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懷孕備孕> 善用科技力量.訂製個人化治療 陳瑋薇:掌握黃金著床窗期,順利迎來二寶

善用科技力量.訂製個人化治療 陳瑋薇:掌握黃金著床窗期,順利迎來二寶

科技愈發達,愈能了解「生寶寶並非易事」!然而,每個不孕的個案各有不同的問題,卻都期待相同結果,婦茂國際生殖中心院長陳杰盛表示,在人工生殖醫學中,沒有保證成功的套餐,只有針對個人量身訂做的治療方案;婦茂國際生殖中心主治醫師吳知遠則表示,即使是相同疾病,治療術式也因人而異,針對個案本身條件給予適合的治療內容,才是提高成功率的不二法門!

文章目錄

懷孕難不難?對金鐘入圍常客陳瑋薇而言,特別有感觸!她說,大寶雖是自然懷孕,但也歷經過一番努力才如願,「當時還不知道『術業有專攻』的重要,以為是婦產科醫師就能幫助自己,可是又一直沒有結果,當時看診的醫師告訴我,『能做的有限,請你去婦茂生殖中心找陳杰盛院長』,開啟了我與陳院長的緣分」。

在與陳院長的配合下,努力了三年,總算自然懷上大寶;萌生想要二寶的念頭後,再次與陳院長討論,「考量年紀關係,他建議我直接做試管」,於是陳瑋薇確定開啟以試管嬰兒求子的療程。

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固然可提高懷孕的機會,卻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個性好強又樂觀的她,為了迎接幸福,她做好心理準備──將「吃不完的藥」轉念為吃糖果,而「打不完的針」就讓診所護理師代勞,每一次的扎針都在與護理師閒聊中,輕鬆完成。不過,這些都只是前奏曲,真正讓陳瑋薇成功懷上二胎的關鍵點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分擔備孕夫妻生育壓力.期許成為貼心的「生命推手」

晚婚晚育讓不孕的問題愈加普遍,而每一位來求診的不孕個案都有各自的問題,不過,大家所要追求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陳杰盛院長表示,「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針對不孕治療提供不少檢查,可是沒有保證『成功的套餐』,畢竟每個人的狀況各不相同」。他強調,其實懷孕並非易事,特別是對於不孕個案,除了本身的身體調養(養精、養卵),更需要運用精進的醫術,運用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幫助懷孕困難者順利孕育健康的寶寶。

陳杰盛院長指出,治療不孕相當辛苦,「從無到有」的療程總是讓人倍感煎熬,費用不菲更是一大負擔,不孕夫妻所要承受的身心壓力,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為了分擔壓力,婦茂總是替個案著想,就費用而言,在評估個案所有病史(不孕史、治療史、手術史與內外科疾病史)後,盡其所能挑選最有效益的檢查;時間上,有早中晚門診讓個案依其方便選擇回診時間,減少請假次數,而負責不同診次的醫師彼此合作與交流,不論個案回診由哪位醫師看診,都能掌握其狀況,意即一個個案有三位醫師可諮詢,我們期待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提高個案的成功率」。


圖:陳杰盛院長

評估高階檢查做不做.依實證醫學指引

陳杰盛院長補充,「高階檢查的費用不便宜,做或不做是依實證醫學的指引,加上個案狀況,整體進行評估,例如針對反覆性植入失敗或習慣性流產,臨床上,常建議做的檢查有PGT-A(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與ERA(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若是胚胎少且年紀大,就適合進行PGT-A,確保植入的胚胎沒有染色體異常的問題;如果植入好胚胎卻著床失敗,則建議接受ERA掌握適合植入胚胎的時間,根據統計,在反覆性胚胎著床失敗的案例中,約30%的女性有著床窗期偏移的問題(前移或後挪)」。然而,「若個案有時間上的急迫性,就必須尊重個案的選擇」。

陳杰盛院長分享近期關於ERA的最新研究:共納入320位反覆植入失敗患者,透過隨機對照試驗(RCT)證實,結合PGT-A與ERA檢測,能顯著提升35歲以上高齡不孕患者的懷孕率、著床率及活產率。建議使用歐洲基因公司原廠檢測,擁有最多項的臨床文獻實證,並由國際研發團隊持續優化,全球使用人數最多,透過AI大數據不斷升級,實現更精準的個人化療程。

高齡易有卵子問題.PGT-A後仍失敗須以ERA確認著床窗期

吳知遠醫師指出,每個人的年紀、體重與卵子庫存量各不相同,即使給同一種藥,劑量與反應都不一樣;同為不孕,又分原發性不孕與次發性不孕。因此,試管療程很強調客製化!

「以陳瑋薇的狀況來說,問題不是原發性不孕,而是高齡;與從未懷孕過的個案相比,高齡但生過孩子的個案治療相對容易,主要處理卵子數與卵子品質下降的問題。首先,依據卵子可用的百分比,評估需要取多少卵子數才能達到活產的水準,同時必須預防對卵巢造成過度刺激,考量瑋薇雖屬卵泡庫存相對高但屬高齡受孕者,因此,她的治療是採取中高劑量刺激法」。

再者,對於高齡與前一次的植入失敗,主因應是卵子品質下降所致,由於卵子品質下降等於染色體異常,須檢視當次植入前是否有做PGT-A,「若是做了PGT-A仍失敗,就可能有免疫或著床窗期偏移的問題」。考量瑋薇先前做過PGT-A,吳知遠醫師評估應該是窗期偏移導致植入失敗,於是提出「值得做ERA」的建議。吳知遠醫師強調,「第一次植入未必要做ERA,但第一次植入等級高的或PGT-A正常的胚胎卻失敗的話,就會對個案提出做ERA的建議」。瑋薇就是在吳知遠醫師的建議下,在第二次植入前,選擇了歐洲基因公司研發原廠的ERA檢測,才知道自己的著床窗期原來比正常延後了12小時,於是配合正確窗期進行再次植入,終於順利懷上期待多時的二寶。


圖:吳知遠醫師

開獎令人期待.失敗更要找出原因

一般人都會認為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高,但吳知遠醫師強調,「不能忘記每個年齡層有不同的懷孕率」,而為了提高成功率,往往有各種因應做法,由於每一項處置都可能是一筆費用,這時該如何與個案溝通呢?「我的做法是將所有選項逐一說明利弊得失,讓個案自行選擇。若遇到個案請醫師幫忙決定,則會依經驗給予建議」。

植入胚胎後,個案最期待的就是開獎時刻!對醫師而言,也是評估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吳知遠醫師以婦茂為例,「通常是早上到院抽血,下午就會出報告,檢驗師會先告知醫師結果。報喜很簡單,報憂就得思考該如何與個案應對」。雖然在植入胚胎時,已能從胚胎等級預知結果,「可是碰到好胚胎卻失敗時,總是很難解釋,畢竟這種預期之外的結果確實令人感到失落,但終究要對個案實話實說,評估失敗的可能原因,以及解決方式,最怕不知道失敗的原因」。

瑋薇的例子印證了以ERA檢測掌握正確的著床窗期很重要,吳知遠醫師補充,「建議做ERA的原則包括:個案植入失敗過幾次、PGT-A正常卻失敗,以及只有一個胚胎的狀況,更要確實掌握著床窗期」。唯有找出原因,才能迎接成功的到來!

確認懷孕後更要小心以對.以團隊照護陪伴迎接新生命

即使確定懷孕,依然不能掉以輕心!陳杰盛院長說,「懷孕早期,為了幫助胚胎著床和維持懷孕,有的個案必須使用黃體素穩定子宮內膜;有的需要調整免疫反應的藥物,還有的可能需要補充保健食品,加上生活衛教的提醒」。

進入中期後,適時提醒睡眠、運動的重要,建議接受羊水與高層次超音波等檢查,陳杰盛院長指出,「即使在植入前已做了排除染色體異常的PGT-A,仍然建議在懷孕後,進行NIPT或羊水檢查,因為胚胎處於持續發育的過程,染色體狀況可能有所變化」。

來到後期,衛教重點在於認識產兆、胎動監測、生產模式討論,並做好早產預防措施。特別是評估為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必要時,安排轉診至醫學中心接受更為專精的照護。總之,後續的產檢、接生都能在婦茂的團隊照護下,讓孕媽咪安心迎接小生命的到來,落實生殖醫學最終的期許──「Take Home Healthy 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