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三總婦幼天地】懷孕中後期常見狀況,狀態雖平穩仍有困擾問題

【三總婦幼天地】懷孕中後期常見狀況,狀態雖平穩仍有困擾問題

熬過懷孕初期的孕吐不適,進入中期,狀態雖平穩許多,但仍可能有其他問題困擾孕媽咪,尤其愈到後期,讓一些狀況愈加明顯。若有不適,請務必尋求產檢醫師的診療。

文章目錄

孕期不適│分泌物變多│孕期便祕│腰痠痛│下背痛│孕期腳抽筋│胃食道逆流│黑色素沉澱│恥骨聯合分離痛│孕期水腫
(懷孕期的腰痠背痛需要另一半協助熱敷或按摩下背,都有助緩解孕媽咪的不適。圖/shutterstock)

人們總說,懷孕中期的狀況相對穩定,其實並不盡然如此!依舊有一些問題會困擾孕媽咪;進入後期,又有不一樣的狀況要面對,就好像遊戲闖關一樣,總有關卡橫在前方,闖過一關又一關,最後,順利迎接寶寶的誕生。 

第二孕期常見問題

第二孕期即懷孕中期,是指懷孕14~28週,常見狀況如下:

分泌物變多

隨著身體黃體素分泌愈多,陰道分泌物也會變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白帶。一般分泌物應為無色無味透明狀,但若呈豆腐渣、起司樣或顏色異常且帶有魚腥味或其他異味,合併嚴重外陰部騷癢或疼痛,為私密處感染之現象,有這些症狀出現應該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要提醒孕媽咪,平時解尿擦拭下體應由前向後擦,以避免肛門口細菌帶入陰道或尿道而造成感染,也儘量以淋浴方式取代泡澡。平常穿著寬鬆衣褲,並選用透氣材質的內褲,減少或避免使用護墊,都是預防感染的好方法。

便祕

由於黃體素在懷孕後的濃度變高,會導致腸胃蠕動變慢,進而讓食物在腸胃道中停留時間變長,腸壁對於糞便水分的吸收也會變多,因而造成糞便太乾而變硬,使得糞便困難排出。尤其在懷孕中後期,胎兒快速長大也會增加子宮對腸道的壓迫,便祕情況會更嚴重,長期便祕加上子宮壓迫,也會容易形成痔瘡。

平時應該定量補充水分、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也可補充益生菌維護腸道健康。另外,養成定時排便以及規律運動,也能幫助緩解便祕。

頭暈、頭痛

懷孕後的荷爾蒙變化也會造成局部的血管收縮,加上孕媽咪的緊張情緒及壓力,可能就會導致頭痛。另外,自中期開始,因胎兒日漸長大所需,孕媽咪總血液量會比孕前增加約50%,除了血流量增加所造成的頭痛或頭暈,此時也會因為血液被稀釋而造成生理性貧血,也容易導致頭暈。

此外,胎兒所需血流量變大,也會導致身體血流分配不均,而腦部是個隨時需要大量血液的器官,當灌注的血流減少時,就會產生暈眩、噁心或頭痛的情形,若經常性發生頭暈頭痛合併視力模糊或手腳無力等,應立即就醫。

痛、腰痠、下背痛

孕媽咪的肚子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而慢慢變大,腰椎、腰部肌群及恥骨所承受的壓力也變得更大,長期承受壓力下,會導致腰部核心肌群一直處於緊繃狀態,而導致不舒服與下墜感。

當開始覺得有下墜感時,大約是懷孕16週左右,此時可開始使用合適的托腹帶提供額外支撐力,以減輕媽咪的負擔,尤其是多胞胎或是工作需要久站的媽咪,更可提早在12~14週左右使用托腹帶。建議平時坐姿時可在後背放置枕頭或下背靠墊,提供緩衝。

懷孕期間的腰痠背痛是非常需要另一半的支持,體貼的神隊友應主動分擔家務,並在媽媽休息時,幫忙熱敷或按摩下背,都有助緩解孕媽咪的不適。

腳抽筋

幾乎每位孕媽咪在孕期中都曾有腳抽筋的經驗,愈到後期愈容易發生,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或是缺乏鈣質所導致。其實缺乏鈣質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如孕媽咪腿部肌肉的負擔,隨著孕期體重變化而逐漸增加,有時走太多路或久站,都容易使腿部肌肉過度疲勞,而引起抽筋。

還有變大的子宮在平躺時也會壓迫血管,使下肢血液循環變慢,肌肉缺血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抽筋,所以懷孕抽筋常發生於半夜。當半夜睡覺時發生抽筋,可試著將腳尖上翹,讓腳板儘量與床面呈直角,從而可以拉伸小腿,使其肌肉伸展,有效緩解肌肉痙攣的不適。

此外,睡姿也會影響抽筋發生的頻率,建議孕媽咪在中後期,最好左側躺,以避免下肢靜脈回流被子宮壓迫,不妨在雙腿間夾枕頭,以維持良好的下肢血液循環,都能降低半夜抽筋的發生頻率。當然,如果持續有抽筋情形伴隨下肢痠麻無力等症狀,還是需要尋求專科醫師的診療喔!

胃食道逆流

進入懷孕中期以後,因子宮急遽變大壓迫胃部,非常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這也是幾乎每個孕媽咪都有的困擾。除了建議少量多餐,也要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例如:奶、蛋、豆類等食物,並避免過度刺激的香辛辣、油炸類等食品。飯後也應視體力狀況適度活動或散步,不要立刻坐臥,才能減少胃食道逆流的頻率。

黑色素沉澱

孕期荷爾蒙變化造成黑色素增加,過多的黑色素通常會沉澱在皮膚的皺摺處,例如:脖子、腋下、乳暈、大腿內側,還有腹部(沒錯!就是肚子中間那道常常的黑線,又稱「子母線」)。雖然這狀況在產後會漸漸消失,但孕期間還是能透過適度防曬、補充維生素C、E,以及膠原蛋白等食物,進而減少過度的黑色素沉澱。

孕期不適│分泌物變多│孕期便祕│腰痠痛│下背痛│孕期腳抽筋│胃食道逆流│黑色素沉澱│恥骨聯合分離痛│孕期水腫
(懷孕過程面臨身體不適,若孕媽咪真有身體不舒服,要尋求合格醫師診療,別誤信網路偏方!圖/shutterstock)

第三孕期常見狀況

第三孕期即懷孕後期,是指懷孕28~40週,常見狀況如下:

恥骨聯合分離痛

隨著懷孕慢慢進入尾聲,胎兒逐漸進入骨盆腔,這時的身體要開始為了生產做點準備,因此,開始逐漸有骨盆腔疼痛的問題發生,孕媽咪會覺得胯下突然變得好痛,而且愈來愈痛,有時甚至痛到不能走路。

這是因為恥骨聯合中間的纖維軟骨,受到孕媽咪體內黃體素和鬆弛素的作用,變得鬆弛且有彈性而在懷孕過程呈現輕度分離,目的在增加骨盆腔可伸縮的程度,提供胎兒足夠生長空間,也讓胎兒日後可以順利通過產道。

在黃體素與鬆弛素的作用下,早在懷孕三個月後,恥骨聯合就開始鬆弛而分離變寬,通常分離的距離在1公分以內都算正常,超過此距離就會開始產生疼痛的感覺,且與分離距離成正比。分離距離在足月或接近生產時達到頂峰,一般範圍約在1~7.5公分,大部分在產後約4~12週就會完全恢復。

症狀輕微的孕媽咪可嘗試使用束腹帶或者左側臥來減輕症狀,如果產後持續存在腿部活動受影響,甚至不良於行,則需要進一步尋求復健或疼痛治療,其中只有極少數需要手術矯正。

呼吸喘、呼吸困難、心悸

懷孕到了後期,變大的胎兒開始壓迫到橫隔膜,而使胸腔空間變小,導致肺活量大大降低,也增加媽媽的心肺負擔,容易覺得吸不到氣及有心悸的症狀,通常動作放慢多多休息症狀會緩解,若持續不舒服也應立即就醫。

腹部悶痛

通常從34週開始,下腹部有時會硬得像一顆球且合併下墜感,可能讓孕媽咪覺得悶痛,但還可忍受,即所謂的「假性宮縮」或「假性陣痛」,這都是為了日後生產所做的「暖身運動」。

如果子宮收縮頻率沒有規律,且沒有合併落紅或疑似破水,可透過適當休息獲得緩解,就不用太過擔心。如果持續有規則宮縮且有不適,就直接到醫療院所診療,不要因為怕被退貨而裹足不前喔!

水腫

水腫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胎兒壓迫靜脈血液回流造成下肢水腫,平常可穿著合適磅數的彈性襪來緩解,晚上睡覺時也可將腳墊高,以增加靜脈回流,減少下肢水腫。

由於後期的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也會導致嚴重水腫,如果水腫合併有上腹疼痛、頭痛、視力模糊、尿量變少、呼吸喘等,就要盡速就醫。建議孕媽咪在孕期階段,家裡準備檢驗合格的血壓計,定時量測血壓,平時也應該注意鈉的攝取量,以免發生高血壓而不自知。 

以上都是懷孕過程所需面臨的種種身體變化與不適,正在準備或剛懷孕的你,可能會對未來感到恐懼。在此提醒,不要把不舒服都憋在心裡,適時且準確表達自己的不適,家人或另一半才能提供正確且需要的協助。尤其現在網路資訊非常發達,但充斥各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如果孕媽咪真有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尋求合格醫師診療,不要誤信網路各種偏方唷!

 

王晨宇醫師

【專欄說明】本專欄由三軍總醫院婦產部與兒科部攜手合作,期望以深入淺出的專業衛教內容,讓所有的媽媽寶寶受到最佳守護。

王晨宇醫師

現任/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經歷/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總醫師.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國軍花蓮總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IG:
obs_dr_wang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10招緩解孕吐不適,出現3狀況應就醫
孕期不適多因荷爾蒙而起,5個改善方式看過來!

繼續閱讀
看更多三總婦幼天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