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醫師急診值班性侵病患,竟要求「做到高潮」?婦科就診,這些自保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2021年夏天,當台灣正處於COVID-19三級警戒期間,一位女性因腹痛、發燒到台大醫院急診就診,原以為只是黃體破裂的住院觀察,沒想到在隔天的「內診檢查」中,竟被值班住院醫師性侵。
事發時她正留院觀察,卻在沒有護理師陪同的情況下,被帶往診間,接受了一場打著「性功能測試」名義的侵害。醫師假借檢查名義,以手部觸碰其私密處,甚至要求病患「測試是否會達到性高潮」來判斷骨盆發炎,當被害人感到不適要求停止後,醫師卻還要求再試一次,並極力懇求她「不要對外亂講」。
「這次要做到高潮」,讓患者感覺詭異
根據判決書內容,當時已是台大婦產科第3年住院醫師的黃姓男子,利用病患詢問性隱私問題時,表示「如果性器官受到刺激不會收縮,可能就是骨盆腔發炎」,進而提議要幫她做「性反應測試」。檢查過程中,他以手指搓揉患者陰蒂,並伸入下體,還說出「高潮與否會影響檢查結果」等令人不適的話語。
甚至在第一次檢查後,他再以陰道超音波為由,提出第二次「性功能測試」的要求,強調「這次要做到高潮」。患者感覺不對,堅決拒絕後,黃男不斷道歉、請她不要對外說,還幫她訂晚餐!她最終與男友報警,提起刑事告訴。
醫辯稱:自己只是「太熱心」
儘管黃男辯稱自己只是「太熱心」、沒有保護自己,也表示未留下病歷是因為「檢查無異常」,但法院認定他是假借診療之名行性侵之實,依《對受照護人利用機會性交罪》判處3年徒刑,仍可上訴。事發之後,該名醫師已於2022年結束台大訓練離職,當時並召開會議,以記過處分。
而判決書出來後,也讓人質疑:醫師離職後,相關調查與懲處就能不了了之?為什麼醫療系統沒有追蹤這樣的行為,讓他能繼續從醫?
離開醫院後竟轉往其他診所任職:你知道你的醫師有性侵前科嗎?
爾後也有網友在Threads發文,發現黃醫師居然還在桃園某間婦幼診所任職,「四月的班表還有他」。之後有議員去電關心,診所表示「黃醫師已請辭,後續若有診會由其他醫師接手」。
事件爆發後,才有網友發現自己的醫師有性侵前科。有位媽媽說:「我再兩個禮拜就要生產,從剛開始知道懷孕到現在都是他產檢的」。但也有網友表示:「我老婆也是給他接生,產檢到生產都是他,過程都還正常。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完全了解當時情況,但該負的責任就去面對吧!」
婦產科就診時,妳可以怎麼保護自己?
「醫師」與「病患」的權力不對等,更因為許多女性在懷孕、產後或婦科就診時,身體處於最脆弱的狀態。每一次內診,都是我們相信專業、交出身體的選擇;而一旦這層信任被濫用,換來的可能是終身的創傷。
內診時,女生可以怎麼保護自己?
1. 問診、內診時可要求護理人員在場
大部分醫院有「內診陪同」原則,妳有權要求護理師或女性人員在場陪同,尤其是涉及脫衣、私密部位觸診時。
2. 遇到任何令人不舒服的言語或觸碰,可以立即喊停
妳的身體只有妳能決定,若在診療過程中出現不尋常的問話(如性高潮、性經驗判斷),有權說「我不舒服,請停止」。
3. 詳細記錄醫師姓名、就診時間與行為內容
發現異狀後,可將回憶寫下,保留病歷影本、就診照片,必要時可作為證據。
4. 若懷疑不當行為,應盡速尋求第三方協助
事件發生後可立即與家人、伴侶聯絡,或透過 113 保護專線、性侵防治中心尋求支援。
5. 記得:妳的感覺就是真實
患者不需要「等到證據確鑿」才開口。只要妳覺得不對勁,就值得被傾聽。
婦產科就診,本該是一段被尊重、被專業呵護的過程,卻因極少數濫權個體讓信任崩塌。這起案件不是要破壞大家對醫生信任,而是提醒每位女性、每位媽媽:「妳的身體界線,不該被任何人以專業之名侵犯。」希望政府與制度也能加強安全網,讓每個病人躺上診療台時,放心把健康交付給眼前的醫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怕內診?小心延誤病情
婦產科就醫,看女醫不尷尬?同性較無距離感,卻也被期待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