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駐站專家> 先用你的眼睛進入孩子的高度,再帶孩子來看一看你所看見的風景

先用你的眼睛進入孩子的高度,再帶孩子來看一看你所看見的風景

嗨嗨進幼兒園之後,除了一般正常的分離焦慮之外,第一個在學校遇到的狀況,就是嗨嗨無法接受老師『幫忙』換尿布和上廁所。不知道是不是身體自主權這個話題,從出生就一直被心理師老木洗腦,嗨嗨對於讓『家人以外』的人幫忙這件事情,表現出極大的抗拒,以致於他在剛去幼兒園的時候,常常是一『布』走天下,等我下午接到他的時候已經超級大包。

  嗨嗨進幼兒園之後,除了一般正常的分離焦慮之外,第一個在學校遇到的狀況,就是嗨嗨無法接受老師『幫忙』換尿布和上廁所。不知道是不是身體自主權這個話題,從出生就一直被心理師老木洗腦,嗨嗨對於讓『家人以外』的人幫忙這件事情,表現出極大的抗拒,以致於他在剛去幼兒園的時候,常常是一『布』走天下,等我下午接到他的時候已經超級大包。
 
  老師說,可以回去用繪本幫助他了解學校會發生些什麼,哪種情況可以找老師幫忙,要幫他把封印鬆動一下,不然他一整天在學校也不舒服。所以我當時的確買了蠻多本跟上學有關的書,像是『貓咪雷弟去上學』、『香蕉老師幼兒園』,後來也有因為要幫助他準備去看牙醫,而買了『我是刷牙高手』,這些繪本都有幫上忙。
 
  但不知怎的,我好像對於這一類『有目的性』的繪本,總有一種矛盾的情結,在書店裡翻看這類繪本的時候,常常會翻一翻就忍不住想要放回去,覺得好像說教的意味太濃厚,『置入性行銷』偷渡進去的指導,太過明顯。可是一部分我又知道,有些事情,的確是用繪本跟孩子談,比較『通』。
 
  這種又覺得有其必要、又抗拒的心情,時不時在我每個月為嗨嗨挑幾本新書的時候,就會出現。但因為不是什麼攸關必要的思考,多半也就被我擱置,沒想得太清楚,反正我多數時候還是買沒有特定目的的繪本。這陣子剛好看了幾本有意思的繪本,我終於比較明白自己在乎的是什麼。
 

好棒!誠實我可以做到!

  『 好棒!誠實我可以做到!』,這個書名,完全開宗明義品格教育到不行,一點不遮掩。但是翻開以後,我卻非常喜歡。原本以為,自己會看到的是類似放羊的孩子那一類的警世口吻,但,書的第一頁,就讓我有點眼睛一亮:有一顆寬大的心,能幫助你關愛這個世界,照顧你自己,照顧別人。但是,要如何讓自己的心長大呢?有一樣東西叫『誠實』,可以讓你的心長大。
 
  它不用一種道德的、你不如何就會如何的角度來催逼孩子要做到誠實,也不是服務大人『希望孩子誠實以便合乎社會期待』的私心,而是以孩子的世界為出發點,去談長大,以及談『做一個真實的人』。(推薦文章:)
 
  繪本的內容先是貼近了孩子日常的經驗,貼近他們害怕說實話的緊張和擔心,貼近了孩子有時說不清楚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只好借題發揮地亂發脾氣的困難,貼近了孩子有時不想讓朋友看出自己做不到或是不會做,於是說一些膨風的話,貼近了孩子有時害怕面對做不到的任務,而只好找別的理由來迴避壓力…等等等。
 
  而且舉的,都是生活上的例子,像是不小心剪破了姊姊的衣服、看到自己喜歡的同學被其他人取笑、因為擔心要上台吹笛子而回家對狗狗大吼大叫、因為不想被看出自己不會倒立而假裝自己已經會了、因為害怕上台在大家面前講話而假裝生病請假,都是孩子有可能上演的真實情境。
 
  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給孩子的,並不是『你要誠實』因為這樣『才對、才乖、別人才會高興』,而是站在孩子『作為一個主體』、『正在逐漸長大』的角度,去幫助孩子認識到:『做一個真實的人,能夠幫助別人有機會了解你、幫助你、靠近你、與你一起面對困難、一起長大,別人有機會,和你建立親近而充滿信任的、真實的關係。』這不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一個健康而具有滋養性的關係,重要的元素嗎?真實、充滿信任、有安全感的關係。

我的媽媽, 我的寶貝

  另一本書,是『 我的媽媽, 我的寶貝』。要翻它之前,我有點猶豫,因為它的畫風比較不是我平常直覺性會挑選的風格,但因為我有個朋友相當推薦,翻開後,我也的確心裡感到一股溫暖,因為它的閱讀方式,設計得非常特別,分成左右兩側、上開式翻閱。右邊是媽媽看、左邊是孩子看,可以個別獨立來讀,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左右兩側一起翻。讀右邊『我的寶貝』的時候,我真是覺得貼切到了極點:

…………………………………………………………
我的寶貝,不用說的,只會哭。
總是要這個要那個。
聽力常常很差。
總是拖拖拉拉。
每天要提醒一樣的事。
常常不用睡覺。
總在最忙的時候最黏。
…………………………………………………………

  讀左邊『我的媽媽』的時候,我的眼眶卻有些濕潤,因為加進來讀以後,在同樣一個情境裡,我卻從孩子的角度,看到了我自己。『我的寶貝,不用說的,只會哭。』那一側,坐在大賣場的地上抱著想買的娃娃嚎啕大哭的孩子,對應的是大賣場另一邊手插著腰、指著孩子大吼的媽媽,寫著『我的媽媽,生氣兇兇的時候超可怕。』
 
『總是要這個要那個』對應著媽媽的『總是這不行那不行』
『聽力常常很差』對應著媽媽的『有一堆奇怪的規定』
『總是拖拖拉拉』對應著媽媽的『最常說等一下,自己又不能等』
『每天要提醒一樣的事』對應著媽媽的『很愛打斷別人』
『常常不用睡覺』對應著媽媽的『常常說她很累』
『總在最忙的時候最黏』對應著媽媽的『永遠有比陪我更重要的事』
 
  同一個畫面裡,我好像也透過嗨嗨的眼睛,去意識到我的姿態,在他的世界裡原來可能是這樣。這些閱讀的經驗,讓我清楚意識到,原來我真正在意的,也許不是有沒有目的性這回事。繪本有它靈活的空間,沒有目的性的繪本也可以對孩子有很深刻的啟發,有目的性的繪本也可以單純只是讀過一個故事,不多做著墨和討論。(推薦文章:)
 
  我真正在意的,是我希望我和孩子一起讀的繪本,即便是有目的,讀的過程和讀的內容,不是服務大人的需要,而是先進入到孩子的世界和眼睛,從他的經驗去出發,認肯他所感受、所幻想的、所詮釋的,都有他的道理,而且連書中的人物也是這樣。
 
  從這裡,作為一個起點,才進一步拓展到那些我想邀請他也認識認識、感受感受、思考思考的事情。而且認識和拓展的目的,不是期待他要做到什麼,或是當一個符合期待的好孩子。

 

 

 

一位專長於伴侶治療的心理師,對於陪伴育兒中的伴侶去面對新生兒帶來的水深火熱和親密關係的走鐘,有高度的熱忱。孩子應該是愛的拓展和祝福,不應該是愛情的墳墓。
專長:婚姻/伴侶諮商,情緒議題,性別議題。

👌本文由【High媽】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High媽。心理師

看更多心理師-High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