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兩性情感> 「妳不就是在家帶小孩嗎,到底在累什麼?」老公們不懂「隱形的育兒勞動」是因為有人幫你默默承擔了!

「妳不就是在家帶小孩嗎,到底在累什麼?」老公們不懂「隱形的育兒勞動」是因為有人幫你默默承擔了!

這是全職媽媽聽過最不友善的評價之一,卻時常出自於最親密的另一半口中。
有些事情,沒有親身體驗、經歷過,真的別輕易下定論,尤其是打著「男主外,女主內」心態,將所有家事、帶娃瑣事都交給太太,很少幫忙的隊友們(所幸現今不少男性會一起分擔)。

兒子凌晨醒來一路鬧到7點

女性職涯諮詢師Sunny在臉書粉專中分享,日前某天清晨4:30、大部分人仍熟睡中的時刻,2歲的兒子愷愷忽然開始打滾叫媽媽。

「媽媽~我手痛~」
「媽媽~我有蚊子包,我要擦藥~」
「媽媽~幫我抓背~」
「媽媽~我要喝奶」

她人昏昏沈沈,但一聲又一聲的媽媽不絕於耳;原本哄著愷愷在床上多待一會,但他越來越激動,越來越大聲。

為了不讓兒子把老公和鄰居都吵醒,於是天光不亮,她帶著愷愷到客廳,帶著睡意幫他泡好了奶,奶不願意喝,新的需求又來了。

「我不要穿這件衣服~」
「我要出去~」
「我要吃餅乾~」

從碎碎念慢慢變成放聲大哭,為了不同的小事情,反覆從5點多一路哭到7點多。

面對兒子來來去去的脾氣和眼淚,Sunny在清晨的沙發上抱著在懷裡啜泣的他:「眼皮在打架,耳朵很痛,手臂很酸。但比起煩躁,更多的是無奈。」

隨後早上7點老公起來後,她才抓緊時間瞇了一下,並且在把父子都送出門後,一整個早上都拿來放空了。

看似日常的親子互動,卻是許多媽媽們時常在做的事;半夜、凌晨、一大早,為了怕吵到還要上班的另一半與大寶,媽媽們一聲不吭自己處理了。

媽媽|孩子|半夜|晚上顧娃|分房睡|夫妻|老公|隱形的育兒勞動|兩性關係|媽媽累
(Sunny帶兒子的日常,幸福但也很累。)

被忽略的「隱形育兒勞動」

在諮詢過程中,Sunny也聽過很多媽媽抱怨老公對自己脫口而出:「你不就是在家帶小孩嗎?還有保母/阿姨幫你,到底是在累什麼?」

令她不禁想說:「老公們,你們可知道育兒隱藏的勞累,是有人幫你默默承擔了?」

一、夜晚是育兒勞動的另一個高峰

Sunny以自己為例,從兒子愷愷出生以來,她和老公基本就分房睡了:「老公的工作強度大(一度每週60小時+)、出差也多(一週一次外地過夜的那種),本身又是個需要長睡眠的人,而且又會打呼(我也會)。」

為了讓彼此都能夠好好休息,她和老公一開始就決定好由她帶著愷愷分房睡。

儘管愷愷已經是教科書等級的天使寶了,但還是到8個月的時候才斷了夜奶完全睡過夜;夜晚餓了、拉了、不舒服了,都是她聽到哼哼唧唧後第一時間起來處理。

哪怕愷愷8個月到1歲3個月的時候可以自主入睡,哄睡工作減輕了一點點,但經歷好幾次的睡眠倒退時,也是大部分時間她一個人在夜裡陪伴2-3小時。

自她和愷愷開始同床共眠後,每天至少要花30分鐘陪伴才能入睡。尤其進入2歲後,時不時他會因為還想玩而抗拒入睡,在睡眠儀式都做完了還繼續在床上撒潑打滾時,她也是耐心哄著。

Sunny表示自己當媽前就連地震搖不醒,一覺到天亮;當媽後睡眠變淺,能連續熟睡5小時已經要偷笑,每晚都要起來好幾次,而睡眠品質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即使白天她在家人或阿姨的支持下可以補眠,但夜間睡眠被長期干擾的結果,最終還是很誠實地反映在身體上;尋麻疹、濕疹、汗皰疹,在當媽以後如影隨形,只能吃藥調理和控制。

媽媽|孩子|半夜|晚上顧娃|分房睡|夫妻|老公|隱形的育兒勞動|兩性關係|媽媽累

二、情緒勞動是看不見的育兒大魔王

Sunny表示,她媽總是說:「妳不在家時,愷愷都很乖。」這句話是真的,但也很扎心。(編按:好多媽媽都聽過類似的話,彷彿在說媽媽們不會帶孩子......)

媽媽每天貼身盡心照顧,肯定希望孩子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很安分聽話。但實際上是,和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在一起,孩子的爆脾氣就會顯現。

儘管她打從心底知道,這是孩子有安全感的表現,是她身為媽媽做好工作的絕佳證明;可是孩子在面前撒潑打滾時還是會心累,同時還要承受旁人有心或無意的評價帶來的失落。

「陪伴小小孩花30分鐘面對負面情緒,是比穿衣吃飯、洗澡陪玩更挑戰的事!」Sunny這麼說,因為這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充分的心理空間才能實現。

在繁忙的生活中,覺察並創造心理空間,則需要日日勤勞的修煉與自己對話,才能避免在無意之間,讓孩子成為我們發洩情緒的對象。

三、媽媽們為什麼不敢休息?

1. 育兒資源不足

每次看到那些一打二帶著孩子的媽媽,都讓Sunny備感佩服。在沒有幫手的情況下,孩子休息了只意味著終於可以空出手來處理家務,而不是跟著孩子一起休息。(編按:"孩子睡妳也跟著睡阿"的閒言碎語真的可以不用!)

買菜做飯洗碗、洗衣晾衣疊衣、掃地拖地,收垃圾倒垃圾還要資源回收,光光是這些就要吃掉許多時間,哪裏還敢休息?

2. 自我批判

Sunny說自己直到現在,還是覺得休息是很有罪惡感的。

「都有阿姨幫手了還喊累,真矯情......」
「愷愷上學一整天大把時間,還不夠嗎?」
「我不像從前為家庭帶來可觀的收入,我憑什麼心安理得白天睡大覺?」

這些都是經常出現在她腦海裡的聲音。
「一寸光陰一寸金」
「好好讀書,不要浪費時間」

時間=生產力=價值,休息=浪費時間=缺乏上進心;華人文化中的時間觀,和社會主流價值對全職媽媽的評價,休息,意味著要和內心的不安、低價值感坦誠相對。

媽媽|孩子|半夜|晚上顧娃|分房睡|夫妻|老公|隱形的育兒勞動|兩性關係|媽媽累

四、休息也需要好好練習

在不虞匱乏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練習不對擁有比較充分的育兒資源感到羞恥,無論那是減輕負擔的家電、幫手、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錢、還是休息的時間。

那些資源是我們值得感謝生活和愛人的理由,而不是拿來自我鞭撻的棍子!同時,育兒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允許自己好好休息,允許自己偷懶,允許自己及格就好。

髒衣服用洗衣機洗很OK,寶寶大人衣服分開洗就好,擔心損壞用洗衣袋就是個好方法。

有條件就把家務外包出去,沒條件就放寬標準,而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自己把自己逼死。

寶寶輔食不一定要現做,快速冷凍的嬰兒食品也可以解放雙手。

休息好了,我們才能創造物理和心理空間,獲得內在安定、自在從容的媽媽;這才是家人和孩子最需要的媽媽。

最重要的是,這也是在媽媽的角色中,長出喜歡的自己。

本文由【洪子晴】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Sunny的生涯實驗室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最近很常失控吼孩子?別忽視長時間為人母親的精神壓力,造成的「親職倦怠」
有些男人在外呼風喚雨,一到家就成了廢物,因為家裡有個可以任他調遣的免費「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