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損兒童智力與腎功能!奇亞籽、亞麻籽、藜麥重金屬超標,3款商品上榜父母務必注意
「天然」與「安全」就是等號嗎 ? 那可不一定 ! 近年來,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因富含膳食纖維、Omega-3脂肪酸與植物蛋白,被列為現代人飲食的「超級食物」。然而根據消基會公布最新食品檢測報告,針對24件市售商品,進行重金屬與農藥殘留檢驗,結果卻發現,其中3件產品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另有數件接近法定上限。
尤其令人震驚的是,有部分樣品中的鎘與鉛含量,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特別是對孩童神經發展與成人腎臟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報告指出,而這些每天吃進嘴裡的健康食品,如果未經嚴格控管,很可能成為無形的健康殺手。
究竟,這次抽驗出了哪些問題?超標的產品對健康會帶來哪些具體風險?該如何避免誤踩這些「超級食物陷阱」?一起來看看。
三大超級食物,面臨食安警訊
消基會於2025年3月起,陸續在台北、新北與網購平台抽樣24件商品,分別為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各8件,進行重金屬(砷、鉛、鎘)與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發現,共有3件商品出現重金屬含量超標,其中鎘與鉛分別超過《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之限值。
超標產品如下:
林商行黃金亞麻籽、烏覓馬亞麻籽:鎘含量高於0.5 mg/kg,超標
寶薌企業帶殼紅藜:鉛含量超過0.2 mg/kg,雖四捨五入後「符合法規」,但實質已近臨界
此外,奇亞籽部分雖未有超標,但有多項產品檢出砷或鉛,暴露長期攝取風險。
奇亞籽未訂標準,食用安全堪憂
另外,調查也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那就是奇亞籽尚未納入台灣食品重金屬限量標準內。消基會指出,目前僅能參考嬰幼兒食品或穀類的標準推估限值,例如砷應低於0.1 mg/kg、鉛應低於0.2 mg/kg。但這種模糊管理,無法保障消費者長期食用的風險。
換言之,即便檢出重金屬,只要未明文列管,產品仍能合法上架,父母選購時將無從辨識真正的安全風險。
健康危機:重金屬如何影響人體?
消基會強調,鎘與鉛屬於高風險重金屬,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不可輕忽:
鎘:易累積於腎臟與骨骼,可能造成腎功能衰退、骨質疏鬆,長期攝入將導致慢性病變。
鉛:尤其影響兒童的神經發展,可能引發智力發展遲緩、學習障礙、行為問題;成年人則可能出現高血壓與腎病風險。
農藥殘留亦不容忽視
除了重金屬外,藜麥產品中亦檢出農藥益達胺0.03 ppm,雖符合標準,但顯示農藥殘留仍為「超級食物」的潛藏問題之一。其餘23件則未檢出農藥。
調查結果再次提醒我們:「健康食品」並非全然無風險。即便是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這類營養標籤亮眼的超級食物,若生產、加工、包裝過程管理不當,仍可能成為潛在健康危機。在意全家安全的爸媽千萬要注意食安的選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