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5月嬰疑似因為掉落床縫,不幸身亡,父母應了解嬰兒安全睡眠環境六大原則
台中5月大嬰兒疑似在睡夢中掉落兩張床中間的縫隙,不幸窒息身亡。初步無外傷,將解剖釐清死因。根據專家建議,寶寶應獨自仰睡於嬰兒床上,避免與大人共睡或使用棉被枕頭等鬆軟物。床墊應緊密無縫,遠離沙發、成人床等危險處。定期檢查環境、保持適當溫度與通風,是守護小生命的關鍵。
示意圖,非當事人
台中市5月大嬰兒落入床縫,離奇死亡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台中市傳出5月大嬰兒離奇死亡案件,一名僅5個月大的嬰兒本月1日疑似在深夜睡夢中,不慎掉落兩張床中間的床縫。媽媽是在半夜發現孩子不見,才驚覺孩子掉落,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緊急送醫後宣告不治。檢警相驗後,檢察官指示8日上午進行解剖。
據了解,這名母親25歲,育有兩子,租屋處有兩張床,平時媽媽與同居人各與一名小孩睡一張床。1日深夜,女子發現小孩掉落到兩床中間的縫隙,沒有反應,通報119救援,將孩子送醫搶救,但仍不幸過世。
孩子遺體也沒有明顯外傷,鑑識小組到場勘驗,初判無外力介入,今日安排解剖,以釐清確切死因,全案仍不排除朝過失致死偵辦。
示意圖,非當事人
嬰兒安全睡眠環境六大原則
嬰兒應該獨自一人、仰睡、在嬰兒床上(ABC守則:Alone, Back, Crib)
- 不與大人或其他小孩共床。
- 不使用枕頭、棉被、玩偶等鬆軟物品。
- 始終讓寶寶「仰睡」,避免趴睡。
選擇穩固的嬰兒床與合適的床墊
- 床墊應該緊密貼合床架,不能有縫隙,避免寶寶卡住。
- 如果用嬰兒床,欄杆之間距離不應超過6公分。
- 床墊要夠硬,不能使用記憶枕或軟墊。
避免讓嬰兒睡在成人床、沙發或椅子上
這些地方容易讓嬰兒陷入縫隙或從高處摔落。
使用睡袋或穿睡衣,取代棉被
減少窒息風險,同時保暖。不要用成人被蓋住寶寶。
讓嬰兒與父母同房,但不同床
- 同房睡能減少嬰兒猝死症(SIDS)風險,也方便照顧。
- 建議至少同房六個月到一歲。
避免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嬰兒床或床墊組合
- 請勿把嬰兒放在兩張床之間、沙發縫。
- 永遠不要讓嬰兒睡在可能會「滑進縫隙」的地方。
嬰兒安全睡眠環境加分守則
- 定期檢查嬰兒床與床墊狀況:包括是否有鬆脫、破損、或結構問題。
- 勿在寶寶身邊放手機、遙控器、包包等小物件:可能造成壓住或誤吞。
- 監控寶寶的溫度與呼吸狀況:太熱也是猝死的風險因子之一。
- 寶寶在成長階段要調整睡眠設備:例如會翻身後,就要移除床圍、調整床墊高度。
寶寶因為睡眠環境不安全,失去生命,這是令人心碎的事件,每一位照顧者都應該小心,把睡眠意外的風險降到最低。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