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孩子教不動,事事請老師管教,把「黑臉」外包....家長做錯了什麼?

孩子教不動,事事請老師管教,把「黑臉」外包....家長做錯了什麼?

現代社會少子化、又大多晚婚,好不容易有了孩子,自然呵護至極。
小時候老師恪守嚴格管教,責罰是很平常的事;現在,老師們人人自危,只求做好自己的事。

父母習慣以孩子為中心

不少人有同感,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來教了,是為什麼呢?

諮商心理師岳羚羚於臉書粉專分享,幾個禮拜前,和家人去吃一頓久違的晚餐,平時很難有時間好好坐下來吃飯,於是決定去家附近一間很小巧舒適也很有氣氛的日本料理,好好品嚐美食和欣賞師傅熟練的手法。

對她來說,享受放鬆和休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編按:然而父母卻很久沒如此享受了)

接著餐廳大門被推開,還沒看到人影就聽得見非常大的叫喊聲,一個看上去5歲左右的孩子,跟著父母親一起走進來,父親一見孩子的大吼大叫,就指著店裡的客人說:「你看,這裡不能叫喔,不然店員還有其他客人會生氣喔!等下會來罵人喔!」

孩子在父親說那句話的時候,表情竟然抬高了頭,睜大眼睛掃視著客人,一副「誰來罵我!」對樣子,但當然,不會有人無聊地去幫父母管孩子的。然後因為沒有預定座位,因此被安排在現場剛好空出的空間。

孩子|父母|家長|爸媽|恐龍家長|溺愛|礙|愛|心理諮商師

一整個用餐時間,孩子不斷發出各種聲響和大動作,而父母親則非常奇妙地,像是孩子的大粉絲,不斷誇張地對孩子所有「搞笑」的動作回報以誇張的大笑或口語的回饋。

孩子更開心,直接指著忙碌的師傅,大聲地喊著叫著,試圖也要師傅回報自己的「搞笑」。

過程中,上菜了,父母親對著孩子說菜色,一邊問:「你吃不吃玉米筍啊?吃不吃壽司啊?」一邊裡裡外外地伺候著,接著又繼續誇張地,猛力地誇著孩子,兩夫妻從頭到尾,像是接待貴賓一樣地對待著孩子。

是的,他們讓孩子成為了王,孩子的一切就是世界的中心。

當愛變成傷害

岳羚羚表示,常常在校園遇到一類型的親子困擾,那就是「叫也叫不動」,這個叫不動,從整理自己的學用品,大到起床上學,起初勉強的配合,到完全不再搭理你,甚至對你大聲咆哮、吼叫、拳打腳踢。

「你憑什麼教訓我!」、「你憑什麼管我!」

推不動拉不動,從原本好言相勸到直接出手修理,而這個修理,卻破壞了關係,甚至引發家暴通報,造成原本意圖「矯正」孩子的家長,成為了被指控的壞人。

結果,家長直接放棄管教溝通,兩手一攤,徹底放棄;結果,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請老師幫忙,包括「幫我跟孩子說不要太晚睡」、「幫我跟孩子說要多吃一點」、「幫我跟孩子說不要交網友」。

乾脆,讓老師幫你養孩子也許更好。因為,真實的發生過,一個「難以管教」的孩子,在離家唸書,與主要照顧者分開後,竟能神奇地恢復成一個「正常」的孩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5216

所以,是什麼讓愛變成礙?

孩子從原本「乖巧」的樣子變成學習、人際、情緒適應的多重問題,然後演變成身心症狀甚至憂鬱,或者孩子開始在學校出現各種不同的狀況,打人、罵人、破壞和各種挑戰。

家長們看似合作,但是態度上多半是「都是別人讓我的孩子有問題」,以指責、究責來合理化孩子的狀態,然而看似對孩子百般關心,卻又對孩子的憤怒、痛苦難以理解和接納,接著開始怪罪家裡面的其他照顧者,「原因」永遠不在自己身上。

岳羚羚曾經遇過一個拒學的孩子,家長帶著孩子到處南征北討的到處找學校換學校,每一次都是撕破臉一樣的和學校「分開」,不管是誰,只要「不順他的意」那就是不好合作、不專業。

說來說去,從來孩子身上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世界,而每一個人都要配合自己、重視自己,就像尊貴的座上賓,否則,都給我下去。

這種荒謬的風景其實並不是少見的,如果看到大人的姿態,這個社會,這麼樣重視位階、身分地位,在不同階層裡無限地拉大差異,甚至歧視和偏見,那麼,孩子們的眼高手低,對於「覺察」自己的真實,自然是困難的。

孩子得自己去面對學習

一點點痛就放大,一點點傷口就請假,一點點的壓力就放棄,一點點的人際摩擦就是霸凌,然後家長永遠站在孩子前面,成為孩子的第一道防線,孩子永遠活在玻璃瓶裡面......

就像怪獸媽媽這本繪本故事一樣,愛,成為了孩子長大過程中,最大的阻礙。

記住,我們生下了孩子,但他不是永遠的孩子,他得走出自己的天,他得理解真實的世界裡,他不是唯一閃亮的星星,他會看見宇宙,而我們會殞落。

陪伴孩子是一生的事,我們不孤單。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5216
(怪獸媽媽繪本,岳羚羚非常推薦。)

「教養」難的從來不是養,而是教

網友們留言:「我覺得有時候是父母太過在意孩子的感受,卻忽略了別人的感受;提早教孩子認清現實面對現實,我認為比用無條件包容的愛去對待孩子,來得更加重要。」

「家長捍衛的其實是自己,不是小孩。因為任何小孩的被責備都是在說自己不會教。說穿了他們愛的就是自己在別人眼中的評價」、「家長剝奪了孩子社會化的學習,到最後受害者其實是孩子。」

「我覺得比較恐怖的是,很多家長看這些書,並不會承認,自己就是這種家長,依然說『還好我沒有這樣,我小孩很乖』。」

「家長對孩子說『老闆會生氣喔』等等的話很莫名其妙,好像講了這句話就有在教,順便把教養責任往外推,好像老闆不生氣的話就沒關係……所以家庭教育原則會隨每家店老闆容忍度不同而有所改變?真的很奇妙!」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5216

有老師表示:「現場憂鬱症教師看到哭⋯⋯只會被家長質疑老師們對我的孩子做了什麼,看完文章再次確認真的不是我的問題呀」、「身為一個老師,感謝你寫出我們的心情!」

另一位幼教老師也回覆:「碰到能有共識的家長,我心存感激,也會花更多心力與家長一同幫助孩子。碰到凡事都是別人問題的家長,我會盡守本分,期許自己在這孩子的成長過程,我還能有點幫助。

但真的希望這個社會,可以有越來越多父母,願意真的覺察到什麼是對孩子真正好的愛。」

一位網友說得很好:「一點點的打人是受害者的玻璃心,一點點的殺人是加害者的無奈之舉。」岳羚羚也回覆:「讓我深思的兩句話,很有意義。」


身為父母,希望我們不要變成別人眼中「溺愛」、「都是別人錯」的恐龍家長。

岳羚羚在留言中有補充,分享的故事中,她並不覺得小孩吵鬧不好,自己的小孩以前也吵鬧,每次吃飯都要抱出去安撫。

但重點是,家長把「黑臉」外包給客人、老闆那邊,不管是不是特殊兒,應該都不會做這件事,否則萬一真的有客人罵人,小孩不是更難過嗎!

這點,真的值得爸爸媽媽們再想一想。

本文由【諮商心理師 岳羚羚】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心理師媽媽與女兒的日常對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孩子難以溝通?先問自己「你活得像個人」嗎?因為你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放任小孩吵鬧要加收「吵鬧兒童附加費」!新加坡餐廳祭鐵腕,謝絕恐龍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