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啟蒙孩子的睡眠力】手足共用臥房會互相影響睡眠嗎?該怎麼守護孩子的睡覺時光?

【啟蒙孩子的睡眠力】手足共用臥房會互相影響睡眠嗎?該怎麼守護孩子的睡覺時光?

孩子需要共用臥房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父母生了二寶三寶、阿公阿嬤搬進來住、雙胞胎想要一起睡,或者是孩子大了開始得和爸媽分房。當臥房不夠睡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共用臥房,又同時確保他們的睡眠品質呢?

文章目錄

何時可以開始共用臥房呢?等到孩子睡眠品質穩定,夜醒次數少,父母再考慮讓他們共用一個臥房,如此,才能降低小朋友睡覺時互相干擾的機率。反之,若讓常常夜醒哭鬧的小朋友同房,絕對會發生大寶夜起而導致二寶被吵醒的狀況,因此,在讓小朋友同睡一間前,一定得確認好他們各自的睡眠狀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規劃。

了解手足共用臥房的注意事項

手足共用臥房不但能夠讓手足感情更緊密,彼此能分享、尊重界線,以及表現同理心等社交技能,此外,更可增進兄弟姊妹間解決問題與化解衝突的能力。不過,剛開始共用房間時,可能有磨合期易導致手足睡眠品質不佳,此時,爸爸媽媽更得耐心陪伴他們,讓每一位小朋友獨立成長,而父母也得再三了解手足共用臥房的注意事項,如此,才能讓兄弟姊妹間同房更加順利。

1.新生兒

如果家中即將迎來新生兒,建議新生兒出生前後三個月的階段,避免讓小朋友搬動房間,避免產生不正確的聯想,例如:「因為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跟我睡了。」

2.助眠環境

新生兒、嬰兒易在半夜夜醒、討夜奶,吵醒同房的哥哥姊姊。因此,如果有這種情況,建議將小孩的床分開,並且分別為每個孩子準備白噪音機,降低聲音干擾。

3.布置房間

爸爸媽媽可協助大寶佈置臥室裡屬於自己的角落,有助產生歸屬感。

4.同床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指出,基於安全的考量,一歲以下的嬰兒勿與父母或手足同床。嬰兒應該擁有自己獨立的睡眠空間,例如:嬰兒床。若決定讓小孩在一歲後同床,則需要考慮床的大小、安全措施、小朋友的喜好、兄弟姊妹本身的睡眠情形,再做進一步的規劃。

5.跟大寶溝通

「如果在夜裡聽到寶寶哭,你可以繼續睡覺。媽媽會用監視器照顧寶寶。」讓大寶預先查看嬰兒監視器的畫面、聲音,讓他知道即時半夜被小寶吵醒,也不需要照顧弟弟妹妹。並同時跟他們說:「不要爬進嬰兒床,也不能在床裡放玩具或毛毯。」讓哥哥姊姊明白規則,確保嬰兒睡眠的安全性。

6.注意就寢時間

每位小朋友的個性不同,在有些情況下,手足同時上床睡覺、進行睡前儀式,能輕鬆在同一時間入睡。然而,有的人或許正是因為有兄弟姊妹的陪伴會讓情緒更為亢奮,若面臨到這種情形,建議將孩子的就寢時間錯開30~60分鐘,讓每個孩子都有單獨的睡眠儀式,避免入睡時互相干擾。

本篇最主要的重點就是,在讓手足同房前,必定要先確認孩子具體的睡眠狀況、品質、睡眠時常,再進而考慮是否讓他們共用一個房間,這樣才能降低孩子睡覺時互相干擾的機率。假設你的孩子需要同房睡覺,但是卻有頻繁夜起互相干擾的困難,不妨找尋睡眠顧問以找出最正確的解方!

 

酣然兒科睡眠顧問

酣然睡眠顧問

酣然團隊提供睡眠課程,解決0~5歲睡眠問題,包含入睡不易、頻繁夜醒、清晨早醒、小睡短、調作息等問題。從小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將是這輩子您送他最好的禮物。

臉書/酣然兒科睡眠顧問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啟蒙孩子的睡眠力】到底是過動?還是睡眠障礙?全面解讀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啟蒙孩子的睡眠力】白噪音的利與弊,全面了解使用技巧有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