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焦點話題> 大安區國小老師墜樓亡,家長送孩上學目擊報案!代課老師壓力大,應防範「維特效應」

大安區國小老師墜樓亡,家長送孩上學目擊報案!代課老師壓力大,應防範「維特效應」

不只有學生墜樓,大安區昨也發生老師墜樓事件。最近校園墜樓事件頻傳,應防範「維特效應」發生。

文章目錄

台北市大安區某國小46歲女性代課老師,4/28上午7時半從4樓教室大樓墜落到一樓,由於當時正是上課到校時間,有家長送小孩上課時目擊全程,嚇得連忙報案求救!警消到場救援時,發現她頭部重創,已無生命跡象,送醫後仍傷重身亡。

今年二月才到職,代課老師壓力大

墜樓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這位墜樓的老師今年2月才到該校任職,擔任高年級班導師,學校表示,老師生前也並未出現異樣。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黃湘仙說,這個時期代理老師大多在準備教甄,「工作、備考雙重壓力,應注意壓力負擔情形」。

議員曾獻瑩也呼籲,北市小學高年級導師中,代理教師比例已達24%,平均年資僅約3.3年。代理教師較為資淺,不管是管理班級秩序,或是輔導學生情感,對代課老師來說都是挑戰。教育局應應強化代理教師的培訓與支持系統,協助這些資源較少的老師們,勝任導師角色。

墜樓事件應防範「維特效應」

而近來校園墜樓案件頻傳,也令人擔心,是否易產生「維特效應」,(這個名稱出於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意指心靈極度痛苦的人,容易因他人輕生行為產生模仿效應)。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5.1人。中研院鄭泰安博士曾針對知名男性藝人倪敏然自殺身亡之後3週調查,具體證據指出,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後,90%的受訪者坦承接觸到媒體有關倪敏然自殺的新聞報導,而其中23.4%陳述這新聞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另,依據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委託民間機構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成民眾認為自殺新聞報導促使自殺事件的發生,由此亦顯示自殺新聞報導對民眾心理健康確有所影響。 

「巴巴吉諾效應」打消結束生命念頭

小學墜樓

解決「維特效應」的方式,就是對身邊的人付出關懷。「維特效應」的另一面「巴巴吉諾效應」(Papageno effect),名字取自於莫扎特歌劇《魔笛》中的人物Papageno巴巴吉諾認為自己永遠不會得到愛人的心,之後試圖自殺。後來巴巴吉諾因得到身邊的人說服與幫助後,並打消結束生命的念頭。

當自殺事件大眾「負面情緒」,我們能做的是增強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識,找出可以調節自己情緒和心理減壓,提高心壓抗壓能力,例如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與家人朋友一起做運動,多參加戶外活動,並找適合的對象傾訴。一般大眾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關心周遭親友,例如:

1.觀照自我情緒

關心自己的生活與情緒變化,覺察生活上是否出現身體健康狀況、睡眠困擾、經濟壓力與工作表現狀況,以及社交/人際關係的挫折;情緒上是否暴躁易怒、情緒易低落、易緊張不安、否定自我價值,以及是否出現自我傷害的想法。

2.善用社區心理諮商

當覺察到親友有生活與情緒困擾時,建議可陪同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來發現困境,善用醫療與心理諮詢資源幫助身心健康的維護。提醒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在12區的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設有「社區心理諮商門診」,民眾可以陪伴就近到住家附近的健康服務中心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

3.睡眠和飲食品質非常重要

面對可預期與非預期的生活事件,提醒您可與親友一同提升睡眠品質,留意飲食營養均衡,並且保持運動習慣,以及學習自我放鬆技巧,透過平日的自我照護以增強活力。

根據鄭泰安博士研究,其實在88%帶著嚴重憂鬱症走上不歸路的案例中,只有15個案例曾經接受過精神科治療,而且都是不完整的治療。以現今的精神醫療水平,大多數的重鬱症病人根本用不著5個月,只要一個月左右的治療病情就可以大為改善,再加上心理與社會層面的治療和復健,應當可以防止不少人走入絕境。而自我病識覺察,以及身邊人的關懷,也至關重要。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
全國自殺防治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新北三重某國小六年級女童墜樓身亡,據傳同學目睹悲劇發生

土城13歲資優生墜樓亡,「不想上學」早上眼眶紅著向媽媽道別!自殺4警訊,注意開學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