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一年內懷胎2次,對媽媽是否很傷?

一年內懷胎2次,對媽媽是否很傷?

懷孕趕進度為哪樁? 才剛生產完,彷彿剛經歷一場仗事,正想要好好休養生息時,怎麼好像又懷孕了?這樣對媽媽的身體會很傷嗎?寶寶能發育得好嗎?爸爸又應該給予哪些協助呢?

在醫學上,目前沒有針對一年內懷胎2次的現象做定義,通常只是將這類生產間隔較短的情況,俗稱為「密集懷孕」。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珍如表示,一般媽媽在產後2~3個月左右會回復到產前狀況,但畢竟生產會耗盡許多精力,建議兩胎應間隔1年半以上較佳。

掌握適當的生產間隔

懷胎10個月加上十幾個小時的激烈生產過程,媽媽們可說是用盡全身體力,孕育出令人驚喜的小生命。林珍如醫師表示,產後媽媽會經歷長達6週的產褥期:子宮分娩出胎盤後,開始收縮,除了縮小子宮體積外,也同時進行止血,逐漸回復到產前的健康狀態。
林珍如醫師補充,如果這段時間沒有好好休養,發生像是貧血、失血等症狀,造成體內的血色素偏低,全身細胞的氧氣量不足,媽媽容易有呼吸會喘、體力不好的狀況;如果血液中的含鈣量太低,又沒有適當地補充營養,未來得到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可能會增加。
正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林珍如醫師建議,媽媽獲得休養的時間愈足夠,身體恢復的愈健康,往後就算想懷孕,也不用過於擔心任何症狀是否會傷害到母體和胎兒。

3項常見的密集懷孕原因

相信不少媽媽很好奇,什麼樣的情況下,容易在短時間內再度懷孕呢?根據自己觀察和接觸的經驗,林珍如醫師歸納出3個原因,說明如下。

原因1:避孕不確實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不少夫妻抱著「不會那麼容易受孕」、「不可能那麼快再懷孕」的僥倖心態,結果往往很快地再度懷孕。

原因2:認為餵母乳不會懷孕
由於哺餵母乳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媽媽會有一段時間處於月經沒來的狀況;然而,每個母體的狀況不一,何時恢復排卵仍未知。林珍如醫師提醒,因為這樣而突然懷孕的媽媽不在少數,如果不想太快有下一胎,最好產後一開始就要避孕。

原因3:計畫性密集懷孕
林珍如醫師表示,此種情況在近幾年較為常見。原因在於目前結婚年齡普遍較高,等到準備懷孕時都接近高齡產婦的狀態;這類型通常是有計畫地密集懷孕,想趁身體還有體力、還健康的時候趕快生,因此有時候不小心懷孕的比例相當多。

此外,林珍如醫師觀察到,也有不少父母期望能夠在特定的時間懷孕生子,如今年熱門的百年兔寶寶、明年的龍子龍女,或希望一家人同個生肖等等,也可能因此導致密集懷孕的狀況發生。

對母體&胎兒的影響

懷孕是女性人生中的大事,對於一年內懷胎2次的媽媽們來說更是如此。林珍如醫師針對母體和胎兒兩方面,說明可能造成的影響與注意事項。

影響1:母體

首先,「體力」就是一大考驗。林珍如醫師表示,懷孕初期的狀態仍不穩定,且需要大量的休息;然而寶寶還小,除非有親友協助,否則光是照顧寶寶方面,容易日夜顛倒、筋疲力竭。

林珍如醫師表示,懷孕初期儘量減少抱寶寶(建議盡量少抱重於10公斤的寶寶)的次數,以免不正常(或過度)的施力造成子宮收縮、或壓迫到肚子,如此將可能增加流產的機會。

其次,從生理來看,太過密集的懷孕,可能代表母體子宮頸和關節間的鬆弛度尚未完全恢復,如果懷孕期間沒有好好休息或安胎,有的媽媽甚至提早在第5、6個月就發生腰痠背痛的症狀。

影響2:胎兒

林珍如醫師表示,如果媽媽6個月內再度懷孕,腹中的胎兒會比較不穩定,體重偏低、早產而必須睡保溫箱的機會可能會明顯增加。因此,一般建議能間隔1年6個月~2年再懷孕較佳。

均衡營養‧強化母體健康
除了平日生活多留意外,林珍如醫師提醒,均衡且全面的飲食也很重要。懷孕期間,母體最需要的營養成分,如葉酸、鈣、鐵、蛋白質,尤其是深色蔬菜和紅肉類,能補充媽媽容易缺乏的鐵(補血),而牛奶和雞蛋能補足媽媽所需的優質蛋白質(修復生理結構),建議可以在孕期適量攝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