科醫師評估其存活機會、是否有治療方案,以及日後所要面臨的問題,儘量讓父母獲得充分資訊以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馬偕婦產部在產前遺傳診斷、高危險妊娠、母胎醫學、胎兒治療和胎盤學,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知識;至於兒童內科有13個次專科,從新生兒照護到兒童各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具備完整專科醫療人才和設備,從產前診斷到出生後的治療,都能在馬偕得到很好的照護。

陳治平醫師指出,「期許讓婦產科與兒科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計畫透過內部系統,將孕婦的孕期健康紀錄與兒科醫療整合,提供兒科醫師看診的參考依據」。在少子化的現在,如何給孩子更好的照護是大家所關切的議題,「在馬偕,專業(次專科)不是問題,而是對於父母照護兒童健康的需求,應提供更為細緻與全面的服務」。


高危險妊娠醫師鼓勵生育要趁早

身為高危險妊娠的專科醫師,可以想見經手處理的個案狀況都不簡單,陳治平醫師笑說,能讓自己記憶深刻的都是狀況不太好的個案,他表示,「高齡容易不孕,即使懷孕容易有胎兒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疾病的風險,孕婦本身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問題,繼而提高早產的風險,使得寶寶出生後要住新生兒加護病房,若能在年輕時生育,這些問題的發生機會相對較少」。

陳治平醫師指出,常見年輕人總說「準備好才要生小孩」,但等到想要生的時候都40歲了!他分享,「有一對夫妻很喜歡小孩,先後了六個孩子,其中五個是我接生的,只有一個在我出國時,請同事代為接生。問他們怎麼帶五個孩子?這對雙薪夫妻告訴我,不用擔心小孩子,他們自己會帶財來,平時大的會幫忙帶小的,直到第六個孩子出世,太太才辭掉工作」。

他語重心長地說,「人生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還是趁年輕時早點生!」


馬偕兒醫院長│馬偕兒醫陳治平院長│兒童健康│少子化

致力改善環境.吸引新血投入兒科醫療

然而,當前兒科醫療人力正面臨難有新血加入的困境,此刻,接掌兒童醫院院長一職,要如何面對這份挑戰?陳治平醫師說,「儘量打造優質的工作環境,以吸引年輕醫師投入兒科醫療工作,並加強教學品質提升學習興趣,以及改善薪資。另外,積極向外延攬醫師加入馬偕。同時,為了能在短期補足人力,也邀請過去從馬偕訓練出去的醫師回來兼職」。

由於兒科住院醫師招收不易,部分醫學中心連60歲以下的資深主治醫師都要值班,然而,此舉更加速主治醫師的人力流失,陳治平醫師坦言,「今年招收住院醫師的成績的確不理想,目前在馬偕,雖然人力還算多,但50歲以下的主治醫師必須值班,不過,一個月約值一到二班,大家還可以接受,急診也仍可維持,但要長久運作下去,當務之急是補足人力,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他笑說,「人少的地方,大家不敢去,怕太累,結果愈是缺人愈難補足,繼續努力改善工作環境很重要,才能讓大家願意來馬偕」。

其實少子化的浪潮,早已席捲各行各業甚久,醫學院畢業生投入兒科與婦產科的意願更是深受影響,連素來被譽為「兒科界的少林寺」的馬偕兒科,也不免面臨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的殘酷現實。陳治平醫師指出,馬偕兒科依然有許多優秀的前輩樂於教學並傳承經驗,不斷致力提升專業水準,吸引年輕醫師留在兒科領域發展。

除了延續這樣的傳統外,他強調,「醫師不只要精進臨床技能,也要不斷進修理論知識,自今(2025)年起7月1日起,不再只有主治醫師能出國進修,也補助住院醫師出國短期進修,藉由打開國際視野,知道自身努力的方向何在,進而願意留在兒科領域朝更專精的次專科發展。至於國內其他醫院有值得學習之處時,也會鼓勵年輕醫師去觀摩」。

馬偕兒醫院長│馬偕兒醫陳治平院長│兒童健康│少子化

提供全面兒科醫療服務

身為台灣兒童醫療重鎮的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陣容相當齊全,目前內科系有13科,加上外科系與兒童其他科系,共計28科,提供全面的兒科醫療服務。請陳治平醫師分享特色科別,他強調,「每一科都很強!」

雖然才上任一個月,但陳治平醫師已能將內科次專特色娓娓道來:大家熟知的新生兒科,一直以來被視為大台北地區早產兒的轉診和收治的首選,在收治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1,500g)住院數量及存活率皆為大台北地區第一,最早創立外接制度,至今,外接量依然是數一數二;血液腫瘤科收治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個案,居於全國之首,治癒率與國際知名兒童醫院同步,所制定的台灣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計畫,已成為全國各醫院的治療指引;罕見疾病中心暨兒童遺傳科首創黏多醣症患者之全人醫療照護,建立全球獨特的新生兒篩檢、早期治療與長期追蹤照護模式;心臟內科則與外科共組團隊,從胎兒時期的診斷開始,即為先天性心臟病提供最佳治療。

兒童腎臟科利用超音波早期診斷胎兒與新生兒先天性腎臟尿路系統畸形,建立亞洲小兒泌尿道感染指引,臺灣兒童尿床診治指引和早產兒黴菌感染導致泌尿道阻塞時的新療法等,照護模式與國際同步;兒童內分泌科為國內最早使用即時連續血糖監測之醫療單位;兒童腸胃科特別在膽道閉鎖及膽道囊腫長期追蹤照護,腸道益生菌有深入研究;兒童神經科和早療中心分別創新發展國內領先之妥瑞症影音線上照顧,以及兒童發展線上智慧評估系統;兒童感染科致力兒童疫苗推廣與感染疾病防治,是國內最早參與B型肝炎疫苗試驗的醫院,在新疫苗臨床研究發展不遺餘力;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提供完整兒童免疫風濕病衛教諮詢及診治服務,積極參與全國氣喘慢性照護。

此外,兒童急診科不分晝夜,全年無休,在第一線提供兒童高品質醫療照護;兒童重症醫學科採行共同照護(combine care)模式,以專責醫師溝通協調、解釋病情、統籌危急處置,有效會診,不論平日或假日,均能依需要得到專業支援,處理困難複雜之醫療問題。

陳治平醫師表示,「馬偕的優勢在次專科齊全,期望提供最專精的治療」,只是分科精細化難免無法看到疾病的全貌,因此,他強調,以「聯合照護」制度彌補分科過細可能產生的問題,當病童並非只有單一科別的狀況時,啟動會診模式,可能同時由三、四個次專科醫師一起看診,不讓家長在不同醫療單位間奔波,卻又無法得到明確的診斷。

對於馬偕兒童醫院未來使命,陳治平醫師有這樣的期許:提供最好品質的婦幼健康照護;持續創新研發,發展婦幼醫學新的治療;培養未來優秀婦幼健康照護人才;成為大台北地區,甚至台灣急重難罕症最重要婦幼後送醫院;與國際接軌,成為國際一流兒童醫院。


馬偕兒童醫院提供28科醫療服務

馬偕兒童醫院科別多達28科,包括:

  • 兒童內科系:兒童一般内科、兒童心臟科、兒童腸胃科、兒童感染科、兒童內分泌科、兒童血液腫瘤科、青少年醫學科、兒童急診科、兒童神經科、兒童過敏免疫科、兒童遺傳學科、兒童胸腔科、新生兒科、兒童腎臟科與兒童重症醫學科等15科。
  • 兒童外科系:兒童一般外科、兒童神經外科、兒童心臟外科、兒童耳鼻喉科、兒童眼科與兒童骨科等6科。

  • 兒童其他科系:兒童放射科、兒童心智科、兒童麻醉科、兒童皮膚科、兒童復健科、兒童牙科及婦產科等7科。

 馬偕兒醫院長│馬偕兒醫陳治平院長│兒童健康│少子化

銘記恩師教誨「耐心等待」

不同科別的醫師,有不同的特質與風格!屬於外科系的陳治平醫師,今後要如何領導個性溫和內斂的兒科醫師?「我們的兒科醫師都很好,對家長充滿關懷,對孩子富有愛心與耐心。憑藉過往的長期合作,我相信與大家的相處沒有困難,雖然外科醫師的性子急,但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因為經過歲月的淬鍊,外科醫師的急性子早已被沉穩與從容取而代之!

他回想恩師藍中基醫師的教誨,「要有耐心等待」,因為在自然產的過程中,很需要產科醫師耐心以對,「我年輕時的個性比較急,不過,這些年,慢慢體會到老師說要有耐心的用心,性子也變得沒那麼急了」。陳治平醫師大概不曾想過,曾經是急性子的自己,如今,身負重任,要與一群最有耐心的兒科醫師,共同攜手將馬偕兒童醫院打造為兼具婦幼健康特色的兒童醫院,並且朝國際舞台邁進!

馬偕兒醫院長│馬偕兒醫陳治平院長│兒童健康│少子化

珍惜為大家服務的機會

對於任內想要留下什麼成績,陳治平醫師謙虛地說,「我的做事風格是一旦設立目標,盡其所能地去做好!每個機構都有既定的發展方向,就像時代巨輪不斷朝前方滾動,同時,也牽引著許多小齒輪前進,既然已有既定方向,我的加入只要能讓兒童醫院愈來愈好就夠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比起功績,在陳治平醫師的心中,有更在乎的事!他說,曾經在馬偕兒醫員工滿意度調查中,有一個問題是「對馬偕兒醫最滿意的地方是什麼?」員工的回答是:「這裡提供了一個為別人服務的機會」。而這個答案也成了陳治平醫師對年輕醫師的勉勵,「醫師的工作本來就是被賦予要服務別人,應該要珍惜有為別人服務的機會,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幫助別人,甚至改變人生或家庭的命運。至於要如何讓這個機會發光發熱,需要優秀的專業能力與對人性的關懷,這都需要不斷地學習」。

這段勉勵年輕醫師的話,相信更是陳治平醫師此時此刻的自我期許!畢竟能從生命的最初就開始守護,現在連出生後的健康照護都是肩上的責任,對婦產科醫師而言,的確是一個難得的服務機會,且看陳治平醫師如何使之發光發熱!


提醒孕婦:可能早產時,請選擇有NICU的醫院生產

既是婦產科醫師,也曾擔任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治平醫師,提醒孕媽咪,如果有可能早產的跡象時,請盡可能選擇設有NICU(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院生產,「早產兒容易有很多的併發症,想要得到好的預後,一開始的照護品質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緊急的時候,需要的是兒科醫師、資深護理師,進行急救與照護,短短幾分鐘內對寶寶所做的緊急救治,攸關寶寶的存活機會與未來發展,相當重要。

由於早產兒依出生體重分為:小於2,500公克的低出生體重兒、小於1,50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兒,以及不足1,000公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不同的出生體重需要不同的照護能力,而在醫院分級制度下,每家醫療院所的照護能力各有不同標準,因此,孕婦一旦面臨可能早產的風險時,務必評估在哪裡生產,讓寶寶能獲得即時且適切的照護。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從兒科醫療看永續發展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啟動服務,24小時守護竹竹苗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