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寶寶3大常見居家傷害與緊急照護

寶寶3大常見居家傷害與緊急照護

很多家中長輩總說,孩子跌倒受傷是成長必經之路。然而,嚴重的意外傷害形成,往往在許多不經意與疏忽中發生,究竟生活中隱藏哪些可能對寶寶造成致命的傷害?爸爸媽媽又該如何預防與照護呢?

    根據統計,「家」是危險傷害最容易發生的場所,而寶寶常見的居家傷害有以下3種:

推薦閱讀:南投9歲童疑窗戶未鎖緊,墜樓身亡!關於居家防墜裝置,爸媽必知3要點

居家傷害|緊急照護|居家安全
(根據統計,「家」是危險傷害最容易發生的場所。圖/shutterstock)

1.跌落或撞傷(亦常見於戶外傷害)

    不同階段的寶寶,可能產生的跌撞傷也不同,若寶寶平常習慣跟父母親同睡,而不是自己獨立睡兒童床,當寶寶會翻身,則極可能會從床上跌落床底。而已經會爬、會站,甚至會跑的寶寶,引起傷害的區域更加擴大,只要居家環境的設計不安全,撞傷、跌傷的指數,則直線上升。

推薦閱讀:半歲娃卡床圍窒息亡,寶寶學會翻身後,家長更該做得3個居家防護

2.燙傷

    最常見的是被熱湯、熱開水、副食品及洗澡水燙傷。

3.異物梗塞、嗆傷或誤食中毒

    包括寶寶抓了不該吃的東西往嘴裡塞,造成異物梗塞,或幫寶寶洗澡時,不小心手滑,使寶寶因而浸水嗆到,水流入呼吸道,導致吸入性肺炎;寶寶在溢奶、吐奶時,若未注意將寶寶頭側一邊,常因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另外,寶寶誤食家人的藥物,造成中毒的情況也是經常可見的。

寶寶居家傷害緊急照護3要點

居家傷害|緊急照護|居家安全
(根據統計,「家」是危險傷害最容易發生的場所。圖/shutterstock)

1.頭頸部照護

    若寶寶頭部遭受撞擊,須依照不同程度處理。一般需要先觀察寶寶的意識、精神與活動力,以及食欲,若疑似腦震盪則需觀察72小時;倘若非常嚴重的撞擊,建議直接送醫檢查是否有顱骨骨折或顱內出血的情形。

    而頸部的傷害或骨折,嚴重可能造成頸部以下無法動彈,首先讓寶寶平躺,若無固定頸部的工具,千萬不要移動他的身體,保持脊椎成一直線,此時,需趕緊叫救護車送醫急救。

2.外傷照護

a.燙傷

    發生燒燙傷時,緊記「沖、脫、泡、蓋、送」五步驟,盡可能降低燙傷的程度。

b.跌倒瘀傷

    24小時內先冰敷傷處(不需揉它),之後再熱敷。

c.撕裂傷、挫傷

    先用0.9%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接著再塗上優碘或外傷專用的消炎藥膏,視情況加上紗布或OK繃包紮,後續的照護上盡量保持傷口乾燥。

    若傷口周圍有紅腫,又有黃綠色的分泌物,表示該處有細菌感染,需再給醫師檢查並重新消毒、包紮。而受傷部位在關節處,癒合時間會較久,則需花更多心思照護。

3.梗塞、嗆傷與誤食中毒照護

a.梗塞

1歲以下「拍背壓胸法」
    
(1)寶寶臉朝下(趴姿),大拇指與食指扣住寶寶下巴,手掌支撐、保護寶寶的頸部,要小心不可遮到口鼻。

(2)讓寶寶身體貼於施作者手臂,頭部須低於身體位置。

(3)拍背:以手掌根部稍微施力並快速的拍擊寶寶上背部(兩個肩胛骨之間),約3~5下。

(4)壓胸:將寶寶轉正,仍維持頭部低於身體的姿勢,於胸骨下緣的中間部位,以食指與中指下壓,同時向上頂、壓迫胸腔,約5次。

(5)拍背與壓胸交替施作,直到異物出現於口中可挖出或吐出。

1歲以上「哈姆立克法」

(1)確認孩子意識清醒,於後方環抱孩子腹部,孩子坐著或站者皆可。

(2)一手握拳置於肚臍以上、心窩以下的位置,另一手包覆拳頭。

(3)稍微施力向內擠壓並向上頂,約5次。 

小叮嚀:如果嬰幼兒意識喪失,可讓患者平躺在堅硬的地面,以壓額抬下巴法,打開患者呼吸道,清除患者嘴內異物;若未發現異物,建議直接施作心肺復甦術,並請旁人打119求救。

b.嗆傷

    一般來說,寶寶可能因瓶餵而吸入空氣至胃內,護理長提醒,4個月以下寶寶瓶餵奶水完一定要拍嗝,而且,一定要抱著寶寶餵奶,勿讓寶寶躺著喝奶,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而已經會走的寶寶,建議養成在固定的地方吃飯,寶寶常常邊跑邊玩邊吃飯,一不小心就會嗆到,非常危險。

c.誤食中毒

    至於藥物中毒者,先了解寶寶誤食了什麼?份量多少?最好將疑似誤食的佐證資料(如藥品)一併帶到醫院供醫師診斷。

延伸閱讀
居家環境檢核表,你家通過幾項?
2歲童翻護欄,背帶纏頸險致命!兒童護欄必知5安全守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