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啃老、囚禁施暴老母逼下跪。高嘉瑜家暴相關事件,提醒爸媽孩子應從小培養的幾項基本品格教養

啃老、囚禁施暴老母逼下跪。高嘉瑜家暴相關事件,提醒爸媽孩子應從小培養的幾項基本品格教養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被男友林秉樞家暴案,鬧得沸沸揚揚,下手之狠令人不勝唏噓。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林秉樞36歲時還在當啃老族,他向親生母親借錢時,關起鐵門摔壞屋內家具,並要求已屆高齡的媽媽高舉椅子跪在地上,拿掃把抽老母雙腿、剪刀戳身體,腳踹房門、持刀恐嚇稱「不匯款,就同歸於盡。」


      現在的父母親過於注重智能教育,以至於孩子從小就開始補習各式各樣的才藝,包括數學、鋼琴、跳舞課等,期許自己的小孩能成為小才子、小才女,汲汲營營中卻忽略掉了孩子從小就需要培養的基本品格。

尊重:容忍接納、非暴力、禮貌

     讓一個人在社會上好好生存及幸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能不能夠負責任?說的話值不值得別人相信?有沒有辦法把自己的事情持之以恆的一點一滴做好?是否能忍受煩雜,把事情依序解決?可不可以尊重別人,讓別人能夠信賴你?

     為了讓自己能夠受到他人尊重,因此對待別人要將心比心,盡量為他人著想,在清楚了解一個人之前,不要隨便妄下斷語,對人的態度秉持謙恭有禮,千萬不可隨意辱罵、嘲笑、欺負或找別人麻煩。

責任:負責、承擔、自我挑戰、自我管理、勇氣

     為了成為負責任的人,必須教導孩子,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要讓別人來幫你收拾爛攤子;若突然出現問題,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千萬不要亂找藉口或怪罪別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要想到行為後果。

     孩子還小的時候,對於責任概念不完全了解,親子教育作家彭菊仙建議,可以用擬人化方式教導,如:孩子三不五時常將物品弄丟,這時就要告訴他,「媽媽帶你出去都不會忘記把你帶回來,可是你帶出去的東西都會不見,我相信你的水壺(該物品)會很傷心!」當下也要讓孩子試著再努力看看,陪伴他將原本遺失的物品找回來,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任,也是教導他們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一切物質生活。

     從孩子3到4歲開始,會對做家事產生興趣及好奇心,因此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做家事,學習對家庭有責任。研究指出,願意做家事、承擔家事責任的孩子,未來工作機會比不願意做家事及承擔家事責任的孩子增加4倍,失業率則降低15倍,所以訓練孩子為家裡承擔責任,除了讓孩子變得能幹及懂得自理生活,也能夠理解父母的辛勞,打從心理感恩並學習。

公平:不偏私、正義、心胸開放

      為了成為公正的人,不要想著佔別人便宜,對任何事都必須誠實相對及遵守遊戲規則,若遇到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也要以開放的心胸聆聽別人的意見;此外,不要搞小團體隔絕別人,更不要把自己犯的錯怪罪給別人。

      孩子從家庭及父母身上來感受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與關愛,父母在面臨解決、糾正孩子間的糾紛時,必須要表現出公平的態度,若讓孩子感覺不公平,親子關係可能產生裂痕,因此獎賞及處罰要一致。

公民責任:回饋、守法

     為了成為一個好公民,讓學校、社區和世界變得更好,有空可以帶孩子參加社區服務,幫忙照顧環境,並且遵守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規定。

     要使孩子懂得公民責任,可以先從與孩子討論新聞事件開始,例如:黑心商品事件,當時四處都是黑心油及地溝油,家長試著以自己當做例子,「如果有一天媽媽拿過期東西給你吃,你會不會覺得媽媽很恐怖?」藉此告訴孩子,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利用新聞事件提醒孩子自己是社會中一份子,要盡到公民責任,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不能做些什麼?不要害怕讓孩子去接觸社會的邪惡面,才能讓孩子多方嘗試。
(延伸閱讀:設計與孩子的談心時間,教出好品格寶寶
(延伸閱讀:【焦點議題】被寵到變得軟弱的孩子‧認識「青春期挫折症候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