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健康與疾病> 要如何從寶寶便便知道腸胃健康呢?

要如何從寶寶便便知道腸胃健康呢?

我家寶寶有綠便便?3大照護原則 寶寶的便便,是最能直接反應寶寶健康狀態的地方!從顏色、味道、濃度、頻率、生活習慣……讓專家教您如何辨別與照護,幫助新手父母不再窮緊張和手忙腳亂!

在正常狀況下,嬰幼兒出生後24小時內,會先解出胎便。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亮迪說明,胎便通常顏色偏綠、暗綠或墨綠色,但如果沒有在24小時內解出,新生兒有可能是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症」,主因是某段大腸沒有神經,糞便無法藉由正常腸內蠕動作用排出腸道,因而在大腸尾端堆積。

1歲以內健康寶寶排泄狀況

從一出生開始,新生兒的排泄狀況每天都在變化。新手父母如果想得知寶寶是否健康,黃亮迪醫師建議可從糞便的狀態、次數、顏色和味道開始了解,而這同時也是醫師看診時的詢問依據。

1. 狀態

6個月前:這時期嬰幼兒的糞便呈糊、稀狀,整體來說是軟便的狀態,通常是整坨或是散狀的,但形狀比較不完整。
6個月後:之後寶寶的糞便硬度比大人的稍軟,但已經比6個月前還成型一些。這時期的糞便可能有條狀或顆粒狀,條狀便便的排泄狀況有些時候要懷疑有便秘,而顆粒狀便便重量稍重一些。

2. 次數

母乳寶寶:喝母乳的嬰幼兒排便次數彈性很大,有可能7~8天才1次,也可能1天就有7~8次。黃亮迪醫師補充,這是因為母乳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而且母乳很少發生便秘的情形。
配方奶寶寶:正常的狀況下,平均至少每1~2天要解便一次,通常1天最少1次、最多2~3次,如果超過3次以上,可能代表寶寶有腹瀉情況。黃亮迪醫師補充,如果寶寶時常2、3天才解一次大便,建議檢查看看是否為配方奶成分不適應,過敏或腸胃道功能的問題。

3. 顏色

0~1個月:如同前面曾提到,由於胎便偏綠色,而寶寶在24小時內幾乎都會開始解胎便,大約會持續4天左右,常常大小便會一起排泄,所以此時的墨綠色大便屬正常健康的現象。
1~2個月後:當胎便已漸漸地排出,加上後來開始喝奶,大便的顏色逐漸轉變。黃亮迪醫師表示,寶寶大便的顏色,與腸道內菌叢狀況和攝取食物種類相關,加上和消化系統中協助分解脂肪的膽汁交互作用後,自然會造成如黃綠、黃、褐、墨綠等色交雜,這些皆屬正常。

4. 味道

在正常的狀況下,寶寶的大便味道是很臭的。黃亮迪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寶寶以奶為主食,奶水富含蛋白質,因此排出的大便含蛋白質被消化之後的產物所致。他舉例,有的母乳寶寶大便味道帶點腥味,這可能與媽媽前一餐是否吃海鮮有關,由此可知,媽媽的食物攝取也會影響寶寶的攝食狀況。
假如大便有異常的臭味,也有可能代表寶寶健康有問題,建議就醫檢查。黃亮迪醫師表示,基本上,只要寶寶的整體狀況沒問題,排便的狀況都在安全範圍內,通常都屬於健康的狀態。

3種常見排便狀況

黃亮迪醫師表示,腹瀉、便秘和台語俗稱「剉青屎」,是3種常見於寶寶被父母親認為異常排便狀況,說明如下。

1. 腹瀉

一般來說,通常會造成腹瀉的原因有二:一,因生病而拉肚子;二,腸胃炎或不潔的餵食所導致。
黃亮迪醫師說明,5個月以前的寶寶,體內還存在母體給予的抗體,除非碰觸到外在的致病原,否則較不容易生病;5個月之後的嬰幼兒,體內抵抗力下降,但活動力卻更旺盛,對外接觸的機會大增,無形中也提高受感染的機率。如果餵食過程中沒有多加注意,不小心吃進某些病菌,將可能破壞腸內健康,導致腹瀉。
此外,黃亮迪醫師補充,一般稀糊狀的大便狀態仍屬輕度的腸炎,但如果排便到有疑似黏膜物出來甚至有血絲時,極可能是腸內膜脫落,代表罹患較嚴重的腸炎。

2. 便秘

寶寶便秘的原因,大都是源自於其腸胃對於配方奶的不適應。黃亮迪醫師表示,通常母乳寶寶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便秘,有可能是先天腸胃有問題之故(如先天性巨結腸症)。

3. 剉青屎

俗話常說「小孩受驚嚇會剉青屎」,但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明,主要原因有二。一,受消化系統中膽汁所影響,而帶點綠色;二,含鐵的食物易氧化變黑,當寶寶吃進去成分含鐵質的奶水的愈多,大便的顏色就會愈青、愈黑、愈深。黃亮迪醫師表示,這正好能提醒父母多留意餵食寶寶的食材內容物。

了解不健康的便便特徵

在照顧過程中,許多新手父母也慢慢發現寶寶的各種狀況,由於是第一次碰到,常常不是搞不清楚狀況,不然就是手忙腳亂,一面還擔心會不會因此忽略某些徵狀,而延誤帶寶寶就診的機會。黃亮迪醫師特別針對幾個常見的異常、不健康大便特徵,說明如下,也希望能提醒父母多留意。

1. 灰白色大便

如果發現嬰幼兒的大便偏灰白色,可能是因為「膽道閉鎖」或「新生兒肝炎」,即膽汁無法順利排出;如果積存在體內,會造成黃膽、膽汁瘀積症及肝硬化,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黃亮迪醫師提醒,當發現寶寶的大便顏色偏淺時,最好要注意並儘快就診。

2. 含血的大便

除了含血之外,如果大便有偏紅的徵狀(如磚紅色),也要特別注意。黃亮迪醫師說明,寶寶如果大便含血,可能是因為腸炎、腸胃道出血或腸套疊。如果腸內有先天性的瘜肉,也可能會有血便的情況。

3. 黑色大便

如果發現寶寶大便是黑色的,可能是因為吃了較多的含鐵易氧化食物,但也可能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後,血液在體內氧化時間過長而變色所致,建議儘快就醫檢查以確定病因。

對照9色大便卡判斷

從2008年開始,國民健康局和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合作,將《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兒大便卡」,由原先的6色新增為9色,不正常的便便為編號1~6,正常的是7~9。自推行以來,目的在於促使膽道閉鎖兒能透過大便顏色比對,及早被發現,以接受葛西手術治療。
(推薦閱讀:從大便談寶寶腸內健康)

3大原則.照護寶寶腸道健康

想讓寶寶健健康康地正常排便,平日的生活照護相當重要。黃亮迪醫師提出以下3項原則,提醒新手父母務必多留意。

1. 餵食的容器&環境

由於嬰幼兒的腸胃道仍然很脆弱,因此能儘量減少接觸感染源的機會最好。首先,從最靠近寶寶的餐具和用餐環境開始。餐具每次用完都要清洗乾淨、做好消毒,用餐環境要固定、整潔,以免寶寶不小心吃到病菌而得到腸胃炎。

2. 餵食的規律性

黃亮迪醫師強調,嬰幼兒和成人的食物一定要分開處理和盛裝,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人不要用自己吃的食物亂餵寶寶。他表示,食材種類、質地不同,本應分開處理;並且每次餵食時要規律,固定時間、份量,讓寶寶本身和腸胃道都能夠適應與接受,才比較不容易拉肚子。

3. 照顧者的問題

寶寶是被動的,因此為人父母更需要做好功課與準備。例如每個月齡別階段,各有適合的食物種類與質地;平日須營造專屬的飲食環境,讓寶寶養成「在這裡好好吃飯」的好習慣;避免讓寶寶沒洗手就亂抓或亂摸食物後,送入口中……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其實都能減少寶寶腸道受感染的機會。

腸道健康.從小影響到大

黃亮迪醫師舉例,一個腸胃功能不穩定的孩子,整天喜歡到處東摸西摸,其排便狀態常介於拉與不拉之間;連帶影響營養吸收效果,因此體型瘦小,也常常生病;如果沒有調整與改善,未來可能會常常生病且影響發育,甚至是將來成長的發展。由此可知,寶寶腸道健康穩定與否,將可能從小影響到長大,父母不可不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