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孩子乖巧很懂事未必好!心理師:「懂事的本質是一種討好。」

孩子乖巧很懂事未必好!心理師:「懂事的本質是一種討好。」

「你的孩子好懂事!」當聽到這樣的稱讚,父母很難不感到驕傲。
這代表著,孩子被教導得很好,懂得應對進退、基本禮貌,而且很會看臉色。

懂事被視為優秀的特質之一

但你知道嗎,懂事的本質是一種討好。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分享了《不被喜歡,也沒有關係》書中內容,由作者暨心理諮商師黃玉玲,帶父母從不同觀點看自己、也看看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能看到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特質:懂事。懂事的孩子是悲傷的,也是委屈的。懂事被視為優秀的特質之一,要求人懂眼色、懂氣氛,面面到。

懂事,也是最令父母欣慰的特質之一,但如果懂事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因為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孩子認為不懂事就不是好孩子,那麼,這種懂事本質上就是在討好。

孩子|父母|家長|權威者|懂事|聽話|心理師|諮商師
(如果懂事不是發自內心的、是來自父母壓力,本質上就是在討好。圖/shutterstock)

經典場景:被迫分享自己玩具

一位女孩對我說,她印象特別深的場景。有一次,一個小朋友來家裡玩,她的母親要求她分享自己的玩具,母親還說,對方是小妹妹,又是客人,作為主人,不分享是非常不禮貌的。

母親的這番言辭給了她很大的壓力,雖然她不願意,但還是被迫分享了。她不敢不聽媽媽的話,因為,她的媽媽會以各種方式逼她就範。

她說,她那時候還知道自己是不想分享的,還能感知自我的真實想法,但後來她就漸漸麻木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喜歡什麼。

長大後總以別人的意願為主

她一路懂事的長大,卻越來越沒有自我。

她按照父母的心意,考進一所不錯的大學,主修也是父母喜歡的科系。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非常體面的公司,但是她很麻木,和人打交道讓她覺得非常辛苦。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她都很容易被對方牽著走,總是以對方的意願為主。她經常不知不覺就做了違背自己本心的事,直到感覺疲憊,她才明白自己又過度關注別人了。

想改變卻走不出來

她每次產生要依照自己的想法活的念頭,很快就會被對母親的恐懼淹沒。因為恐懼,她無法忠於自己的內心。

就像小時候,她並不想分享玩具,卻不得不分享;長大後,她同樣無法堅持自己真實的想法。她一直都在為成為父母眼中懂事、優秀的孩子而努力,這嚴重影響了她的心理發展。

雖然她已經是成人,但在她的內心,她還是個孩子,那個受驚嚇的、隨時都在討好的、悲傷的孩子。

她無法真正展開自己的生命,也很難發展自己的關係,她像被困在了黑暗的墓穴裡,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重見天日。

孩子|父母|家長|權威者|懂事|聽話|心理師|諮商師
(當孩子們不得不向恐懼屈服時,他們變成了工具、被教成父母喜歡的樣子。)

你是「空心人」嗎?

當孩子們不得不向恐懼屈服時,他們內心的摯誠與勇猛消失了,他們變成了工具,被調教成父母喜歡的樣子。

有一個叫「空心人」的說法,更生動地描述了這樣的狀況;優秀,卻沒有心。你不再是你,你已經不是你。

養育者有非常大的權力,可以給孩子打造夢幻的童年,也可以讓孩子背負長久的負擔。

如果你遭遇過這些,而現在已經成年,你的生活也並不是沒有希望。因為,時代不同了,現在的我們更鼓勵開放、獨立。

願你能夠從現在開始,不再討好,為你自己而活,忠於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的優秀。

孩子|父母|家長|權威者|懂事|聽話|心理師|諮商師

是否無形中成為了「權威者」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表示,當權威者要求孩子要「懂事」,是要孩子懂權威者的心事、要會看權威者的臉色,而不是懂孩子自己的事。

也有些孩子被要求懂事,是要在被權威者發洩情緒的時候,不能論理、不能質疑、不能「狡辯」;反正權威者一定是為孩子好,不能不知好歹,要乖乖被罵不能回嘴,否則就是不受教不懂事。

傳統權威者把「懂事」無限上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難怪很多權威者自己也沒長好......

看著看著,小編覺得場景很熟悉,這應該是許多孩子成長的軌跡,甚至,在自己教導下一代時,也時常無形中犯著同樣的錯......

也許,下次在指責、罵孩子的時候,也能回過頭來想想,是否正成為孩子眼中給予各種壓力的「權威者」。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facebook: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3歲弟哭鬧兩個半小時,爸媽安撫無效、崩潰自責,6歲哥哥成熟又體貼的表現,網友看了噴淚
兒醫打小孩,諮商師提醒:無法打罵出符合期待的孩子!不斷數落孩子的缺點,他就會長成那個樣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