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媽媽胖孩子就胖?國際糖尿病聯盟也警告:「妊娠糖尿病可能是下一代糖尿病與肥胖的推手。」

媽媽胖孩子就胖?國際糖尿病聯盟也警告:「妊娠糖尿病可能是下一代糖尿病與肥胖的推手。」

父母體重與孩子肥胖高度相關,尤其母親影響更大。《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指出,母親肥胖時,孩子肥胖機率達14.3%。遺傳與環境共同影響兒童BMI,研究顯示最高可達60%。若雙親皆肥胖,孩子未來肥胖風險增六倍。孕期與哺乳期母親血糖過高會影響胎兒代謝發育,增加未來肥胖與代謝症候群風險。專家建議從孕前代謝評估、血糖篩檢、飲食運動控制到哺乳與成長監測,建立良好健康循環。

文章目錄

你也是擔心孩子肥胖的媽媽媽?《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研究指出,父母體重與孩子肥胖問題息息相關,母親的影響更是大。研究發現母親如果有肥胖問題,孩子出現相同狀況的比例達14.3%,比爸爸肥胖的11.8%還高。這種影響來自於遺傳與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孩子跟你一樣都胖胖的

根據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約有 35–40% 的兒童體重指數(BMI)是從父母遺傳而來。對於最肥胖的兒童,這一比例甚至上升至 55–60%,顯示遺傳在肥胖傾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挪威一項涵蓋 2,068 個家庭的研究發現,若雙親在中年時肥胖,孩子在中年成為肥胖者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六倍。即使只有一位家長肥胖,孩子的風險也會增加三倍

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肥胖的遺傳不僅限於單一基因突變,還涉及多基因的共同作用。此外,環境因素如飲食習慣和運動量也會影響基因的表現,這種現象稱為表觀遺傳學雖然父母的肥胖體質會增加孩子的肥胖風險,但這並非命中注定。透過健康的飲食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這一風險。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健康行動,有助於打破肥胖的代際循環。而如過聚焦在母親身上,則懷孕與哺乳期間就應該多關心自身狀況。

母親懷孕與哺乳期間的血糖控制

母親在懷孕與哺乳期間的血糖控制狀況,與寶寶未來罹患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密切相關。這不只是營養學的問題,更涉及胚胎發育、生理代償機制與「胎兒編程」理論(fetal programming)。

胎兒時期就可能「被編程」成易胖體質,這是一種「代謝記憶效應」。若媽媽在孕期血糖過高(如妊娠糖尿病),會使胎兒暴露在過量葡萄糖環境中。胎盤無法阻擋葡萄糖,導致:

  • 胎兒胰臟早期活化、胰島素過度分泌(胰島素為促進脂肪合成的激素)

  • 生長激素活性提高,促進脂肪細胞增生與體脂增加

  • 出生後容易出現「反彈性低血糖」,影響新生兒神經發育與食欲調控

這些變化會使孩子日後更容易肥胖、胰島素阻抗、甚至糖尿病或高血壓,這就是「代謝症候群」的前身。

母親血糖偏高時,乳汁中葡萄糖與脂質含量可能異常,進一步改變寶寶的腸道菌叢(如增加致肥菌種 Firmicutes)、增加寶寶早期體脂合成速率、干擾飽足訊號,影響飽食中樞發育,導致寶寶食欲調節異常。

一項大型隊列研究(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HAPO Study)發現,母親血糖值愈高,寶寶出生體重與體脂肪百分比愈高,而這些寶寶在學齡前肥胖機率也顯著增加。國際糖尿病聯盟也警告:「妊娠糖尿病可能是下一代糖尿病與肥胖的推手。」建議:

  1. 懷孕前做好代謝評估:有糖尿病家族史或BMI過高者要特別注意。

  2. 孕期定期篩檢血糖(24–28週做葡萄糖耐受測試)

  3. 飲食控制與運動介入:可顯著降低孕期高血糖風險。

  4. 鼓勵哺乳:即便曾有妊娠糖尿病史,母乳仍有助於降低寶寶未來肥胖風險。

  5. 出生後監測寶寶成長曲線:早期介入最有效。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孕肚大到不合理!肋骨都瘀青,孕媽咪被懷疑懷四胞胎,但肚子大竟是因為這原因

孕媽咪突感下巴緊繃,抱著好玩心態問ChatGPT,就醫竟發現竟是這嚴重疾病,緊急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