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能量補給站> 除了米酵菌酸,「炒飯症候群」嚴重也會致命,米飯室溫逾2小時易滋生仙人掌桿菌

除了米酵菌酸,「炒飯症候群」嚴重也會致命,米飯室溫逾2小時易滋生仙人掌桿菌

近日「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專家推測最有可能是「米酵菌酸」造成,但仙人掌桿菌引起的「炒飯症候群」也值得民眾認識!

文章目錄

近日寶林茶室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民眾不幸身亡,引發極大的關注,目前已有2死4重症(持續更新中),可能成為台灣近年來最嚴重的傷害,引發社會恐慌。許多專家都推測最有可能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造成。

「米酵菌酸」難以察覺

即使是極少量1.5毫克的「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國外發生的案例潛伏期約為0.3~16小時,可能在症狀發作一天之內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病程進展非常快速。而依據在大陸發生的案件,都和發酵食物有關。可怕是,受污染的食物在料理和食用中很難觀察到異常,例如有異味、顏色和變質狀況,也很難從口感判斷,所以不易提早察覺。

米酵菌酸│炒飯症候群│仙人掌桿菌│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仙人掌桿菌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台大急診醫師李建璋在臉書發文,提到除了「米酵菌酸」,也懷疑可能是「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因為這些病患共同提到的食物是炒粿仔條。

「炒飯症候群」與「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有關。煮熟米飯放在室溫超過二小時以上時,就有可能導致一種特殊細菌稱為「仙人掌桿菌」。
 
「仙人掌桿菌」會產生一種腸毒素 (Cereulide),這種毒素破壞粒腺體能量代謝,如果毒素量大就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李建璋醫師示警:「雖然炒麵,炒飯是經過大火炒的,但是仙人掌桿菌有孢子耐熱,毒素也耐熱,即使炒過也殺不死,等到吃入肚內適當溫度,這些孢子萌芽加上毒素就產生症狀。」
 
2008年有美國女大生,2021年澳洲有位華裔女士,都是吃了放了一星期才加熱的炒飯炒麵,導致嚴重反應甚至喪生。
 
米酵菌酸│炒飯症候群│仙人掌桿菌│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 」和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 (Cereulide) 都是粒線體毒素,臨床上兩者很難區辨,都有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發燒現象,然而,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細菌毒更猛爆,所以當傳出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

避免食物中毒,澱粉類食物這樣保存

醫師也提醒大家,放在室溫過期的米飯澱粉類 ,即使加熱還是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最好立刻放進冰箱,或是放在煮飯鍋維持60度以上,才能避免產生炒飯症候群。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
 

食物中毒,哪些細菌會引發大規模致死事件?

文中另外提到,歷史上大規模導致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李斯德氏菌」「大腸桿菌」「沙門桿菌」,近期還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中毒。

 

 

 

 

有關於「米酵菌酸」和「炒飯症候群」相關的問與答:

防「米酵菌酸」中毒,可以從食物外觀、味道判斷?

無法!很難觀察到異常,例如有異味、顏色和變質狀況,也很難從口感判斷,所以不易提早察覺。

「米酵菌酸」的潛伏期是多久?

「米酵菌酸」的潛伏期約為0.3~16小時。

「炒飯症候群」是什麼引起的?

「仙人掌桿菌」。

「炒飯症候群」,該如何防範?

煮熟米飯放在室溫超過二小時以上時,就有可能滋生,所以食物沒吃完最好立刻放進冰箱。

只要高溫料理過,就不怕「炒飯症候群」?

錯!放在室溫過期的米飯澱粉類 ,即使加熱還是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濾水壺多久洗一次?別喝下細菌黴菌,快看清潔6步驟

電子鍋內蓋髒了才洗?別把黴菌和細菌吃下肚,快看正確6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