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剖腹產術後大補帖,把握傷口照護要點有助恢復元氣!

剖腹產術後大補帖,把握傷口照護要點有助恢復元氣!

為了寶寶平安出生,媽媽不得不歷經一場「刀光血影」, 再來就需要時間休息,好讓身體恢復元氣,用最好的身心狀況照顧寶寶!

剖腹產稱得上是一場大手術,術後的照護很重要,把握5項照護要點,有助媽媽早日恢復元氣。


要點1:子宮收縮

產後,藉由子宮收縮發揮止血效果,讓惡露與子宮內殘餘的血塊加速排出體外,而這樣的過程將會讓媽媽感覺疼痛, 醫師多開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若產婦擔心過敏,可吃普拿疼,不用擔心影響哺乳。

按摩可幫助子宮收縮,因剖腹產有傷口,應一手按住傷口,另一隻手行環狀按摩。讓 子宮維持硬的狀態,以加速幫助子宮收縮良好,好讓惡露順利排出體外。

要點2:傷口 

長長一道傷口,照護上首要避免感染。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每天都會觀察傷口是否有 紅、腫、熱、痛等症狀,必要時需消毒和換藥,以確保傷口不受感染,有助早日癒合。通常在出院後一週須回診,讓醫師檢查傷口的癒合狀況。

產後7天內,請產婦以擦澡方式取代淋浴,不讓傷口與大量水分接觸。考慮使用可吸收組織液的傷口敷料,使傷口維持合理的濕度,幫助傷口的癒合,愈快癒合,疤痕愈不明顯。建議依傷口位置選擇可預防疤痕的矽膠產品,降低疤痕明顯程度有如不存在。

要點3:排尿

在術前放置的導尿管,待麻藥退掉,即可考慮拔除,下床適度活動,並試著自行走去廁所排尿。因應個人不同狀況, 拔除時間不一,通常必須在24 小時內將尿管拔除,因留置導尿管時間過長,易有細菌上行而引起尿道感染的危險。拔除導尿管後的4至6小時內應自行排尿,若無法順利排尿,須儘速告知醫護人員。

要點4:留意出血與紅腫熱痛

一般來說,產後一週,子宮收縮或傷口的疼痛感應愈來愈 不明顯,惡露的量愈來愈少, 如果有突然的嚴重疼痛或出血量增加,建議儘速就醫。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時,也應儘速就醫,因有可能是傷口感染,務必及早回診。


要點5:月子期調養

剖腹產的媽媽因在手術中失血較自然產者多,且子宮有創傷,產後腎氣虛、氣血虧虛狀況會比一般產婦嚴重。而腹部的切口導致腎、胃、脾、肝等多條經脈損傷,使相對應臟腑功能也受到影響,建議應把握月子期的調養,幫助身體復原。提醒媽媽,為避免傷口發炎和出血,7天內暫時不要喝含酒的補藥或生化湯,待傷口不太痛、惡露量也減少時,再服用比較好。



產後即刻母嬰皮膚接觸       

雖然剖腹產寶寶沒能在產道走一遭,但只要媽媽的意識清 醒、寶寶的狀況允許(沒有早產或異常),在完成初步護理 (擦拭身體上的羊水、抽吸口腔與鼻腔的羊水、施打維生素K 等)後,就會由醫護人員協助媽媽進行「產後即刻母嬰皮膚接觸」。

進行方式是讓寶寶在沒有包布的阻隔下,直接躺在媽媽的胸前,外面覆蓋著被單,持續且不受干擾地讓母嬰雙方熟悉彼此。因剖腹產產婦下半身為手術無菌區,因此,寶寶擺放位置為靠近媽媽的頭頸處。

寶寶一生下來就接觸到媽媽身上正常的菌種,讓寶寶和媽媽會有相同的菌叢,可促進體內正常菌種的產生,再加上哺餵母乳,將有助預防寶寶產生過敏疾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