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高需求寶寶的12項特質

高需求寶寶的12項特質

(2021.10.更新)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需要爸媽依照他們的個人特質來陪伴他們長大。但有些寶寶健康狀況良好,卻不斷大哭大鬧要求媽媽寸步不離,並且極度淺眠,非常輕微的聲音就能讓他們受到驚嚇,需要大人很高的關注。面對這樣的高需求寶寶,父母要怎麼照顧且回應他們的需求呢?

文章目錄

    當寶寶呱呱墜地時,就有與生俱來的「氣質」,所謂的「氣質」指的是寶寶先天的行為方式,以及在各方面的表現。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表示,世界上沒有標準的育兒方法,新生兒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還有自己的個性,父母必須依照寶寶的性格尋找最適合雙方的照護模式,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認識寶寶的氣質

    當新生兒從溫暖、濕潤、黑暗的子宮來到新世界,外界是全新的環境,感受、觸覺以及聽到的聲音也完全不一樣,對他而言,只有媽媽是這個陌生世界中唯一熟悉的存在。因此,所有的新生兒都缺乏安全感,並且在出生後才慢慢建立依附關係。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必須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越了解他,就越能夠互相配合,減少衝突發生的機率,媽媽的成就感與孩子的安全感也會成正比上升。

推薦閱讀:亞歷媽王君萍‧混搭教育出超萌寶貝

高需求寶寶|嬰兒|情緒敏感
(高需求寶寶照護。圖/shutterstock)

高需求寶寶的特質

    一般而言,寶寶哭鬧都是有自己的需求,大部分寶寶的需求是可以被預期、較能獲得滿足的,例如肚子餓、尿布濕了等。但高需求寶寶的表達非常強烈,也不會放棄他們的需求,會堅持到底,直到父母滿足他為止。由於寶寶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並無好壞之分,只是高需求寶寶會以強烈的哭聲做為訊號,向父母提出要求,表達自己的期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而通常高需求寶寶會有下列幾項特質:

1、反應強烈

    高需求寶寶的哭鬧是一種迫切的要求,喜怒哀樂等情緒特別強烈,若是他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會出現很強烈的抵抗,在感受到挫折的時候也會有更激動的反應。這樣的寶寶雖然讓父母疲於奔命,卻也激發出他們豐富的創造力。

2、活動量高

    高需求寶寶精力旺盛,也很不喜歡身體被包裹或受到拘束,肌肉和心智隨時處於緊繃的狀態,無時無刻充滿活力。

3、餵食頻繁

    對於高需求寶寶而言,吸吮母親的乳頭不只是滿足餵食的需求,也是一種撫慰,這樣的寶寶哺乳頻率高,斷奶時間也較晚。

4、需求不斷

    高需求寶寶的需求不斷,由於不能說話,只能用激烈大哭來溝通,也不願意接受替代方案,父母延遲滿足越久就哭得越強烈。若是寶寶認為他可以相信照顧者,就會慢慢以較能接受的方式提出要求,但父母必須在旁引導。

5、經常清醒

    高需求寶寶似乎什麼都需要,只有對睡眠的需求很低,他們在白天所表現出的緊繃狀態也會持續到夜晚,任何一點聲響都能夠讓他們醒來,也不願意接受睡眠環境的轉換,例如:從父母懷裡到嬰兒床。

6、不易滿足

    寶寶的需求永遠無法滿足,讓許多父母深感挫折,大失信心。但這並不是父母的問題,而是寶寶天生性格所致,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發展成熟。

7、難以預期

    高需求寶寶的情緒與需求難以捉摸,當天有效的安撫方法,隔天卻不管用了,照顧這樣的寶寶讓生活充滿變數,也會激發父母的創意天分。

8、過度敏感

    寶寶對周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一旦安全熟悉的環境產生變化,會馬上引起他們的抗議,對於身體和情緒的不適也會有強烈的反應,且要求當下就需要協助。也因為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更能發展出同理心與好奇心,對於人際與學習都有很大的助力。

9、放不下來

    肌膚接觸對於寶寶而言是一種安定的力量,光是持續性的哄抱還不夠,必須來回走動或抖動雙腿滿足他們。

10、拒絕摟抱

    雖然絕大多數的高需求寶寶非常需要哄抱,但有些寶寶因為天生的敏感度,認為摟抱這個動作具有不安定及危險性,不願意被衣物包裹或套在嬰兒背帶中,這類型的寶寶通常需要很多自我空間。

11、非自我安撫者

    高需求寶寶無法接受替代方案,他們需要不斷地和父母互動,安撫巾、奶嘴等起不了用處,雖然會讓父母筋疲力竭,卻能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12、警覺分離

    寶寶通常都會很黏母親,且警覺性很高,他們認為媽媽和寶寶是一體的,一旦媽媽離開,就會感到非常焦慮及害怕,只有媽媽在身邊才有安全感。

高需求寶寶|分離焦慮|嬰兒
(高需求寶寶照護。圖/shutterstock)

讓照顧者耗盡心力

    照顧這樣的寶寶會讓父母耗盡心力,必須滿足他們比一般寶寶更多的需求,也會讓爸媽變得焦慮煩躁。但懷裡的寶寶需要照顧,父母只能儘量保持自己的正向能量。

肌膚接觸.建立親密關係

    毛心潔主任指出,高需求寶寶非常需要大面積的肌膚接觸,由於新生兒的視力尚未發展完全,只有在感受到媽媽在身邊時才有安全感。親子肌膚接觸時聽著媽媽的心跳,感覺又回到以前溫暖的子宮。建議家長當小孩睡得安穩、玩得開心時不要為了進行肌膚接觸而打斷他,因為此時他的情緒是滿意的,當寶寶有需求時儘量多多安撫。

    有些寶寶拒絕媽媽摟抱的原因,可能是還沒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些媽媽在生產後會選擇住月子中心,如果寶寶大部分時間在嬰兒室,或是每次摟抱的經驗都不好,寶寶就可能會拒絕媽媽,也會使媽媽感到挫折。親子同室有助於順利哺乳以及了解孩子,尤其是高需求寶寶,一開始就應好好建立關係。

    親餵對於高需求寶寶而言非常重要,也是讓媽媽較為輕鬆的育兒方式,寶寶在吸吮的時候會一直蠕動嘴巴、吞嚥,口欲就能獲得滿足,親餵時也會有緊密的肌膚接觸,是寶寶最有利的安撫劑。一般而言,嬰兒室是在媽媽健康狀況不佳時的選擇,例如產後大出血、嚴重撕裂傷或身體不舒服等,此時媽媽就不要勉強獨力照顧嬰兒,應請家人或護理人員協助,直到媽媽恢復健康。

高需求寶寶|嬰兒
(高需求寶寶照護。圖/shutterstock)

正向態度了解高需求寶寶需求

    通常寶寶在出生後6至8週左右是愛哭鬧的高峰期,每個孩子在不同時間點哭鬧的原因都不一樣,太冷、太熱、皮膚發癢、成長痠痛等都有可能,但嬰兒沒有語言能力,爸媽只能觀察肢體語言與寶寶的整體反應來猜測。有些人的觀念認為不能太常抱孩子、寶寶哭累了就會睡著等,甚至當寶寶哭鬧不休時,責怪媽媽沒有按照標準來養育孩子,帶給媽媽很大的心理壓力。

    毛心潔主任呼籲,其實沒有標準的育兒方法,媽媽應最了解孩子適合哪種方式,起初可能無法準確了解孩子的需求,久而久之就會與寶寶培養出默契,知道他想睡覺時會有哪些行為、肚子餓時會有什麼表現。教養孩子本來就需要時間磨合,照顧高需求寶寶尤甚。建議媽媽可以諮詢有育兒經驗的親友做為心理支持,互相分享與支持能減輕心理負擔。

    毛心潔主任也提醒爸媽,高需求寶寶比一般孩子更需要關注,不妨以正向心態面對,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如果期待孩子只要乖乖聽話、不要有自己的意見,即使不是高需求寶寶,一般嬰兒也不太可能符合這樣的期待。假如認為孩子是上天給予的寶貝,想辦法了解他的需求與特質,磨合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模式,一定會漸入佳境,並在育兒生活中找到許多樂趣。


高需求寶寶|嬰兒
(高需求寶寶照護。圖/shutterstock)

如何回應高需求寶寶的需求?

    要回應寶寶的需求,就必須先了解他們哭鬧的原因與其生理發展。6個月以內的寶寶幾乎不會故意和父母唱反調,每次哭鬧都是有需求,寶寶6個月後學會坐,此時開始探索肢體,到1歲會站立、走路,這段期間肢體和大腦的發展非常快速。

    大腦在快速成長的情況下,寶寶有時候會做夢,例如白天跌倒、撞到東西,晚上就會做夢醒來。有些寶寶在3、4個月前都不需要夜奶,卻從某天晚上開始要求喝奶,這可能是寶寶在白天的活動量增加,肢體活動變多,接收到更多刺激,大腦會在晚上進行整合。

    毛心潔主任建議家長,在孩子1歲以前,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因為此時孩子正在快速成長,嬰兒的腦袋從0歲到2歲會成長三倍,到了2歲時,大腦已經是成人的80%。因此,嬰兒時期的成長非常關鍵,如果爸媽能給予寶寶安全感,讓他們願意去探索世界,此時所接觸到的感知都會讓他腦袋裡留下痕跡。等到3、4歲時就必須協助、引導他建立生活常規,例如收玩具、刷牙洗臉等。

    但最好的照護方式還是必須依照爸媽的能力和狀況來調整,假如有經濟上的考量,就要思考如何在工作與照顧寶寶之間取得平衡,若是生活無虞、沒有經濟壓力,就儘量以媽媽輕鬆、寶寶滿意的方式多配合孩子的需求。若真的有教養上的困擾,可以向醫師諮詢,或與其他家長分享、請教專家等,為自己增加親職學分,在育兒上會更輕鬆自在。
高需求寶寶|嬰兒
(高需求寶寶照護。圖/shutterstock)

高需求寶寶的人格優勢

    高需求寶寶的堅持度高、不輕易妥協、聰明且充滿創意,這些都是領導者、成功者的特質,只要父母好好引導,學業、工作都不用替他擔心。如果寶寶的活動力強,就儘量讓他發洩精力,可能有成為體育健將的潛力。

家人能提供甚麼協助?

    家人、老公能夠給予的就是體諒,以及心理、實際行動的支持,以正面語彙鼓勵、安慰媽媽,或是幫媽媽分擔其他事情,讓她能無後顧之憂地照顧孩子,也讓孩子跟其他家人慢慢的熟悉,不只限於媽媽,爸爸也可以與寶寶肌膚接觸,以減輕媽媽的負擔。如果全家都能支持媽媽的理念與心境,照顧高需求寶寶就會輕鬆很多。

高需求寶寶
(高需求寶寶照護。圖/shutterstock)

醫師建議

    高需求寶寶非常敏感,如果生活中出現一點改變,就需要有一段較長的適應期。例如從月子中心回家時,聲音、味道、感覺與照顧者完全都不一樣,會需要很長的轉換期,媽媽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事實上,有幾個方法可以協助媽媽安撫寶寶,例如親密接觸或使用輔助工具:背巾、背帶等。因為寶寶需要大量的哄抱,媽媽就儘量使用工具讓自己輕鬆一點。毛心潔主任也鼓勵媽媽對著寶寶唱歌、說話,把他們當成朋友分享,可以介紹天氣、家裡擺設等。

    毛心潔主任也提醒媽媽,對孩子抱持合理的期待與教養方式,也避免跟別人比較教養成果或是孩子的個性,育有高需求寶寶的父母可以跟其他父母交流,各地都有母乳支持團體,跟其他媽媽交流能受益良多。媽媽也要適當放鬆,不要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身上,能讓其他人替手時就儘量休息,即使只是讓自己透個氣都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寶寶哭鬧常見10大原因.給予合適安撫方法
我會保護自己・DADDY、MUMMY DON’T WORR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