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焦點話題> 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管署籲三類場所配戴口罩。端午連假將至,可能加速病毒在人群間流動,將成為觀察疫情是否達到高峰的指標

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管署籲三類場所配戴口罩。端午連假將至,可能加速病毒在人群間流動,將成為觀察疫情是否達到高峰的指標

新冠疫情快速升溫,上週全台就診人次破4.1萬,較前週暴增113%,疾管署預估高峰將落在6月底至7月初,單週恐達20萬人次。主因是新變異株NB.1.8.1傳播力強,加上國內近一年無大流行,免疫力下降。端午連假將成關鍵觀察期。疾管署呼籲民眾在醫療機構、大眾運輸與人潮擁擠室內場所自主戴口罩,有症狀者更應主動防護、避免外出。

文章目錄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傳播速度超乎原先預期。疾管署今(27)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數據,上週全台新冠就醫人次突破4.1萬,較前一週成長超過一倍,增幅高達113%,不僅連續七週上升,也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疫情規模,顯示社區中病毒活動明顯增加。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這波疫情的來勢比預期更為猛烈,推估高峰將落在6月底至7月初,即暑假開始的首週。屆時單週新冠就診人數可能高達15至20萬人,恐超越去年疫情高峰的規模,甚至逼近2022年國內解除防疫限制初期的疫情浪潮。

不僅感染人數上升,重症與死亡病例也同步增加。根據統計,上週新增102例重症個案與19例死亡個案,雙雙創下2025年以來的單週新高。這樣的變化,對醫療體系與公共健康構成新的挑戰。

疫情為何快速反彈?兩大原因成關鍵

羅一鈞分析,此波疫情之所以迅速擴大,主要有兩個關鍵原因。首先,主流病毒株已由先前的XBB系列轉為NB.1.8.1,該變異株具有更高的傳播力與免疫逃脫能力,意即即使曾經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

其次,台灣自去年冬季以來,並未出現大規模的疫情流行,民眾社區免疫力逐漸下降,許多未曾感染者未建立自然免疫,加上疫苗保護力隨時間遞減,形成病毒擴散的「溫床」。這讓本次疫情一旦起勢,就很難快速控制。

端午連假將成防疫關鍵期

端午連假將至,羅一鈞提醒,假期間人潮移動頻繁、家庭與親友聚會活動增加,可能加速病毒在人群間流動。他指出,端午連假後一週的新冠就診數量,將成為觀察疫情是否達到高峰的指標。一旦人數快速增加,恐意味著新一波大流行正在成形。

為降低感染風險,疾管署建議民眾在三種情境中配戴口罩:

  1. 進入醫療機構、診所或長照機構等屬於高風險場域;

  2. 搭乘捷運、公車、火車等密閉式大眾運輸工具;

  3. 處於人潮擁擠的室內空間,例如商場、展覽、演唱會等。

這些場所為病毒最易傳播的環境,建議民眾配合「自主防疫」原則,適時配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

有症狀者應主動防護、避免外出

針對已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疾管署也特別呼籲,在症狀發作期間外出時應主動戴口罩,並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參加聚會或前往公共場所,直到症狀緩解後持續5天配戴口罩,降低傳播風險。

羅一鈞強調,目前尚未重啟口罩強制令,上述建議屬「自主性措施」,不具罰則,但希望全民配合,共同減緩疫情擴散速度。他呼籲社會大眾秉持「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防疫思維,在保有生活彈性的同時,也保護彼此的健康安全。

疫苗與快篩仍是重要防線

疾管署也再次提醒民眾,符合接種資格者應儘速完成新一輪疫苗接種,以提高保護力。此外,若有疑似症狀,可使用家用快篩試劑初步檢測,及早確診、及早休息,避免傳染他人。

儘管疫情看似逐步回歸,但病毒仍在社區中活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有效防護,將是每個人對自己與社會的責任。端午連假期間,除了品嚐粽香與享受團聚,也別忘了戴口罩、勤洗手、注意身體狀況,共同守住防疫成果。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快速升溫,連陳奕迅也確診,快篩試劑再掀搶購潮!兒科醫師強烈提醒 : 幼兒最不能輕忽「這狀況」

北部1歲嬰確診麻疹!隨家人搭高鐵到高雄!5天3度就醫,已經匡列了172接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