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北美館最夯藝術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3大心法帶領孩子欣賞這位冰島藝術家的三十年旅程作品
奧拉佛・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是為冰島藝術家,他的作品充滿光影、鏡像、水氣、色彩與感官體驗,其實非常適合帶孩子一起探索。他的藝術不只是「看」,而是透過「參與」、「感受」、「反思」來產生思考並發展出觀賞者自己的意義。因此,帶孩子欣賞「你的好奇旅程」這個展覽時,絕對是長適合的。
亮點一 17件作品打造感官空間《循環扇》、《美》、《多重影子屋》
一步入北美館大廳,一台懸吊於空中擺動的風扇作為展覽的開場,立刻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循環扇》引導民眾重新感受空氣流動與空間中微妙的氣味與氣息變化。而《美》於幽黑空間內呈現彩色水霧,當孩子換位走動並觀察,因不同波長、光線、水滴等原因,造成呈現的彩虹視覺都因人而異。《多重影子屋》當民眾走入作品中的空間,身體隨著移動產生光影變化,所有多餘的顏色「被消失」,重新感受空間中的互動樂趣。
心法1:帶領孩子讓身體參與:用身體體驗藝術!
埃利亞松的作品常常需要觀眾進入、走動、移動身體才能「看見」不同角度的作品特色,可以鼓勵孩子繞著作品走一圈,從不同方向看,問他們:「你覺得站在這裡和那裡,看起來有什麼不一樣?」有些作品有光影、反射、或水氣,可以引導孩子用手去感受空氣的濕度或觀察光線的變化,何嘗-不像是一場沈浸式互動體驗。
亮點二 超受歡迎的積木互動《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
巡迴展中唯一在新加坡及臺北展出的作品《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以協作的參與形式,邀請民眾透過白色樂高積木,一同構築對未來城市的想像。這是一項適合大大人小孩的無限制創作,積木可以在創造下不斷演變,增高或被夷平。自由堆疊、改建甚至拆解先前的結構的「遊戲」方式,超級受孩子的歡迎。
心法2:帶領孩子從「感覺」出發:你覺得這是什麼?
孩子對抽象藝術可能一開始會感到迷惘,但他們天生就對感覺敏銳且充滿想像力。建議爸媽可以問:「這個空間讓你有什麼感覺?」、「這個顏色是不是讓你想到什麼地方?」、「如果你可以摸這個,你覺得會是什麼感覺?」如同藝術家說的,藝術沒有正確答案,所以孩子他們的感受,且透過手作觸感等實際互動,就是對藝術最好的回應。
心法3:延伸提問喚起好奇心與創造力!
在展覽即將進入尾聲前,可以提問孩子「你覺得藝術家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是你來做這個作品,你會怎麼設計?」、「你覺得這是白天還是晚上?是地球上的地方嗎?還是你有聯想到我們曾經一起去過的哪些地方?」。這些問題不需孩子馬上回答,而是鼓勵他們去想像,從作品中創造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