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媽咪的家計簿】財務自主,是媽媽最溫柔也最有力的光
當我們成為媽媽之後,習慣把自己放在最後,總是優先處理孩子的需求、家庭的行程、先生的需要,有時候,就連想喝杯高級咖啡,都可能讓我們心生愧疚。
我們是不是被一種叫「為了別人」的魔咒困住了?開會時心裡惦記孩子發燒的焦慮;明明想要進修、創業、換工作,卻總跟自己說:「等孩子大一點、多賺一點錢再說」,被責任包圍的同時,卻常忘了媽媽也有夢想、熱情與自我實現的渴望。而要讓這份渴望成真,需要的不只是時間與勇氣,還得擁有穩定且自由的「財務底氣」。
找回自己的存在
媽媽要活得漂亮,不是外在的華麗,而是內在的踏實與自主。透過一些練習更能是肯定自我與掌控生活:
1.誠實面對情緒
不用總是當堅強的超人媽媽。累了就找信任的朋友聊聊,運動流汗或放空一下,這不是逃避而是重新整理自己。
2.溫柔有力的溝通
媽媽的需求不該被忽略,用清楚而溫和的語言表達想法,不需要咆哮,也不用壓抑。這不只是為了自身,更是建立家庭互動模式的關鍵。
3.安排自己的快樂時光
不是等有空再做喜歡的事,而是先安排才能有空閒。跳舞、畫畫、發呆、看劇,這些皆是充電時間,而非浪費生命。
4.打扮是為了自己快樂
穿上喜歡的裙子、塗上唇膏,這不是虛榮,而是對自我的肯定、疼愛。
5.建立主見與節奏
媽媽不只是「聽話」與「配合」。你有觀察力、判斷力,也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做決定不再是聽取別人的意見,而是專注於自身想法和決定。
4方法讓心態更穩定
真正的底氣來自財務自由感。許多媽媽都說過:「我也想創業、上課、多為自己做些事」,但總會金錢而默默放下。但事實上,不是你不行,而是沒人說明該如何開始。
1.財務規劃師:為家庭收支擬定藍圖
媽媽就像家庭的CFO(財務長),預先擬定年度與每月的收支計畫,確保每一筆收入都能妥善分配。舉例如下:
1.薪資收入、獎金如何分配到生活費、儲蓄、投資?
2.是否要提早儲備孩子的教育基金或購屋自備款?
3.家庭每年有無大型支出(旅遊、節慶)要預先安排?
這種「事前分配」可避免「月底才算帳」,讓家庭財務更有前瞻性與安全感。
2.現金流管理員:看懂每日花費流向
媽媽掌握家庭現金流的能力,就像公司管帳的財務主管。可將家庭支出項目分類,區分「固定支出」與「彈性支出」。
1.每月設定預算額度並持續追蹤執行情況。
2.善用記帳APP或Excel管理,避免小錢漏出成為大漏洞。
如此一來,家裡的錢不會再不知所蹤,而是每一筆消費都能清楚明瞭。
3.自我投資:每月預留媽媽成長基金
媽媽不只是付出者,也是需要不斷進化的個體。這筆「成長基金」不是奢侈,而是對家庭整體競爭力的投資。
1.進修理財知識、報讀新技能課程。
2.學習親子溝通、家庭心理學。
3.投資自己身心健康,如健身、瑜伽、心理諮詢等課程。
這些支出都是在累積媽媽的資本,也是在撐起整個家庭的長遠價值。
4.風險守門人:守好家的安全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媽媽平時規劃的防線能發揮最大保護力。
1.完整的保險配置:壽險、醫療險、意外險。
2.緊急預備金(建議約3~6個月的家庭基本開支)。
3.控制負債比率,避免過度依賴信用卡或貸款。
媽媽是家庭的「守門人」,這些準備不只是防禦,更是面對未來變局的信心來源。
5步驟.重新掌握理財重心
財務自由,不是要你變成賺大錢的女強人,而是讓你能掌握自己生活的節奏,五步驟讓你一步步成為溫柔照亮自己的光。
STEP 1.掌握家庭財務全貌
計算出家庭的月收入、固定支出、可運用的資金。
STEP 2.建立預算,媽媽的也要有一份
不要把媽媽的開銷留在剩下的錢裡。學習、娛樂、個人成長,要在預算中先規劃出來。
STEP 3.定期記帳與檢視
用App或簡單手帳記錄花費。每週檢視一次,有助於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讓金流不再莫名消失。
STEP 4.把興趣變收入
平時擅長的技能或嗜好,可能就是未來的小副業。烘焙、插花、寫作、設計、理財分享……這些都可能成為新的收入來源。
STEP 5.每天10分鐘學習財務知識
從閱讀文章、聽 podcast、看短影片開始,每天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是力量與自信。
當你開始為自己撥出「成長預算」,人生就會變得很不一樣:比方說自己每月會固定預留「自我成長基金」,報名課程、買理財書、學習新技能。用圖表整理家庭預算,讓另一半知道自己不是碎碎念,而是家庭的財務規劃師。將理財與記帳的興趣,變成了副業,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收入來源。這些都讓我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也逐漸活出了自己。
珊迪兔
Podcast頻道《精算媽咪的家計簿》主持人。精算生活,創造理想人生的珊迪兔,曾遭遇人生低谷、不堪回首的財務困境、成為媽咪後在職業生涯上的轉折,樂於面對挑戰、喜歡與問題正面對決。堅持相信:「即便生命給我們很多挑戰,睡一覺起床依然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