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嬰睡「床中床」翻覆昏迷,過了1年仍未甦醒!父親心碎自責, 醫呼籲使用一定要注意這2件事
近年許多家長為了方便夜間照顧新生兒,會選擇將「床中床」放置在大人床上,讓寶寶貼近父母睡眠區,同時避免與父母同床共睡的壓迫風險。然而這種設計初衷良善的產品,若使用不當,卻可能反而成為危機的源頭。
根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去年7月一起嚴重意外震驚社會。一名5個月大的嬰兒原本平安地睡在放置於大人床上的床中床中,兩旁鋪設了不同高度的床墊。未料短短2個半小時後,父親發現床中床竟整個翻覆壓住嬰兒,導致他窒息、昏迷至今。醫療團隊全力搶救仍無法挽回孩子的意識,讓家庭陷入無比的沉痛。
嬰兒遭床中床壓住,陷入昏迷
2024年7月,一名日本靜岡縣的父母照顧5個月大的男嬰時,使用一款約2.1公斤的床中床,放置於臥室的成人床墊上。為了增加舒適度,他們在旁邊鋪上兒童專用床墊,兩張床墊之間有約10公分的高低落差。
當時嬰兒正熟睡,父親短暫離開後,約2個半小時再次查看,驚見床中床翻覆於較低的兒童床墊上,整個覆蓋嬰兒身體。嬰兒被壓窒息、當場無法呼吸,雖緊急送醫搶救,但仍陷入深度昏迷,至今一年未甦醒,需倚賴人工呼吸器維持生命。
醫師提醒:床中床非萬無一失

https://x.com/Yomiuri_Online/status/1938092436263403682
靜岡縣聖隷三方原醫院小兒科醫師荻田薰指出,「床中床」看似安全,其實若未妥善使用,潛藏巨大危機。嬰兒的活動力往往在無預警情況下大幅提升,家長認為「孩子還不會翻身」的觀念,常常導致錯誤判斷。他強調,任何會移動的嬰兒都可能因翻身使床中床失去平衡,進而翻倒、滑落、壓住孩子造成窒息。並建議以下兩大關鍵原則,
放置在無高低落差、穩定的平面上
絕對避免將床中床放在高度不一致的床墊或家具之間。高低落差如10公分以上,將大幅提高床中床側翻或滑落的風險。建議將其擺放在堅固、平整的床面上,並與成人床距離保持固定,避免晃動或位移。
家長須能隨時觀察嬰兒狀況
即使僅離開數小時,也可能發生意外。嬰兒若發展至可翻身階段,即使尚未在家中出現翻身行為,也不代表不會發生首次翻身。家長應安排睡眠環境能隨時觀察嬰兒,或使用監視器輔助。
方便與安全,該如何取捨?
「床中床」本意是為提升育兒便利性與親密感,但若無法兼顧基本安全條件,反而可能釀成家庭永遠的傷痛。每位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但在購買與使用任何嬰兒用品前,了解產品限制、遵循醫學建議,小Baby需要隨時無為不至的觀察,才能平安健康長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