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婆媳關係> 三毛也曾體驗過的媳婦困境:婚姻裡最可怕的不是壞婆婆,而是沒有立場的丈夫

三毛也曾體驗過的媳婦困境:婚姻裡最可怕的不是壞婆婆,而是沒有立場的丈夫

許多女人以為,婚姻裡最大的敵人是難搞的婆婆。但作家三毛的故事提醒我們:真正讓人心寒的,是在關鍵時刻選擇沉默、沒有立場的丈夫。從遠嫁西班牙,到為37人操辦聖誕大餐、獨撐婆家親友度假生活,三毛用文字記錄下那段「假想敵」關係背後的委屈與醒悟——也說出無數媳婦的心聲:不是我們不能扛,而是扛久了,連自己都不見了....

文章目錄

1974年,三毛31歲,剛剛與23歲的荷西結婚。兩人沒有婚禮,只有在法院簡單登記,一張紙就定終身。她以為,婚姻是兩個人的選擇,卻沒想到,這一紙契約也牽動了兩個家庭之間長年未解的結。

第一次回婆家,媳婦變成無酬總鋪師

三毛

她的婆家從沒參與婚事,只收到一封「我們結婚了」的來信。

半年後,三毛第一次以媳婦身份登門拜訪。迎接她的,不是鮮花,不是擁抱,而是一場讓人頭皮發麻的考驗:「今年的聖誕大餐,就由我們家的新媳婦準備吧!」婆婆笑著宣布,全場鼓掌通過。

三毛看著37張要吃飯的臉,轉頭向荷西求救,卻只見他低頭看書、裝作沒聽見。

她試著邀請丈夫一起去市場買菜,荷西卻當著婆婆的面說:「男人不上菜市場。」這一句話,不只是性別刻板的再現,更是一種切斷妻子後路的公開棄守。

於是,三毛一個人提著大菜籃,在寒風中跑三趟市場,回家煮了整整一天。晚餐時,全家人吃得開懷,卻沒人記得跟她說聲「謝謝」。

洗碗、收拾、鋪床,還是她一個人完成。

那晚,她終於忍不住向荷西訴苦。他冷冷回應:「媽媽只是讓你做點飯,又沒罵你,有什麼好抱怨的?」

這一刻,她不是輸給婆婆,而是輸給了身旁這個「不願站在她身邊的人」。

假想敵誕生:婆婆不是最難相處的人,「不出聲的丈夫」才是

三毛

婚姻的失望,不是來自衝突,而是來自冷漠。三毛寫下:「你在雞叫前,會三次不認主。」——這不是宗教隱喻,而是她對荷西的控訴。

第一次,她求助市場幫忙,荷西推說「男人不上菜場」;

第二次,婆婆進門時,她希望丈夫介紹自己,荷西只叫:「爸媽,我們回來了。」

第三次,面對大家對三毛的忽視與要求,他仍然選擇視而不見。

三毛在散文〈親愛的婆婆大人〉中,用諷刺的語氣把婆婆形容為「假想敵」,甚至自創作戰守則:要早起、要眼明手快、要笑臉迎人、不能親夫、不能坐大腿——所有在娘家可以任性的事,到了婆家,樣樣不能做。

因為她知道,婆婆從沒原諒她「拐走了小兒子」。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她每天在廚房熬煮、在陽台洗衣、在客廳送點心,身旁那個說愛她的丈夫,只是安靜地讀書、閃躲、裝傻,永遠不願介入。

當婆家變旅館,媳婦變成24小時不休的家事機器

三毛 

三毛的故事不是個案,尤其在她經濟獨立、丈夫失業的情況下,所有生活重擔都落在她身上。

 而婆家卻選擇在這時「帶整家人來度假」——姐姐姐夫兩個孩子住進她家一個月,吃喝拉撒全部交給三毛一人處理。她不是媳婦,而是一個免費旅館的管家兼總鋪師。

 早上六點起床做早餐,接著是洗碗、晾衣、燙衣、準備午餐、端點心、泡咖啡、再準備晚餐,一天工作超過16小時,沒人誇她,只有挑剔。

她累了,試著抱怨一句,換來的,是荷西冷漠的話:「偉大的女性,都是沒有自己的。」這種將「犧牲」當成「榮耀」的價值觀,是許多家庭中對女性最深的勒索。

她從來不是要「贏」婆婆,她要的,只是一點「被當成家人」的溫柔。

三毛

在散文後半段,三毛試著不再以「假想敵」視婆婆,而是透過想像——「如果她是我媽媽呢?」——來讓自己說出真心話。

她主動請婆婆吃海鮮,遞上小禮物,說出:「妳辛苦了。」

婆婆回以一本厚厚的《西班牙家常菜食譜》,並輕聲說:「妳要學會做這些,荷西瘦了,要吃家鄉的味道。」這樣一句話,不再是命令,而是軟軟的關心。

三毛

那一刻,三毛懂了。

而真正的改變,不來自對方,而是當我們願意先放下防備、拿回主體權時,關係才有重新開始的可能。

🔸 婆媳問題的本質,不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戰爭,而是「丈夫是否有立場」。如果男人選擇逃避,那所有委屈都將由妻子承擔。

🔸 女人可以為家付出,但不該失去自己。犧牲若成為日常,而非選擇,那就是壓迫,不是愛。

🔸 婚姻不是測驗女人的耐力,而是測試一段關係能否互相守護。婆婆不是一定是敵人,但丈夫若失語,就永遠無法讓兩個女人安心。

 

三毛在文章最後說:「我終於殺死了心中的假想敵。」她沒有打敗誰,她只是放下了那份焦慮,願意用更自由的心,與這個家再次建立連結。 

對每一位正在努力經營婆媳關係的媽媽來說,也許我們無法選擇對方,但我們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婚姻、不再當無聲的媳婦、不再承擔全家的情緒與勞務。因為我們不是誰的女傭,也不是誰的替身。我們是自己。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化解婆媳問題前,老公必讀2重點!心理師:有些話只有老公才能對婆婆說

婆媳問題並不是「過了就會好」!醫師4點提醒:別輕忽「媳婦創傷症候群」,是一輩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