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爸爸育兒誌】女兒吵要學手語,然後,我們做了兩敗俱傷的決定,卻意外看到學習「笑」果

小學要選第二語言,女兒已經上了一年的台語,但她想在二年級後換成手語。
這其實有點可惜,手語當然很不錯,但是中途更換,會有前功盡棄及課程銜接的考量。而且從跟校方的討論來看,因為選手語課的學生很少,所以,要湊足學生以聘請師資跟教學條件,對學校有點辛苦,課堂進行上也會有點克難。
媽媽想要尊重女兒的決定
媽媽覺得學習上的選擇,必須是女兒發自內心想要的。但又懷疑她是因為台語聽不懂,才想閃到手語課,這樣會誤判自己的內心。
我的意見則很世俗,也可能是很多家長努力忍住的想法。台語的泛用性比較高,手語使用機會相對少,人在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只好選預期效益大的。
這個想法在心中成形後,我又擔心自己該不會漸漸變成滿口「我是為妳好」,而不顧小孩喜好的家長。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果這次我輕忽了,以後搞不好我變成會硬幫小孩選科系,還對小孩走的職業指手畫腳的人。
爸爸跳脫框架,想出了一個全新方案
在學校選台語不變的情況下,另外新增兩組配套。
1.解決學習問題
每週一次在學校上完台語,當天回家,用同樣的教材進度,我親自再教女兒一遍。
2.支持她的興趣
每次教完她台語,我會再幫她上一堂手語。
身為一個暫停職涯育兒的爸爸,我多於之前的就是時間跟彈性。
我脫口說出這個方案後,我們父女都眼睛一亮,覺得不可思議地完美(爸爸竟如此聰慧) 。
女兒欣然接受,而且是發自內心想要的那種,此案至此成定局。
然而,一轉身,我們就各自隱隱覺得有點不對勁,一時卻又說不上來,只覺天空飄過了一片烏雲。
此時,太太點出核心問題,直白問女兒:
「是不是覺得很衰?」
「本來不想上每週一堂台語課,結果講了變每週上兩堂」。
女兒衰衰地點了點頭。
我也是心想不妙,我的台語,因為小時候是阿公阿嬤帶的,在人生6歲的時候就達到了巔峰,之後的30多年,一路都是走下坡。
走了30年的下坡呀,我掘地三十尺,都還找不到盡頭。
一想到要教女兒,自己還要花時間重拾生疏的語言,就覺得我好像會比學生還累。不過,重學就算了,畢竟本來台語漸漸生疏,我也有點遺憾,這次也許是個好機會。
但手語,我還要為小孩學手語……
我曾想過有一天為了小孩升學,我可能要預習他們的數理化生物,但我從沒想過會是手語耶……
挖洞的策略+廢物的執行
從媽媽對女兒直接點出核心問題來看,我懷疑她始終心如明鏡地在旁邊觀看,看著爸爸跟女兒,只用一步就把自己跳的洞挖得超大。
只是既然決定了,我怎麼能還沒做就收手,這也是教育的一環。
幾天後,我們就先開始了台語課(手語部分……請再給我多點備課時間),女兒帶課本回家直接拿到我的面前,沒有預習的機會,只能硬念。我歪七扭八的台語發音,讓遠方做家事的媽媽都笑彎了腰,更因抽搐而無法再進行手上的事。
由於場面過於爆笑,意外激起了小孩學習的興趣跟互動。
女兒突然覺得聽不太懂的台語很有趣,還會想起她在學校學過的正確發音,用來糾正我。歡樂的氣氛,就像在水中撒餌,又吸引來了4歲的弟弟,一句一句搶著學。
目前,這場加課計畫還在持續中,而且看起來能夠持續好一段時間。
這實在堪稱奇蹟,遠大的目標、挖洞的策略、廢物的執行,卻意外有奇佳的效果。
背包Ken
以上班族身分,卻默默累積了超過365天33國的旅程,出了一本書,斜槓成為旅遊作家。
2023年請了一年育嬰假,把365天的育兒跟家務,寫成了200篇粉專文章,百萬觸及人心迴響,現成為全職爸爸。
FB/背包Ken 旅遊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