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騎車未戴帽遭檢舉吃罰單!爸爸陷違規與現實兩難 ....5 款兒童機車安全帽推薦
社群上一位家長因騎機車時未為 1 歲半幼兒配戴安全帽而遭檢舉,收到交通違規通知,引發社群熱議!該家長表示,並非故意違規,而是市面上難以購得適合嬰幼兒使用、且符合交通法規的安全帽,才導致此情況。
事件曝光後,許多家長留言分享自身遭遇,不少人指出目前法規與商品供應之間存在明顯落差,導致許多育有幼兒的家庭在日常接送時陷入「違規或無法出門」的兩難。
該事件於社群平台曝光後,不少家長留言表示理解法規原意,亦支持強化兒童乘車安全,但也期盼政策能更貼近實務需求。
家長實話實說:安全支持沒問題,但也要有方法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88條第2項規定,所有機車乘客皆須配戴經 CNS 認證的安全帽,並確保位置正確、扣環繫緊且不晃動。然而,對於頭圍較小、脖頸尚未發育成熟的 2 歲以下幼兒而言,現行市售合規安全帽選擇極為有限。
醫師與專家普遍指出,嬰幼兒脊椎尚未發展完全,配戴過重的帽體恐反而帶來負擔。因此,儘管法律規定需配戴安全帽,但實際操作上,許多家長難以找到適合產品。
社群中也出現更多真實的家長聲音:
「我當然希望孩子安全,但我也需要一頂合格的帽子,讓我能守法又保護他,」一位家長留言說道。
也有網友表示,部分品牌已有設計兒童專用帽款,但知名度不高、價格偏高、尺寸選擇有限,加上缺乏政府補助或導購指引,讓父母在購買上仍感困難。
「不是我們不戴,是找不到能戴的。台灣日常很多人靠機車接送,不能忽略這個現實。」
「我買過標榜嬰幼兒用的安全帽,但根本太大、太重,寶寶根本撐不住。」
「我們家最後是用防摔帽擋一下風,知道不合規,但總比什麼都沒戴好……」
更有網友提醒:「其實很多帽子寫兒童帽,但根本不具 CNS 認證,不能真正保障安全,也會被開罰。」
另一位媽媽則反思道:「法律是為了保護我們,但現階段的落差,卻變成家長們左右為難的原因。」
市售 5 款兒童機車帽品牌資訊整理

為協助家長了解目前市場可選擇商品,媽媽寶寶編輯部整理以下五款具代表性的兒童安全帽產品:
| 
 品牌名稱  | 
 安全認證  | 
 建議年齡  | 
 售價參考  | 
 特點說明  | 
| 
 SOL SO‑9K  | 
 CNS 加強型 + 美國 DOT  | 
 約1.5歲以上  | 
 約 NT$1,280  | 
 通過雙重認證、防護力高、內襯可替換調整  | 
| 
 EVO 小美人魚款/冰雪奇緣款  | 
 CNS 一般型  | 
 約2歲以上  | 
 約 NT$580  | 
 卡通造型、附鏡片、適合短程日常使用  | 
| 
 iMini 漫威授權帽  | 
 CNS 一般型  | 
 約2歲以上  | 
 約 NT$780  | 
 造型多樣、MIT 製造、配戴舒適性佳  | 
| 
 學步防摔帽  | 
 無 CNS 認證  | 
 約1歲起  | 
 約 NT$200–400  | 
 僅限防撞使用,非機車用途,不符交通規範  | 
| 
 兒童腳踏車帽  | 
 非機車認證  | 
 約1.5歲起  | 
 約 NT$300–600  | 
 可作日常保護使用,但不適用於機車搭乘  | 
🔍 小提醒:選購時請認明 CNS 認證標章,確認是否為合法機車乘載適用帽款,避免不必要罰則。
兼顧安全與實務,政策應同步精進
專家建議,針對嬰幼兒騎乘安全議題,政府可考慮:
- 訂立嬰幼兒專用安全帽標準與指引;
 - 鼓勵業者研發並推出更多輕量、安全、合規的嬰幼兒帽款;
 - 提供購買補助或公共租借方案,降低家庭負擔。
 
目前交通部尚未對嬰幼兒配戴安全帽問題提出具體修法或補助措施,相關倡議仍待更多關注與討論。
隨著育兒型態與交通方式多元發展,如何在保障兒童乘車安全的同時,給予家庭合理且可執行的選項,是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期望在家長、政府與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打造更安全友善的親子通勤環境。
延伸閱讀:
騎機車載孩子發生車禍,導致孩子受傷死亡的案件頻傳,孩童乘坐機車的安全議題,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