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momself> 金曲獎爆紅台語歌后李竺芯,媽媽讓她做自己。給孩子的自由,是媽媽給的最強底氣

金曲獎爆紅台語歌后李竺芯,媽媽讓她做自己。給孩子的自由,是媽媽給的最強底氣

李竺芯站上金曲獎舞台,展現那份誠實、瘋魔、真摯又迷人的魅力,讓所有人為之一亮。她的歌聲像咒語,既野也柔,既怪也美——但這份做自己的勇氣,其實從小就有一位人默默守護著。那個人是她的媽媽,一路以來不只全力支持、傾盡資源,更重要的是,她從不要求女兒乖巧完美,只希望她自由、快樂,成為真正的自己。

文章目錄

金曲獎得獎的那一刻,李竺芯轉身,抱住坐在身旁的媽媽。

「沒有媽媽的金援和照顧,我沒有辦法走到今天。」李竺芯這樣說。
從小媽媽就愛唱歌,總覺得女兒一定可以成為歌星。她也真的這麼做了——帶著女兒一路唱進錄音室、比賽場,甚至貸款籌措高額學費,只為了支持女兒的夢。如今,這個夢被女兒唱成現實,也成了母女共同完成的願望。

李竺芯

出生於台南的李竺芯,從小就展露非凡的天賦。十歲那年,她參加電視台歌唱比賽,意外結識台語音樂人陳宏。這位曾替葉啟田、江蕙、陳小雲等傳奇歌手創作的資深老師,一眼相中這個女孩的潛力,決定收她為徒;愛唱歌的她抓住機會,父母更是全力支持,不惜貸款也要讓她接受最專業的訓練。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36歲的李竺芯終於以《Suí 水》一舉拿下: 最佳台語女歌手、 最佳台語專輯、 年度專輯,也成為網友熱愛的「瘋系女神」!

魔性<橡皮擦之歌>原來出自她

李竺芯

「小擦擦,我不能,沒有你……」

原來這首18年前在網路上爆紅的〈誰偷走了我的橡皮擦〉,就是出自李竺芯!

從小擦擦,到小巨蛋;從廚房邊煮菜邊寫歌,到讓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這位用「法式台語」寫歌的女孩,其實走了一條從臥房、補習街豆花店、成大光復校區、到媽媽廚房與錄音室一路鋪成的「自由音樂路」。

台南臥房裡的數字遊戲,是她的第一場創作實驗

李竺芯來自台南,一座她用「身體記憶」深深記住的城市。她最懷念的,不是什麼名勝古蹟,而是「補習完後一定要吃的三色豆花」、在成大光復校區練舞的青春時光,以及一年四季都吹著溫暖風的東豐路。

不過真正影響她創作的,不是教室也不是舞台,而是——她爸媽的臥房。

「我記得幼稚園的時候,那裡有一台老舊電子琴,上面用油性筆寫著簡譜的數字1、2、3、4……應該是阿公寫的,我就拿那個對照簡譜彈歌,開始玩音樂。」

除了電子琴,那間臥房還塞滿了卡帶、CD,她會挑喜歡的反覆聽;不想聽的,就用衛生紙塞住卡帶錄音孔自己洗掉,再找弟弟一起錄他們亂講話亂唱歌的聲音。

在她學習正規音樂以前,「玩」就是她創作最本質的狀態——沒有規矩,只有感覺。

陳宏老師的日系錄音室,磨出她的基本功

李竺芯

11歲那年,她正式開始錄音,跟著80年代的台語詞曲創作大師陳宏老師,在錄音室裡接受「日系師徒制」訓練,學演歌、學台語創作。

那是種嚴謹到讓人喘不過氣的學習方式,但她撐下來了,也因此打下深厚功底。

她曾笑說:「我從小就是人家口中的『乖女孩』,很會唱歌、很會配合、很得體。」

但就是這樣的「乖」,在她的創作裡,慢慢被打破。

高中齣頭少女:音樂,原來也可以自己搞!

到了高中,李竺芯進入聖功女中,開始變成一個「齣頭超多」的怪學生。她會主動提案整個表演企劃、拉著同學一起排練;甚至會在老師進教室時放自己選的「進場樂」。

她說那段日子:「非常快樂,也非常啟發我。」

她發現,原來音樂不是只有考試與規矩,還有玩耍、創意、表演、身體的自由。

這樣的發現,讓她從「被稱讚的乖小孩」,轉化為「做自己的創作者」。

一支橡皮擦,引爆創作魂

某天,高中時期的她因為心愛的橡皮擦不見,太傷心,乾脆寫了一首歌。

「小擦擦,我不能,沒有你……」她唱得苦情又深情,像一場青春版的失戀哀歌。

這首〈誰偷走了我的橡皮擦〉投稿校內比賽,後來在網路上爆紅。大家都笑說:「這女的瘋很久了!」

但也有人哭了,說:「這是我國高中時最真實的情緒!」

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從小就有能力用音樂處理情緒、把日常變成旋律的孩子。

媽媽不是要她成功,是讓她自由

李竺芯從小學唱歌,也常在媽媽面前練習。媽媽從不干涉,只會笑著說:「妳就唱妳想唱的就好。」媽媽不會給目標、也不比較成績,只陪著她、幫她找老師、載她上課,然後在旁邊聽她嘗試。

這種支持,其實更難——不是塑造成功,而是給她安全感去「長出自己」。她的媽媽就像橡皮擦,不是擦掉她的本性,而是幫我把那些不屬於我的框架擦掉。」

鐵獅玉玲瓏的繃啾繃沙,變成〈足芳足芳〉世界名曲

而充滿法式香頌呢喃的〈足芳足芳〉靈感,竟然來自《鐵獅玉玲瓏》!

她說,舜哥說的「繃啾繃沙繃米芳」從小就烙印在她腦海裡——台語不一定要正經八百,它可以是任何語言的樣子、可以開玩笑、可以喇低賽。

後來,她和製作人Baby老師邊煮飯邊聊天,聊到這件事,老師說:「太好笑了!要寫成歌!」 她讓大家看到台語的彈性,也看到台語的新生命。

野女孩出場:不是乖,而是完整的自己

李竺芯

李竺芯說,從前的她,是老師口中的乖小孩、錄音室裡的得體學徒但一路走來,她慢慢發現自己的真實靈魂:「其實我是野的。」

「我不是那種優雅唱台語的形象,我想寫人性裡的慾望、混亂、接納,這些也是真實。」

她曾在《StreetVoice未來進行式》節目裡開玩笑說:「原本以為自己很得體,其實是很Dirty。」她更正經地補一句:「我想挑戰的,是讓台語音樂也可以說出完整的人。」

撕掉標籤,媽媽讓她看到愛誠實的樣子

她記得,有一年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中,曾問媽媽:「妳的人生有沒有什麼願望,是還沒完成的?」
媽媽想也沒想就回答:「沒有捏,我的願望就是你們平安健康啊~」
那時的李竺芯心想,為什麼媽媽都沒有自己的夢?在她成長的年代,女性強調的是「要愛自己」,不該為了家庭過度犧牲。她一度以為,離開、出走,才是現代女性的獨立象徵。

直到她在自己身上,看見了媽媽的影子。那些價值觀,有些是無意識的延續,有些卻是在貼上「新時代女性」的標籤後,才發現過度簡化了母親的愛。
她終於明白,愛,有很多形式。它不是束縛,也不是犧牲,而是一種回聲——讓我們在照顧別人時,也悄悄學會照顧自己。

李竺芯的故事告訴我們——成為自己的路上,最重要的,從來不是「完美」,而是有一個媽媽,願意陪你一起怪、一起實驗、一起走上屬於你們的舞台。

媽媽不求孩子耀眼奪目,只希望他們活出最自在的樣子。她就像一塊溫柔的橡皮擦,慢慢擦去那些不屬於孩子的標準答案,只留下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讓孩子當原本的自己,她就會發光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媽媽」金曲歌后魏如萱得獎致詞,說中了多少媽媽的心聲?

魏如萱奪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新專輯唱出新手媽媽的焦慮與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