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母愛升級】新手家長最想知道的母乳哺育秘訣!五招教妳親餵不卡關

【母愛升級】新手家長最想知道的母乳哺育秘訣!五招教妳親餵不卡關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喜悅,也是一場身心的大挑戰。對許多新手爸媽來說,「親餵母乳」是育兒的第一道關卡:可能奶量不穩、寶寶吸不到、姿勢不對、睡眠不足……這些狀況總讓人手忙腳亂、信心動搖。

文章目錄

五大秘訣破解哺乳挫折

哺乳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是一段需要學習的旅程,每位爸媽都會在嘗試中慢慢摸索、成長。幸好,臺北市政府長期推動母乳哺育政策,營造哺乳友善的醫療與社區環境,提供各種實用資源,陪伴新手爸媽安心前行。下面這五個實用秘訣,希望能為妳解開哺乳的煩惱,也為妳的親餵旅程注入勇氣與信心。

秘訣一:把握黃金72小時,建立哺乳的好開始

寶寶出生後前三天,是啟動泌乳的黃金時期,乳房已經備有初乳,早早餵、頻繁餵(建議每天親餵 8 到 12 次),依嬰兒需求餵,藉由寶寶吸吮來刺激乳腺,讓奶量穩定提升。別擔心初乳不夠多,因為寶寶的胃其實很小,每次只需3-5cc的濃縮初乳就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越早開始肌膚接觸與親餵,越能幫助爸媽和寶寶建立連結,也更容易啟動泌乳機制。如果一開始卡關,臺北市多家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都提供哺乳指導,讓新手爸媽不必獨自面對。

秘訣二:找到舒服的餵奶姿勢

餵奶不是只有一種姿勢,從搖籃式、橄欖球式、側躺式到生物哺育法,每位媽媽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使用哺乳枕或靠墊支撐讓自己放鬆,同時讓寶寶嘴巴張大深深地含住乳房,讓餵奶過程更輕鬆。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母乳哺育手冊》有清楚圖解與實用技巧,可免費下載使用。

秘訣三:別讓「奶量焦慮」壓得妳喘不過氣

許多新手爸媽都會擔心「母奶夠不夠?寶寶吃得飽嗎?」其實,只要爸媽們學會分辨寶寶是否有喝到足夠乳汁的表現,就可以安心了。

產後頭幾天的奶量變化很大,不需和他人比較,更不必急著追奶。若有任何疑問或壓力,別獨自煩惱,國民健康署設有免費的母乳諮詢專線(0800-870870),由專業人員即時陪伴、解答您的疑慮。

秘訣四:混餵也是愛,餵奶方式沒有標準答案

不是每位媽媽都能全程親餵,無論是回到職場、身體狀況,或生活節奏的調整,都可能需要選擇瓶餵母奶或混餵配方奶。這些選擇都是為了讓寶寶更好,也讓爸媽身心更自在。

臺北市積極推動哺乳友善職場,協助企業設置哺乳室與彈性制度,讓媽媽們能平衡工作與哺育,不需為選擇感到愧疚。記得,餵養方式不該成為壓力源,每種方式,只要是出於愛,就是對的選擇。

秘訣五:善用資源,讓哺乳路不再孤單

在臺北這座城市,目前已有超過 500 處哺(集)乳室設置於捷運站、百貨公司、圖書館等公共空間,出門在外也能安心哺乳。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提供豐富的母乳哺育支持資源,包括免費衛教資料、哺乳講座與支持團體等。不論是想找人聊聊哺乳心情或是需要哺乳技巧練習,爸媽們都能在「臺北市母乳哺育資源專區」找到溫柔陪伴與實用的協助。

打造哺乳友善的臺北城

自 2011 年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目前已有 18 家合格院所提供完善哺乳服務,讓媽媽從產前到產後都能安心被照顧,並持續將哺乳友善理念延伸到生活每一角落,打造對爸媽更友善、對孩子更溫柔的城市。

這條路,我們陪妳一起走

在哺乳這條路上,可能會覺得疲倦或懷疑自己,但,別忘了政府會持續透過各種實際行動,讓每位照顧者能自在哺乳、不被打擾,更重要的是:被接受、被尊重與被支持。

不論您是正準備迎接新生命的父母,或已在育兒與哺乳旅程中,我們都在。這條充滿愛與學習的旅程,有我們一起同行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