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照顧> 育兒用5力,成長更順利,慢飛天使更需父母陪伴

育兒用5力,成長更順利,慢飛天使更需父母陪伴

雖然父母是天職,但要做得好,卻是需要學習的!有這麼一句廣告詞,「我是當了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的。」讓不少人心有戚戚焉。不只是爸爸要學習,其實媽媽也在學習,一起學習,共同參與育兒,將讓孩子有更好的表現!哪怕是慢飛天使,也能在天空中振翅翱翔!

文章目錄

育兒|成長|早療|學習|發展遲緩
(父母應一同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圖/shutterstock)

寶寶出生後,所有的吃喝拉撒睡,都仰賴父母的悉心照顧,大家莫不從手忙腳亂開始,但藉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多能讓這些技能進階到熟練。不過,即使照顧孩子生活大小事的技能已經熟練,父母依然擔心孩子的成長遇到困境,特別是一旦發生,大部分的家長總是處於束手無策且孤立無援。

以5力蓄積育兒能量

為了孩子在日後能夠有更好的發展,爸爸媽媽都必須對自身親職角色有清楚的認知,而這正是透過不斷學習而來的!伊甸基金會婦幼家園主任吳宜霖指出,對孩子的成長而言,育兒家庭需要具備以下5大能力:

能力1.溝通力

從孩子只會以哭泣表達需求,到開始經歷探索期,什麼都好奇,卻也什麼都習慣說「不要不要」,很多時候總讓父母不知所措,她表示,「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預想應對的策略,有助建立與孩子溝通的管道」。

然而,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孩子是感性的動物,但認知發展還無法跟上情緒變化,也就是難以把自己的狀況好好說出口,當然,父母也無法與其說道理,吳宜霖主任提醒,面對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應把握「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原則。

能力2.自信力

「面對所有問題時,父母要先控制好自身情緒,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狀況」,此舉避免讓慌亂的心情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影響了決定。心情穩定,臨危不亂,並以積極正向的態度,有助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同時讓孩子感受到安心。

能力3.學習力

吳宜霖主任指出,「懂得更多,可讓自己更有自信。特別是第一次當父母,需要了解的育兒資訊很多,幫助自己迅速掌握育兒可能面臨的種種狀況」。比起爸爸,媽媽更早就有自覺要提升育兒的知能,確定懷孕後即開啟了學習的模式,她提醒,「知能的提升需要父母一起努力,方能互相支持」。

由於育兒教養不是媽媽一人的責任,吳宜霖主任補充,「為了喚起父母共同擔起責任,我們都用『父母』或『爸媽』,而不是只對『媽媽』喊話。不過,從這幾年的狀況來看,明顯感受到父親的參與度比以前提升不少」。

能力4.決策力

育兒過程中面臨困境時,父母應能當機立斷主動向外尋求資源,例如: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狀況時,可適時求助醫療、社會的資源;即使是一般的教養問題,也可向老師、保母或托嬰中心托育人員,以及教養相關專業人士諮詢,尋求家庭支持的資源力量以度過難關。

吳宜霖主任觀察到,有些發展遲緩的孩子是被年輕的阿公阿嬤發現,並主動帶來就醫,「很高興長輩用正確的認知幫忙子女帶養孫兒輩,讓孩子及早接受療育」。

能力5.影響力

雖然孩子是自己的,但不表示要關起門來自己教,她建議,「各地親子館有不少為親子規劃的活動,父母應多把握機會參與,或是帶孩子到共融公園玩,藉由與其他家長的交流,更清楚該如何教養孩子」,還有在各式通訊軟體上選擇理念相同的群組,也能吸取他人的經驗,做為教養孩子的參考。

育兒|成長|教養|發展遲緩|早療
(面對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應把握「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原則。圖/shutterstock)

孩子成長不如預期.對家庭大有影響

誰都希望生出健康的孩子並順利成長,然而,總有事與願違的時候,當孩子的成長狀況不如預期時,勢必對家庭造成影響,吳宜霖主任指出,「孩子的狀況不同,對父母的心理影響程度有所差別,若是一出生就是早產兒,可預期發展將要面臨哪些問題,早早就心知肚明,按照醫療建議讓孩子接受療育;明顯可見孩子的大動作發展不好時,也會主動就醫;如果是學校老師發現有異狀,並藉由專業評估確認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時,父母多需要時間接受這樣的結果」。

至於對家庭造成的影響層面更廣,她表示,「最常見為了陪孩子上療育課程,必然有人要改變工作型態,可能是全職工作改為部分工時,或完全退出職場,這對於原本社經地位高的父母,更是帶來不小的衝擊。再者,孩子的問題很容易成為夫妻溝通的起火點,若夫妻彼此的支持度不足,問題將變得更嚴重」。

全心顧罕病兒.媽媽也憂鬱

吳宜霖主任分享,一位原本在職場上表現出色的女性,為了要全心照顧罹患「粒線體功能缺失」的罕病兒,而辭去了工作。即使媽媽已經全心全意照顧這個發展遲緩的孩子,但不時出現不正常放電造成全身癱軟,甚至經常為癲癇發作送醫,讓媽媽疲累不堪。爸爸心疼孩子反覆進出醫院,不免質疑媽媽沒有好好照顧。

長期承受壓力的媽媽,憂鬱症上身。這下既要照顧孩子,還得與憂鬱症奮鬥,使媽媽更加心力交瘁。所幸在伊甸的協助下,讓爸爸了解關心孩子,也要關注媽媽的身心狀況。爸爸一改對媽媽的態度,並積極分擔照顧責任,同時善用伊甸提供的喘息服務,讓媽媽的情緒趨於穩定。當媽媽的狀況好了,孩子的進步也變得明顯,進而使媽媽更能維持平穩的情緒。

她指出,「因為爸爸的加入,讓一切有了好的改變。育兒需要父母一起合作,畢竟兩個大人的力量大於一個人,千萬不能任由一方累到不支倒地」。

育兒|發展遲緩|成長|憂鬱|早療
(父母一起面對孩子的成長問題,一同承擔壓力與情緒。圖/shutterstock)

發展遲緩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共同陪伴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陪伴,亙古不變!然而,根據伊甸基金會「0-6歲幼兒照顧者進行育兒現況調查」,發現有超過六成的家長,曾有孩子生病或有突發事件時無人協助的經驗;更高達八成的家長曾面臨工作、家事與照顧孩子間無法兼顧的窘境。即使家長知道在育兒上必須重視「溝通」與「陪伴」,卻僅有六成的家長,對目前的陪伴品質感到滿意;近八成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超過四小時。種種數據顯示,在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時,多數家庭在育兒上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般家庭如此,很多早療家庭更是存在蠟燭多頭燒的窘境。伊甸就服務經驗觀察到,許多家庭遇到孩子的成長有遲緩現象時,往往不知所措,如果再加上社會環境、家庭結構及生活經濟等壓力,整個家庭就會加速失序,面臨崩潰邊緣。事實上,對於發展遲緩的孩子而言,更需要父母與家人的陪伴,給予支持力量,讓他們能夠奮力跨越成長的絆腳石。

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進步更明顯

吳宜霖主任表示,「在伊甸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不只為孩子安排療育課程,追求能力的提升,更在『以家庭為中心』的核心服務下,透過親子活動、親職講座及定期療育會議,幫助家長在育兒上建立實用的五大能力,以獲得更多的支援,並從中產生良性的循環」。

她指出,「這幾年,我們看到父母一起參與活動的程度愈來愈高,父母合作的程度愈高,孩子的進步愈是明顯,驗證了給孩子更多的愛,讓父母獲得更多的支援,不只將原本可能失序的家庭能重新導回正軌,更是幫助孩子提升能力的最佳方式」。

非洲有句諺語,「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清楚傳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絕非單單依靠父母的投入,更仰賴許多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支持。一般家庭如此,孩子需要早療的家庭更是如此,如果有需要,請父母主動走出來,為慢飛天使爭取更寬廣的翱翔空間!

育兒|教養|發展遲緩|早療
(父母一同參與孩子的療育,是幫助孩子提升能力的好方法。圖/shutterstock)

早療路上.家長不孤單!

今年五歲半的小善,因患有罕病雷特氏症,使她在自主能力上較弱,需要大量的肢體協助,才能行走。小善剛進伊甸日托班時,小善媽媽還不知道女兒是雷特氏症患者,要工作,又要獨力帶著孩子跑遍各大醫院檢查的小善媽媽,因疲於奔命而有身心不堪負荷的狀況。進入伊甸後,在協助下,終於確認了小善的發展遲緩是罕病雷特氏症所致,也為後續的療育計畫有更明確的方向。

在伊甸,考量疾病造成小善的運動功能日益退化,療育目標以維持能力為主,教保老師每天陪伴小善做行走練習,也安排有趣的課程活動增加學習刺激。對於小善媽媽,則陪伴媽媽走出憂慮,社工與教保老師時常透過接送時間,了解她在照顧上遇到的難題並給予建議、提供與孩子溝通相處的技巧,同時協助媒合罕病門診及相關協會資源,讓小善媽媽與專家及其他罕病家長有深度交流的機會。

此外,小善媽媽的娘家也適時提供支援,如舅媽會陪小善上課或參加活動,分擔接送的辛勞。在這些支持下,小善媽媽得以用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女兒的罕病,時常帶著小善參與各種親子活動,希望在孩子的學習路上共創造美好回憶。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培果教育】孩子語言發展遲緩,還是大雞慢啼?男孩出現語言遲緩問題的機率是女孩的3倍
近8成父母每天陪孩子不到4小時 ! 千萬不要因為忙碌 , 錯過早療的黃金治療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