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名醫走斑馬線遭公車撞亡!曾是許多病人的救命恩人,馬路遇A柱死角,該如何防範?
文章目錄
今早8點47分左右,台北市中山南路與愛國西路口驚傳重大車禍,一名行人於行穿線上遭轉彎公車撞擊後受困車底,經搶救不治。警方證實死者為60歲的周佳正醫師,為衛福部桃園醫院外科主任,長年專注乳房腫瘤外科治療,擁有眾多忠實病患,被譽為「乳癌病患的守護者」。
名醫周佳正殞命斑馬線,救人無數卻被奪命馬路帶走
台大醫院指出,周醫師送醫時已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急救仍宣告不治。部桃醫院隨後發出聲明,表示全院震驚哀慟,副院長已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協助家屬,強調周醫師醫術精湛、為人謙和,是院內無可取代的精神支柱。
63歲公車駕駛退休後返聘,疑視線死角釀禍
肇事的是一輛欣欣客運所屬公車,由一名63歲、服務超過15年的駕駛操控。根據現場調查,事故當時公車轉彎行經路口,疑似未確實停讓行人,加上前擋風玻璃中央出現撞擊痕跡,警方初步研判可能為駕駛視線盲區,也就是俗稱的「A柱死角」,未發現正在過馬路的行人。
欣欣客運表示,駕駛人今年3月退休後於5月返聘,無不良駕駛紀錄,但初步調查發現駕駛可能未落實「指差確認」與「路口減速」,公司已令其停駛並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A柱死角」是什麼?專家:每輛車都有、每個人都要防
所謂A柱,是指車輛前擋風玻璃與車門之間的垂直支柱,為車體結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也造成駕駛視線上的遮蔽死角。特別是在右轉、左轉或行經路口時,行人若剛好處於死角區域,駕駛恐難以察覺。
交通部道安會執行秘書謝銘鴻表示,根據統計,我國交通事故有6成發生在路口,而每7名死亡者中就有1人是行人。歐洲商會曾直言,國際旅客來台最害怕的就是「過馬路」,這絕非誇張。
他強調,駕駛人轉彎前應「擺頭確認」,不要僅依賴左右後照鏡,並養成路口慢行、主動禮讓行人的習慣。
行人自保也重要!即使是綠燈,也要「先看再走」
除了駕駛的責任,行人在通行時也應具備「風險預判」意識。交通單位建議,即便是綠燈行走,也應左右查看是否有闖紅燈或轉彎車輛,並視情況暫停一步、確認安全後再通行。
對家有學齡兒童的父母而言,更應加強孩子「路口風險意識」,學會辨識死角區域與轉彎車方向,避免低頭滑手機或奔跑過馬路等高風險行為。
他為病患撐起希望,網友悼念
「我是他的病人,從沒看過他生氣,非常有耐心」、「前兩週才在門診見到他,那麼溫暖的醫師,怎麼會就這樣離開了」——社群上許多病患與家屬的留言,字字句句道出無限不捨。
他是拯救無數病患的醫師,卻在日常過馬路時失去了生命。這起事件,不只是一起交通事故,更是一記重重的警鐘——讓行,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責任;死角之外,我們還能更用力一點守護彼此。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