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愈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6項準備

愈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6項準備

隨著進入懷孕後期、甚至預產期前最後一個月,孕婦的心裡難免期待中帶著些許緊張;尤其是第一胎的準媽咪,感受更是強烈。雖然即將「卸貨」,但為了母體健康、胎兒能平安出生,仍建議和醫師、家人保持密切溝通,隨時做好準備較佳!

從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的那一刻起,女性的體內便產生一連串的變化,荷爾蒙的分泌、胎兒的成長、子宮變大變重等,初期到產前,都會對孕婦造成極大的身心影響。


盤點懷孕後期的不適狀況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聖淵表示,到了懷孕後期,幾乎是許多準媽咪不舒服程度最嚴重的時期。

愈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6項準備

生理

從懷孕初期開始,黃體素的分泌讓腸胃道蠕動變慢;加上到了後期,子宮迅速擴大,往上頂到腸胃道、往下壓迫到大腸和膀胱等,因此更容易出現反胃、脹氣、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祕、痔瘡、頻尿等症狀。

沉重的子宮,也會造成下肢的血液循環變差,導致水腫、靜脈曲張等徵狀;更會壓迫到骨盆腔的肌肉與韌帶,出現拉扯、無力般的痠痛感。

心理

尤其是新手媽媽,愈接近預產期,心裡的期待與害怕也同時加深;期待的是新生命降臨,害怕的是自己能否撐過陣痛、生產等過程。

蘇聖淵醫師補充,家庭成員數目的變化、長輩的壓力等等,這些焦慮、緊張的情緒交錯之下,往往讓許多孕婦萌生「早點卸貨」的想法;如果無法轉移注意力、持續鑽牛角尖,更嚴重者還會產生憂鬱的傾向。


減緩不適小訣竅

蘇聖淵醫師表示,少量多餐仍是孕期的最重要飲食原則;用餐後,不妨外出散步,稍微活動筋骨,不但有助於消化,也能適當延展肌肉、減緩痠痛,還能讓心情平靜。平日坐著或躺著,記得在腰背處墊枕頭,給予支撐,減少不適。

更重要的是,有問題可主動諮詢專業醫護人員,切勿自行聽信網路傳言;正確的知識,可以讓自己的心比較篤定,不安和焦慮的感覺也能降低。


產前1
個月準備.從容迎接新生命

愈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6項準備

預產期前1個月,由於已經足月(37週),孕婦隨時都可能面臨生產的狀況。除了定期產檢之外,平日應多留意自身生理變化,如宮縮、出血、下墜感、破水等,尤其若發生早期破水、出血,就應儘快就醫;此外,也要關注胎動的頻率,若當天次數驟降,也應儘快就診檢查較佳。

除了上述的特殊狀況,基本上,大多數健康的孕婦都能夠在預產期順產;為了能更從容地迎接新生命的誕生,蘇聖淵醫師建議,孕婦可提前1個月開始準備以下六件事情。


準備1
:家人陪伴支持

懷孕後期,孕婦的行動比較不靈活,建議至少有一位家人陪同產檢,不但比較安全,也會讓孕婦安心。

蘇聖淵醫師更表示,若屬於高危險妊娠的孕婦,務必請家中長輩或先生一起陪同產檢(尤其建議先生每次都來),醫師會告知未來可能面臨的生產突發狀況(例如生產時大出血),聆聽家屬想法、討論相關緊急處置並徵求同意等。


準備2
:備妥個人資料

夫妻雙方的身分證、健保卡、《孕婦健康手冊》、生產計畫書(如果有擬訂的話)、錢包,都是需要提前準備的重要物件。當(緊急)就醫時,才能順利掛號,並且在簽署文件、檢查同意書時也可能需要;《孕婦健康手冊》詳細記載近10個月以來所有產檢資訊,方便醫護人員迅速查詢與參考。

至於生產計畫書,蘇聖淵醫師表示,每個孕婦、每家醫院狀況不同,建議孕婦若有需要,可主動詢問。


準備3
:評估生產方式

一般而言,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孕婦採取自然生產方式;然而,若經產檢確認孕婦有剖腹產的適應症(如胎位不正、子癇前症、前置胎盤、曾做過子宮相關手術、前胎剖腹產等),才會將剖腹生產的方式納入考量;當然也有少數特例,例如看時辰生產。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醫師和孕婦,在產檢約32~33週,就能討論並確定生產方式(因為胎位不正或前置胎盤的情況,一般是在32週左右才能確定)。

愈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6項準備

對於近年來頗受注目的「生產計畫書」,蘇聖淵醫師表示,每家醫院做法不同,但大部分醫師都能尊重孕婦的意願,只要提早且主動找醫師討論,在合理範圍內(且非面臨緊急狀況),可依照計畫書的內容執行想要的生產方式。


準備4
:待產場所選擇

無論選擇診所或醫院,蘇聖淵醫師建議,最理想的狀況為「從產檢到生產都在同一個地方」,醫護人員才能完整掌握孕婦的狀況,給予最適當的協助;如果就近在診所產檢、但打算之後到醫院生產,仍建議提早到醫院產檢,千萬不要預產期前才到醫院報到。

不過,他表示,「若是高危險妊娠的孕婦,則建議儘早到醫學中心進行產檢、追蹤較佳」,醫學中心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並擁有相對充足且專業的醫護人員,能在緊急狀況給予及時的醫療照護,降低危及性命的風險。


準備5
:採購寶寶用品

大部分的孕婦,最晚都會在預產期前一個月備好「待產包」,裡面包含媽媽用品(免洗褲、產褥墊、盥洗用具、衛生紙等)和寶寶用品(包巾、紗布衣、紙尿褲、毛巾等),以便於在醫院生產後使用。蘇聖淵醫師表示,大多數的醫療院所都有推出待產包套組供孕婦購買,相當方便。

另外,考量到往後的生活需求,父母還可提前準備嬰兒床、兔裝、哺乳用品(吸乳器、儲乳袋、奶瓶、溫奶器、消毒鍋)、安全汽座、手推車等,讓寶寶從出院的那一刻(使用安全座椅)起,乃至於回到家中,都能享受家庭的呵護。


準備6
:孕期適當運動

基本上,整個孕期都可以運動,量力而為,以較輕緩的動作為主,如走路、抬腿、下肢延展(例如生產球)、游泳等,有助於強化肌肉力量,降低痠痛不適,之後生產也會比較順利。

蘇聖淵醫師另建議,產前1~2個月,孕婦可嘗試練習「凱格爾運動」,有助於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不但能改善子宮壓迫造成的症狀(便祕、頻尿等),還能讓自然生產的孕婦產程更順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