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2~4個月】寶寶變身小冒險王,學會走路後滿場跑,愛爬高、撿東西、到處探索,每天都像在闖關
文章目錄
【寶寶發展里程碑: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2~1歲4個月】治療師李姿潁
寶寶感官發展,爸媽必看重點
職能治療師李姿潁表示,當寶寶邁入1歲2個月至1歲4個月的階段,不僅活動力大爆發,語言能力也悄悄展露頭角。從剛學會走路,到開始模仿大人說話、發出有意義的單字,這段期間可說是「開口說話」的關鍵時期。
雖然寶寶說出的詞彙可能只有單字,但別小看這一字千金的力量!像是「狗」這個詞,對孩子來說,可能不只代表家中的毛孩,也包含了街上看到的貓、松鼠,甚至是玩具動物。這時,父母可以多觀察孩子指物說話時的情境,幫忙補充正確詞彙,例如「這是狗,這是貓」,不僅能精準對焦孩子的認知,更能幫助語言發展加速。
想要提升孩子語言與動作的發展,日常互動其實就是最好的練習場。舉例來說,當寶寶已經能穩定地在室內行走,不妨讓他挑戰不同材質的地面,像是地毯、軟墊、木地板,這不只是平衡力的訓練,也是感官刺激的好機會。
遊戲中也藏有語言練習的黃金時刻。爸媽不需要急著滿足寶寶的每個需求,可以先等一下,或用示範引導的方式,給孩子「說出來」的機會。當孩子嘗試發音,哪怕只是一個音節,都值得大大鼓勵,這能強化他們表達的信心與動機。
這些寶寶做到了嗎?
另外,別小看「翻書」這個簡單動作,它其實結合了手部精細動作、認知邏輯與語言理解。爸媽可以挑選厚紙或布書,讓寶寶自己練習翻頁,或適時協助掀起一角,提升成功的機會,也增加孩子的參與感與學習興趣。
從走、說、玩、翻,每一個生活片段,都是寶寶學習的機會。只要用心觀察、適時引導,這段成長黃金期,就能讓孩子越走越穩,也越說越清楚!
寶寶無法用肢體動作表達「想要」或「不想要」,及早發現治療
但若寶寶到了這階段,仍然無法用肢體動作表達「想要」或「不想要」,無法說出任何一個有意義的單字,或是聽不懂簡單的指令(如「丟垃圾」、「把東西給媽媽」),爸媽就需要多留意,適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評估。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2個月~1歲4個月】發展指標重點
活動範圍更廣,不但會爬上爬下,還能獨立行走、轉彎等,迫不及待四處探險。對於形狀、大小也具備基礎概念,能適時請寶寶幫忙「搬運」類的動作,例如:將玩具歸位,或是將尿布、衛生紙丟入垃圾桶。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2個月~1歲4個月】粗動作發展
不僅可獨立行走,停下、轉彎也穩定許多
寶寶會從躺姿,轉為四足跪再站起。走路時,雙手已能自由活動,且能繞過障礙物,或是蹲下撿拾物品,再起身行走。當孩子行走得較為穩定,不妨讓他們試試看倒著走、橫著走,或是在斜坡、不同質地的路面走,剛開始可先給予協助,再慢慢放手,多多練習,增強孩子平衡感。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2個月~1歲4個月】細動作發展
手指、手腕控制力及精密度皆上升
發展出較靈活的手腕運動,能夠獨自堆疊2~3塊積木,會用指尖捏小物品放入容器中約2-3個,幫忙翻開書、將物品放至指定位置。平時增加寶寶使用雙手的機會,像是用手翻書、丟垃圾、按電梯,提高寶寶動手的頻率和興趣,在經驗中累積手腕、手指活動的熟練度。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2個月~1歲4個月】認知發展
聽力及語言表達力增強,偶爾能跟著音樂哼出旋律
語言理解力和表達力開始快速的進步,會聽從照顧者的簡單指令做事,例如:去丟垃圾。大約能說出5~8個常用詞彙,且熟練地運用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來對話。儘量讓孩子用語言表達需求,主動問寶寶:「這是什麼?」寶寶說不出來時,大人放慢速度、反覆強調,更能加深孩子認知。
情緒及社會性嘗試主導,不喜歡被控制
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例如:向寶寶索取他手裡握著的物品時,如果是寶寶喜歡的東西,可能會找藉口不給,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屬於我的」物品。拿出家人的照片,問問孩子:「照片裡的人是誰?」或是請孩子在照片中找出熟悉的家庭成員。
認知精確模仿大人的動作
有能力模仿見過但不熟悉的動作。當玩具停止動作或效果時,會把玩具拿給大人,請大人幫忙。洗澡時,洗澡玩具也能帶孩子認識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與孩子一起觀察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哪些會沉入水底。
總結來說,1歲2個月至1歲4個月的寶寶正站在語言與動作發展的交會點,每一次開口、每一步行走、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成長的累積。爸媽不必急,放慢腳步陪伴孩子探索世界,透過日常互動激發語言表達與肢體協調的潛力。
適時觀察、耐心引導,才能幫助寶寶穩紮穩打,走好每一步、說好每一句,開啟屬於他們的溝通與探索之路。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1歲~1歲2個月寶寶發展里程碑:能夠站得很穩、嘗試發出聲調
.寶寶吐奶正常嗎?如何判斷寶寶吐奶還是腸胃炎?寶寶嘔吐何種情況該立刻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