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送醫!妻堅持陪診揭警訊,醫:這症狀別再誤當疲勞
57歲資深主持人沈玉琳昨(29日)驚傳因疑似罹患「猛爆性肝炎」送往三軍總醫院治療,一度有消息指出病情惡化至腦水腫甚至昏迷,震撼演藝圈。不過今(30日)最新消息指出,沈玉琳並未進入加護病房,目前僅因肝功能指數異常住院觀察,狀況穩定、清醒,仍在等候檢查結果。
妻子芽芽察覺異狀堅持陪診 好友潘若迪陪同就醫
根據《噓!星聞》報導,沈玉琳日前已連續數日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症狀,本以為只是工作太累自行補眠,卻未見好轉。其妻芽芽察覺不對,堅持陪他就醫並聯繫好友潘若迪同行。經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遂轉診至三總進一步治療與觀察。
沈玉琳多年來是B型肝炎帶原者,近期又為健康積極減重,短時間內實施168斷食法與超慢跑,減下17公斤,還服用多種保健食品,包含紅麴、葉黃素、薑黃等。醫界指出,這些成分若過量或與肝功能異常者交互作用,恐增加肝臟負擔。
認識猛爆性肝炎:初期症狀像疲勞,致死率高達8成
所謂猛爆性肝炎,醫學上稱為「急性肝衰竭」,是肝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壞死,導致肝臟功能迅速衰退。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指出,若未及時治療,致死率可高達80%,是所有肝病中最致命的一種。
常見成因:
- 病毒性肝炎(A、B、C、D、E型)
- 藥物濫用(如乙醯胺酚/普拿疼超量)
- 中草藥與偏方
- 代謝異常疾病(如威爾遜氏症)
- 中暑或熱衰竭等其他誘因
初期症狀易誤判:
- 食慾差、疲倦、噁心
- 黃疸(眼白變黃、皮膚泛黃、茶色尿)
- 腹水、腳腫
- 嗜睡、感覺異常、情緒改變(肝性腦病變)
若出現黃疸後8週內合併肝性腦病變,即為猛爆性肝炎。
治療關鍵在「及時」,醫師籲:別再誤以為只是熬夜累了
據報導,沈玉琳本身為B型肝炎帶原者,上週曾被親友發現他面色蠟黃、身形暴瘦。知情人士透露,他近期為了健康服用了不少保健食品,可能因此導致肝臟負荷過重,引發肝功能異常。
好心肝門診中心副院長林姿伶醫師在診所官網中指出,部分常見的保健食品成分標榜「純天然」。但這些成分往往經過提取、消毒、提煉、乾燥、包裝等多道製程,早已非純天然!例如紅麴、兒茶素、薑黃、綠茶萃取物、小白菊與某些中藥材,雖標榜「純天然」,卻已被美國醫學期刊列為潛在肝毒性植物,若攝取過量或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反而可能傷肝。
很多人以為「猛爆性肝炎」是因為長期太累、吃太多健康食品造成的慢性肝損傷(例如以為是熬夜、身體操勞導致),但實際上,猛爆性肝炎是一種急性、快速惡化的肝衰竭,來得又急又快,而且某些標榜「純天然」的保健食品,反而可能是導致肝毒性的真兇。肝臟沒有痛覺神經,等到發現「疲倦、食慾不振、眼白變黃」等症狀時,往往病情已進展,應避免隨意長期服用來歷不明或未經醫囑的保健品。
家醫科醫師陳敬睿也強調:「這不是單純的累,是會致命的!」他提醒民眾,一旦出現黃疸、茶色尿或異常疲憊感,千萬不要拖延,應立刻就醫檢查肝功能。
治療方式一覽
- 支持性療法:補充營養、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以穩定病況。
- 洗肝療法:短期內移除毒素,暫緩肝功能惡化。
- 肝臟移植:當病況惡化至不可逆階段,是目前最有效療法。現行法規允許五等親活體捐肝。
提醒:這些習慣正在傷害你的肝!
- 熬夜、飲食不正常
- 過度依賴保健食品
- 隨意服用成藥與中草藥
- 長期高壓、缺乏運動
健康守肝四要點
- 定期肝功能抽血檢查
- 接受B/C型肝炎篩檢
- 飲食清淡少油少鹽
- 健康作息、遠離過勞
沈玉琳雖非首度公開健康亮紅燈,但此次住院事件再次提醒大眾:別把疲累當成小事,更別相信「天然保健品無害」的迷思。唯有正視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檢查與治療,才能真正守護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