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孕期40週超音波檢查特輯‧階段篇

孕期40週超音波檢查特輯‧階段篇

當精子與卵子相遇,結合成受精卵後,生命的奇蹟即將開始!透過超音波可了解從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兒的發育狀況。就讓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的蘇河仰醫師一一細說孕期40週的胎兒發育狀況吧。

0~6週‧喜迎新生命的形成

當精子與卵子相遇,結合成受精卵後,生命的奇蹟即將開始!透過超音波可了解從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兒的發育狀況。就讓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的蘇河仰醫師一一細說孕期40週的胎兒發育狀況吧。

胎兒發育狀況

4週    已能確認受精卵是否床?著床的位置是在子宮內或子宮外?

5週    胚胎已有心跳;臍帶開始發育;大多數器官已開始發育;胚胎兩邊長著小小的肉芽,正是手腳的雛型。

6週    眼睛已出現;鼻孔正在形成;消化系統正要開始形成。

孕媽咪要知道的事

陰道超音波與腹部超音波的不同

超音波檢查有以下兩種方式:

陰道超音波:將探頭深入陰道檢查。蘇河仰醫師指出,在早期懷孕(6w之前)時,胚胎雖已有心跳卻未必能透過腹部超音波看到,「這時多會請準媽咪晚一週再來接受超音波檢查」,但有時又基於特殊因素必須要盡快確認胎兒狀況,而會採用此一檢查方式,如:是否子宮外孕,因其解析度夠,有清楚的偵測率,有助確診。聖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洪思齊補充,陰道超音波有時還會運用在「準媽咪脂肪層較厚,不利腹部超音波檢查的時候」。

腹部超音波:探頭經由腹部操作。洪思齊醫師表示,醫師一般檢查前需要喝水憋尿,讓膀胱脹起,以增加音波之穿透力;但自妊娠6~7週起,因胚胎囊已有明顯的羊水,即可取代尿液,不需要脹尿就能進行檢查。

早期超音波確認懷孕狀況

無論使用哪一種方式檢查,主要目的都在於確認以下事項:
1.確定懷孕狀況,包括:受精卵的著床位置、是否有子宮外孕情況。
2.妊娠週數評估,以做為胎兒生長發育參考依據,並校正預產期。
3.多胞胎絨毛膜及羊膜數評估,確認多胞胎的發育情況,是否雙絨毛膜雙羊膜,將來是否會「雙胞胎輸血症候群」。
4.子宮及卵巢評估,檢查是否有合併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

7~12週‧器官成形重要階段

自第7週起,主要器官已架構成形,第10週起已可用「胎兒」稱之。

胎兒發育狀況

7週    主要器官已架構成形;四肢已開始發育;手指頭也開始發育;耳朵、眼睛和鼻子出現;臍帶開始成形。

8週    軟骨與骨頭形成;腸胃自臍帶外移進腹部;身體內臟分成腔室。

9週    身體已可上下移動;大部分關節已形成;指紋出現。

10週    寶寶的完整形狀已出現,可以「胎兒」稱之;胎盤功能已完備。

11週    幾乎所有的結構和器官已經成形;手指和腳趾已分開;頭髮與指甲開始生長;生殖器官開始發育;腎臟功能開始運作,羊水量日益增加(蘇河仰醫師表示,如羊水量少的話,可能有泌尿道的問題)。

12週    聲帶開始形成;兩眼逐漸靠攏;兩耳往臉部兩邊長;肝臟功能開始運作。

孕媽咪要知道的事

在未來的產檢過程中,超音波檢查的機會也許不只一次,準媽咪產檢時,盡量以兩截式穿著赴診,節省衣物穿脫的時間以方便檢查的進行。

穿兩截式衣物

1.兩截式的寬鬆穿著,方便穿脫。
2.因超音波檢查需要平躺,為避免躺下時,頭部不舒服,建議長髮孕媽咪不要綁馬尾,而是綁公主頭,起身後,稍加整理即可。
3.建議搭配穿脫方便的鞋子,節省醫護人員等待的時間。

檢查流程

1.躺下後,將上衣往上撩開,下半身衣物往下拉,露出腹部,護理人員會在露出部位以下鋪上消毒巾。
2.操作醫師擠一些凝膠在準媽咪肚皮上,增加超音波的傳導效果。
3.醫師來回操作探頭,以定位在最適合、正確的位置上,進而得到清楚、明瞭與可靠的影像。

4.醫師專注於操作儀器。
5.偶爾回答孕媽咪的問題。
6.檢查完畢,孕媽咪利用消毒巾擦去凝膠,慢慢起身並整理服裝。
7.醫師列印數張超音波照片給孕媽咪留做紀念,孕媽咪把握時間提問,醫師一次回答問題。

13~20週‧性別已可確認,愈來愈像「人類」

開始由胎盤供給胎兒所有養分,孕媽咪要更注意自身的營養,不要忘記「均衡飲食」的重要喔!

胎兒發育狀況

13週    眼睛與耳朵繼續朝既定位置發展;胎兒開始練習呼吸;手指可活動;所有養分自胎盤供給。

14週    甲狀腺已經成熟,開始分泌荷爾蒙;胎兒可能已會吮吸大拇指;骨骼愈來愈堅硬;皮膚通透,胎毛涵蓋胎兒的身體,將繼續增長至26週。

15週    如果是第二胎,已可感覺到胎動;腿骨已經長大;眉毛開始增長。

16週    脂肪開始在皮膚下面形成;胎兒及胎盤此時的大小相同(之後,則是胎兒大於胎盤);性別已可確認;胎兒已經學會呼吸;開始有吸吮,吞嚥和眨眼的反射動作。

17週    胎兒已更像「人類」;由腸胃道分泌液與脫落細胞形成的胎便開始累積到最後;臍帶愈來愈粗;從軟骨發育至有硬度的骨頭,成為真的骨頭。

18週    皮膚上布滿胎毛與保護的胎脂;肺部已有肺泡形成;聲帶構造發育完成;胎兒的心臟已形成兩心房、兩心室。

19週    睡眠週期已形成;乳牙開始成形;若性別是女孩子宮開始發育,生殖器官就定位。

20週    器官快速增長的階段即將結束;心臟變得很強;對一般病毒的免疫功能已移轉到胎兒身上(出生後六個月消失);五感發育正在進行。

 

孕媽咪要知道的事

產檢給付的超音波檢查(又稱第一級超音波,Level I)於20週前後進行,洪思齊醫師指出,因此時的胎兒已定型,檢查內容包括胎兒大小、性別、胎兒數目、胎盤位置、羊水量、預估胎兒體重,以及較易看到的胎兒重大畸形。

中期能確認胎兒器官發育狀況

如果有特殊狀況,需要進一步檢查時,則需要自費接受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又稱第二級超音波,Level II)。內容涵蓋:胎兒內臟器官、形態外觀,或成長發育中的評估檢查,此為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產科醫師或操作員按照制式列表,依序做全面性評估(如胎位、羊水量、胎盤……),再來是進行生物測量指標檢查(頭圍、最大橫徑……),最後,是器官內臟的檢查(頭顱中線、皮膚、四肢……)。檢查歷時約20分鐘,但每人狀況不同。

高層次超音波非人人都要做

少子化趨勢下,很多人只打算生一個寶寶,因此,對於胎兒是否健康特別在意,為了放心,願意自費接受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但蘇河仰醫師表示,「真的不是人人都要做超音波檢查」,尤其礙於國內具有資格執行此一檢查的婦產科醫師並不多,真的很難滿足有此需求的孕婦,尤其在大型醫院,一星期能安排檢查的名額更是有限。
他提醒,若一定要做,建議孕婦事先詢問產檢醫院是否有此檢查及名額限制,以把握20~24週的最佳檢查時間,不然,就請產檢醫師轉介至院外的超音波專科醫師受檢。

21~28週‧體重每隔四週增加一倍

當胎兒的器官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再來的主要變化就是重量的改變。蘇河仰醫師指出,「從20週起到28週止,胎兒的體重每隔四週大約會以雙倍的速度增加」。

胎兒發育狀況

21週    白血球細胞在生產;皮膚已經從通透變得不透明;舌頭完全形成。睡眠週期更加穩定;超音波所測量的長度為頭到腳底板的距離(因為胎兒的身體會彎曲)。

22週    胎兒的聽覺能力比以前更好;眼瞼和眉毛完全形成。大腦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如果胎兒性別是男寶寶,睾丸開始往下降落到陰囊。

23週    胎兒的身體比例與新生兒類似;已具有聽覺了(蘇河仰醫師提醒,不要忘記進行胎教);萬一現在出生,寶寶約有15%的生存機會。

24週    胎兒的骨骼肌肉重量約有六盎司(約186公克);味覺形成。

25週    脊椎開始形成;肺部支氣管及小肺泡開始形成;鼻孔打開了。

26週    脊柱變得更強大和更柔軟:肺部分泌表面張力素;眼睛可以張開;經由聽覺與視覺的刺激,有腦波的變化。腦電波活動的聽覺和視覺開始被察覺。

27週    胎兒的大腦將持續快速增長(不要忘了與胎兒分享音樂、聊天,或是念書給胎兒聽);肺部功能繼續增長,並且準備在子宮以外的功能。

28週    皮下脂肪層愈來愈厚,讓身體日益豐潤;眉毛和睫毛愈來愈明顯;頭髮愈來愈長;眼睛完全成形。

孕媽咪要知道的事

若按照產檢給付規定,20週做過唯一的一次超音波檢查後,除非經醫師專業判斷有醫療需求時,可由健保給付該次檢查之醫療費用,不然,就是自費檢查,或許會讓孕媽咪內心存疑,「真的不用每次產檢都要做超音波嗎?」

把握檢查最佳時機

與其每一次產檢都要做超音波檢查,不如在最佳時機仔細檢查一次。蘇河仰醫師表示,「19~20週是適合做胎兒全身性超音波檢查的時候,因為該有的都有,胎兒大小適中,羊水量也充足」,不過,他強調,「超音波非萬能,萬一碰上孕婦的脂肪過厚、羊水過少或胎兒成趴臥姿勢及握拳,也是難以看清胎兒是否有問題」。
蘇河仰醫師說,隨著胎兒愈來愈大,其實超音波所能檢查的也有限,「如果沒有存在特殊問題,真的不必每次產檢都要做超音波檢查」。

無法100%偵測異常

洪思齊醫師強調,「再怎麼精密的檢查,都有其限制,如高層次超音波對於胎兒器官異常的偵測率約為60~80%,而且限於結構性的明顯嚴重異常或生長遲滯,若是微小的胎兒缺陷,如較小的心室中膈缺損或動脈弓狹窄,則受限於超音波的解析度而不易查覺;又如習慣以「兔唇」稱之的唇顎裂,仔細看,或許可以看得出唇裂,但顎裂因在嘴唇內部,就無法由超音波檢查而知;至於功能性異常則是「愛莫能助」,如代謝問題,要靠新生兒篩檢才能檢查是否蠶豆症等等。
他補充,甚至有些問題是妊娠後期才發生,也不是20~24週時的一次檢查就能檢查出來。


29~32週‧除肺部外,多數器官已發育完成

相較其他大多數的重要器官發育完成,肺部是唯一還未完全發育的器官,孕媽咪要多注意自身狀況,降低早產的發生機會。

胎兒發育狀況

29週    胎兒的頭部與身體的比例相當;繼續累積皮下脂肪;大腦可以控制呼吸和原始體溫;五感能力愈來愈越敏銳。

30週    腦部愈來愈大;早期的胎毛開始消失;腳趾甲生長進入最後階段;骨髓負責生產的紅血細胞;對外界的光線會有眨眼反應;眼淚形成。

31週    身體發育的速度稍微減慢;脂肪繼續積累;肺部是唯一還未發育完成的器官。

32週    胎動變得不那麼明顯;所有的五官都已開始運作;腳趾甲完全形成;胎兒有快速動眼期(REM)。

孕媽咪要知道的事

由於超音波的操作需要經驗累積,蘇河仰醫師與洪思齊醫師都表示,執行超音波檢查的醫師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訓練與豐富經驗,他們提醒孕媽咪,在接受超音波檢查時,不要只在乎機器的新舊,而是要重視執行檢查者的專業訓練與是否具有豐富經驗。

蘇河仰醫師表示,孕媽咪在提問時,往往這樣問,「我的寶寶是否完全正常」,他說,每每面對這種問題,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孕婦才好?「因正常或異常,真的很難以一次檢查看清楚,有時構造正常,不代表功能正常」,他建議這樣問,「我這次檢查有沒有什麼問題?」

有「異常」時怎麼辦?

當超音波檢查有異常時,往往讓準媽媽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蘇河仰醫師建議,「不要緊張,先尋求第二意見再說」,畢竟超音波檢查屬於「篩檢性質」,主要是看胎兒的構造及器官是否有異常或生長遲滯的問題,發現有狀況時,還需輔以其他檢查,才能「確診」。他說,有時在28週時發現胎兒有水腦、水腎問題,但追蹤至32週時,就消失了,「準媽媽真的不要太緊張」!

洪思齊醫師則說,若看到胎兒異常,仍會轉介其他醫師再檢查,而不是「鐵口直斷」此胎兒異常,避免準媽媽因此有想要「拿掉的念頭」;洪思齊醫師指出,胎兒狀況並非「非黑即白」,在正常與異常間,還存有許多的可能。他說,有時異常與否的界定是「個人觀點」,「這時會希望是自己看錯,會請孕婦再另請高明聽聽第二意見,或是安排轉介其他專科,接受更精密的檢查」,例如:胎兒核磁共振等。

後期超音波為生產做準備

妊娠後期,為了生產做準備,洪思齊醫師建議,孕婦應再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最大的價值在於看出孕婦是否有前置胎盤的問題、判斷胎兒的狀況,以做最好的醫療準備。至於時間點的安排,可有以下考量:

妊娠30~32週

評估內容包括後期胎兒的解剖評估、生長評估(評估生長曲線及胎兒大小)、生理評估(含羊水量、胎兒呼吸運動、胎動、胎兒肌肉張力、非壓力試驗)、胎兒臍帶都卜勒血流評估與胎兒異常追蹤。

妊娠35~37週

除了上述內容以外,還多了胎盤功能評估、胎兒出生體重預測、胎位及胎盤位置等,以為生產做準備。尤其之前檢查有任何異常時,可藉由不斷地追蹤,並和新生兒科與相關科別密切聯絡,以在生產時達到最好的處置。

33~40週‧為出生做準備

胎兒的身體愈來愈大,子宮的空間已難以讓其自由活動,約從第36週起,胎位隨時會下降,通常,第一胎的下降時間比較早。

胎兒發育狀況

33週    羊水量達到最高,然後開始下降;如果胎兒性別是男孩,睾丸最慢在此時從腹部降入陰囊(蘇河仰醫師指出,若睪丸此時沒降陰囊,就要懷疑是否為隱睪症);神經元和突觸發展達到相當的數量。

34週    清醒時,眼睛會睜開,睡眠時則關閉;指甲到達最終位置;胎頭已經開始朝下。

35週    肺部已成熟,即使現在出生,大多數嬰兒沒有太大問題;脂肪堆積於雙臂和雙腿;這個星期的聽覺有充分發展;肺部已成熟,即使現在出生,大多數嬰兒沒有太大問題;脂肪堆積於雙臂和雙腿這個星期;聽覺有充分發展;子宮已變得很擁擠。

36週    肺部是繼續成熟的唯一器官;胎兒可能下降到真骨盆;四肢是脂肪最慢堆積的部位;皮膚愈來愈光滑。

37週    胎頭已朝子宮外。

38週    胎兒的腸子積累了大量的胎便;胎兒可能已有滿頭的頭髮了。

39週    胎毛幾乎完全消失,只留下足夠的量做為出生時潤滑產道之用;肺部已成熟,表面張力素正在增加,為出生做準備;已無太多的空間活動;身體繼續儲存脂肪,將有助於出生後的體溫調節。

40週    大部分的胎脂已經消失;肺部將繼續發展,直至分娩。

孕媽咪要知道的事

根據美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所發表的聲明,指出「即使長期暴露於診斷性超音波下,也無證據顯示細胞會受害」。因此,目前學者皆認為超音波檢查是一種相當安全的診斷工具,但並不代表「每次產檢都要做超音波檢查」。

聰明安排超音波檢查

依據婦產科醫學會的建議,孕期可做三次超音波檢查,時間點分別如下:

12~13週:做一次基本結構與頸部透明帶篩檢。

20週:進行全身性的檢查。

32週:進行胎兒生長評估,尤其胎兒腦水腫的問題是在中期之後才會發生。
即使照著這樣的建議安排超音波檢查,萬一有的孕媽咪仍不放心時,該怎麼辦呢?蘇河仰醫師建議,「不妨試著跟產檢醫師溝通,讓他知道你的需求,共同找出讓孕媽咪安心的方法」!

請讓醫師專心做檢查

正因孕媽咪對超音波檢查有著超高標準的期待,執行超音波檢查的醫師無不戰戰兢兢,不希望自己的疏忽而漏看了什麼,但是孕媽咪受檢過程中不時會提出疑問,也希望醫師能立即給予回覆,只是當全神貫注儀器鍵盤與螢幕時,難免疏忽了孕媽咪的心情,洪思齊醫師以自己為例,「自己專心時,真的沒有辦法一邊看螢幕,一邊與孕媽咪講話」,他建議,孕媽咪不妨先想清楚問題,然後,在檢查結束時,一次提問,好讓醫師專心的回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