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能量補給站> 地震避難包準備、逃生路線規劃!「事前準備多少」決定你逃生速度多快!

地震避難包準備、逃生路線規劃!「事前準備多少」決定你逃生速度多快!

昨天晚上接連兩次大地震,把大家嚇出一聲冷汗!

  地震來臨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抱起孩子就準備往外衝?抓緊老公手足無措?冷靜的坐著等待地震結束?或是想起以前學的,找桌子躲藏?其實,在地震或其他天然災害來臨時,我們能反應的時間往往就短短幾秒鐘而已,但這幾秒鐘就是成功逃生的關鍵,因此平時的事前準備,絕對不能沒有!

推薦閱讀:地震來時還在「黃金三角」自保嗎?正確步驟趴下、掩護、穩住趕快學起來!

地震|避難包|地震避難
(地震事前準備多少,決定你逃生速度多快。圖/shutterstock)

平時備妥地震避難包,防災有一套!

  每個家庭除了急救箱外,一定要準一個避難包,並且每幾個月更新替換一次裡面的物品,雖然不希望用到,但有備無患,就怕遇到了要用卻沒有的情況發生,至於避難包裡面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呢?新北市政府製作了一張基本物品的圖片,我們可以在依照自己家裡的狀況,替換或增加物品。

地震|避難包|地震避難
(避難包打包清單。圖/新北市政府)

地震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以前建議地震來時要立即開門逃生,但目前強調需看當時所處位置,且此時地面正在搖晃,應先找掩護,戴上防災帽,躲進桌子下,並抓住桌腳以保持身體平衡,務必做好「趴下、掩護、穩住」。

  當地震稍歇,在地震的間隔為疏散最佳時機,需謹守「不語、不跑、不推」疏散避難三不原則。「不跑」並不是指慢慢走,由於孩子不說話時,容易保持專心,能夠聽從指令,災害發生時能夠保持冷靜不慌亂,再大一點會教導一些自保的方式。而奔跑、推擠也容易發生意外,時常發現當地震還沒有造成傷害時,卻因疏散發生推擠碰撞而受傷,且奔跑也容易造成慌亂與緊張。

規劃防災相關親子活動,提升孩子防災素養

  除了平時的例行性防災掩護演練,建議爸媽可多利用假日,安排防災相關的親子活動,如:內湖的防災科學教育館,北投的捷運體驗營等資源。防災教育除了讓孩子更了解災害之外,也要重視在地化,因為在都市發生的災害和郊區的災害型態不盡相同,嚴重程度也不一樣,面對不同災害應了解其應變方式。

  很多防災課程的推動應結合在地資源,例如台北、高雄有捷運系統,孩子接觸捷運的頻率高,需要了解如何從捷運車廂逃生,並將防災觀念落實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防災素養。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防災教育
防災科學教育館,穿上消防衣來當小小消防員,還能體驗大地震跟火場逃生
孩子獨自遇到地震、水災的自救法!30分鐘建立孩子防災知識!漫畫圖解災害求生指南《地震來了怎麼辦》《水災來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