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大人上班都有三個月試用期,究竟我們給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多長適應期?值得深思的「過動兒潮」現象

大人上班都有三個月試用期,究竟我們給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多長適應期?值得深思的「過動兒潮」現象

每年有許多幼兒園寶貝們升上小一,也產生眾多焦慮不已的爸爸媽媽。

文章目錄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一個生涯里程碑,孩子們從幼童成為小童,也代表著必須開始學著遵守規則、課業也相對較重。

什麼是「過動兒潮」?

父母們怕孩子無法融入,怕孩子交不到朋友;面對大大小小的作業、考試,更怕孩子適應不良!

家庭醫師暨親子作家李佳燕於臉書粉專指出一現象:每逢九月、十月,放完暑假剛開學時,又開始出現「過動兒潮」。

經常上演這樣的場景:「我的孩子九月剛上小學,老師要我帶孩子去兒童精神科看診,說他可能是過動兒,因為他上課很愛講話......」

還有的是因為上課都在放空,有的是每天聯絡簿上老師寫了一堆紅字,什麼作業沒交、上課隨便站起來走動、要喊三次才會把聯絡簿拿出來抄......

其實開學也才一個月

李佳燕表示,開學也只不過才一個月,孩子對上學的認知,從每天就是準備開開心心吃點心、盪鞦韆、溜滑梯、聽故事、玩遊戲、推樂高,畫畫的幼兒園,變到上學沒有點心可吃,找不到玩具可玩,鞦韆滑梯更是數十公尺遠。

取而代之的是背沉重的書包、持續四十分鐘不准說話、屁股不可以離開座椅的上課,老師不再說故事,更不會一起玩遊戲,只有記也記不完的規定和作業,還有考試。

經歷如此巨大卻又莫名的改變,究竟大人認為孩子應該要經過多長的時間,便應該適應?一週、兩週、一個月、或是一學期?

孩子|父母|家長|幼兒園|小一新生|小學生|適應期|過動兒|過動兒潮|貼標籤|李佳燕|醫師
(你認為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一,適應期要多長?)

大人可以容許或忍受孩子,不想坐在椅子上就站起來走路;當口渴尿急時,沒說一聲,咻地便不見了;老師在台上講得汗水直流,孩子在台下也口沫橫飛......像是身在小學,魂魄還停留在幼兒園似的,可以嗎?

如果不行,大人如何扭轉孩子的行為呢?而且覺得孩子應該一個命令一個動作,即刻改正過來嗎?

等不到的點心時間

李佳燕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經歷,剛上小學時,也適應不良啊!

最嚴重的是:等不到點心時間!

開學第一天,我痴痴的等,第二天,繼續等,第三天,再等。我以為老師因為太忙了,所以忘記了!原諒老師,我可以等下去。

等了一個月,我才死了這條心。有點心可以吃,曾經是讓我願意上學的最重要原因,如今,我不知道我為何要來上學了?!

然後,開學沒幾天,就被罰站打手心了......因為,我不知道上課鐘聲響了,是非常重要的聲音。如果沒有馬上進教室,就完蛋了!

所以,我在操場走了很久(在撿垃圾,老師不是說看見垃圾,要撿起來嗎?操場的垃圾,撿都撿不完......),一踏進教室,就被老師怒罵,然後打手心、罰站。

這是我對小學剛開學時,留下的可怕記憶,只有心情很糟,還有發生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一點也不想上學!

孩子|父母|家長|幼兒園|小一新生|小學生|適應期|過動兒|過動兒潮|貼標籤|李佳燕|醫師
(對孩子們來說,小學就是更嚴格的老師、更多的功課與課業......)

我兒子則是完全把小學當幼兒園玩;常常沒進教室,不然就是在操場,跑給老師追。

一直到小學四年級,才漸漸適應規定多很多的小學。

不急著給孩子貼標籤

一直以來,特別關注過動兒或特殊孩子的李佳燕醫師提醒父母們:「究竟我們給從幼兒園進到小學的孩子,多長的適應期?大人進新公司上班,都會有三個月的試用期,更何況是小孩!」

懇請大人們,不要急著在孩子身上「安」病名;懇請大人們,耐下性子,給孩子適應的時間。

孩子從幼兒園進到小學,那種感覺很像:「我是做錯了什麼事?為何從天堂被打入地獄呢?」直白卻深刻的靈魂拷問,讓小編也不禁思考起來。

網友們分享:「我小學第一天就被老師掐眼皮,因為作業寫錯又愛講話。結果發現我除了敢講話、記憶力也很好,很會背稿,突然我又變成老師捧著的演講選手」、「小一曾經因為寫錯ㄣㄥ被掐眼皮......」

「我記得一場講座上醫師說過:一個老師在前面侃侃而談,前面坐了十幾個孩子,動也不動在聽老師說話,如果你不說這是幼兒園,我會以為這裡是什麼邪教現場🤣當下我聽了真的感觸很深,兩、三歲的孩子,你到底期望他能坐到怎樣的程度才叫乖、才叫好?」

「認同不要為孩子『安病名』,有些孩子會為此得到一些台階!家長老師們,我們要有耐心的等待,沈住氣的灌溉。他只是長得比較慢而已。」

「遇到什麼樣的老師,還真是看個人造化」、「請給孩子適當的時間及安定,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也有人認為:「我必須說,或許從醫療專業可以登高一呼,但也莫忘現場教師們的困境,有沒提供他們既能滿足家長、亦能照顧好孩子們的策略,才是更需要被關注的部分!」

孩子|父母|家長|幼兒園|小一新生|小學生|適應期|過動兒|過動兒潮|貼標籤|李佳燕|醫師
(李佳燕醫師希望大家給孩子們多點時間,不要急著「安」上病名。)

孩子們在長大、在學習,父母們也跟著在學習(學習怎麼當父母、如何成為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橋樑)。

有時候孩子被老師一再告狀,或者適應不良狀況多,父母不要慌張或者急著責備孩子,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不一樣,需要的適應期也不同,此時父母就是孩子的後盾與心靈支柱。

多些鼓勵與同理,平心靜氣地親師溝通,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吧!

本文由【李佳燕】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李佳燕醫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曾心怡心理師專欄】給小一新生的父母的溫馨提醒,協助孩子適應新生活有門道
「媽媽苦惱!」孩子放學回家動不動就哭鬧亂發脾氣,心理師:是「放學後自制力崩潰」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