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孩子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哈佛專家:否則長大將失去解決問題,深度思考的能力

孩子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哈佛專家:否則長大將失去解決問題,深度思考的能力

原本應該用好奇心來探索世界的孩子,卻早早就坐在書桌旁開始念書。父母以培育國際人才之名,為他們安排各種學齡前教育與才藝,這樣真的好嗎?

文章目錄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父母教養上的一大難題!對於這一點,過去 20 多年在美國諮詢過各種無數文化背景父母的哈佛大學兒童發展專家Jeanie Kim就一語道破說,東方的父母確實特別注重教育。

根據她的觀察,其中又以韓國小孩承受著最大的學習壓力。生活中到處可見廣告提醒著父母「幾歲之前一定要做!」「不做後悔!」等讓人不安的警語,受到這種社會氣氛影響,父母紛紛帶著年幼的孩子投入補習班的世界。

原本應該探索的世界,變成補習班

補習|放鬆期

應該好好玩樂的年紀,卻早早就坐在書桌旁開始念書。

這種從小就被測試分類、沒進前幾名就等於落後的思想,加上不少父母只看結果,只在乎孩子的成績,只會讓孩子為了符合期待而努力,同時害怕自己的努力不符合爸媽期待,而感到焦躁不安。

對於這樣的狀況,許多父母會說:「我的孩子喜歡念書,補習班行程滿滿也都跟得上。」但,孩子真的是因為喜歡才做的嗎?請不要因為孩子安穩地走在父母設定好的路上就放心。孩子真的喜歡而感到滿足、享受?

孩子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

一旦孩子玩樂的時間全部被剝奪,只會讓他感到憂鬱。

其實,在玩耍中孩子才能完全感到自由,在自由裡才能感受到快樂與幸福。而且,孩子除了遊玩時間,也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

請想想,身為大人的你也想要有什麼都不做,只想安靜休息的時候,這樣的放鬆才能讓頭腦冷靜,也才可以湧現更多嘗試的念頭、萌生新穎的創意。孩子也是一樣,可以透過這樣的放鬆過程,了解自己喜歡的事物,並發掘潛能。這種放鬆期讓情緒、肉體有機會充電,然而沒有放鬆期的孩子,將失去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發生問題時該如何解決等,深度思考的機會。

「放鬆期」過與不及,影響甚大

補習|放鬆期

大人需要休息或發呆的時間,才能在充電後重新開始工作;小孩子也需要釋放身體與心靈疲勞的玩樂時間。假如沒有保留這樣的時間,生活就會產生負面情感,或是造成身體過度疲勞和壓力過大的危險。

不過,所謂的放鬆,並不是除了課業之外,依然把孩子的假日給填滿,一到週末就會帶著孩子展開戶外活動、參與藝文賞析,或是到處遊玩。如果平日的行程已經很緊湊,就連週末也這麼忙碌,恐怕會產生副作用。初期孩子可能會開心,但很快身體就開始疲倦,久而久之自然產生厭倦,最後週末的活動就不如父母所想的那樣愉快了。

反之,已經習慣忙碌行程的孩子,沒有放鬆期的經驗,導致他們不知如何填滿時間,這種情況下會更加依賴父母。光是假日在家裡空閒5分鐘,就狂喊「無聊」,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以及做什麼會覺得有趣。長期下來,恐怕會養成不斷尋求刺激性東西的習慣。

親愛的爸媽 ,好好想一想 ,你想要給孩子甚麼樣的童年與回憶吧 !

 

書名:《孩子的耐挫力,比什麼都重要》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作者介紹: 金珍妮(Jeanie Kim)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孩子每晚需要睡多久?專家指出:不睡飽等於讓大腦「挨餓」,這時數才夠
孩子生氣了怎麼辦?爆炸式生氣,多出現在高敏感孩子身上,而隱藏憤怒不承認生氣的原因,卻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