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兒時的依附關係一路影響人際發展.8招讓親子關係永遠是保鮮期

兒時的依附關係一路影響人際發展.8招讓親子關係永遠是保鮮期

〈2019.11.19更新〉依附關係的好壞,攸關孩子是否可從中找到足夠的安全感,而這對於未來的人際發展將有著「跨越時空」的深遠影響,例如:成年後的愛情關係。因此,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依附關係,是父母照顧孩子時所不能忽視的要務!

簡單而言,「依附關係(Attachment)」是指嬰兒對於照顧者(一般為媽媽)所產生的依戀情感,同時,媽媽的母愛本能也會油然而生。暖昀聯合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陳以儒指出,「依附關係並非天生而來,而是一段過程的養成」,她解釋,寶寶在接受照顧的過程中,每每發出需求的訊號,照顧者是否提供良好的回應及照顧,攸關彼此是否能建立強烈的情感關係,也就在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自己被照顧或拒絕的經驗累積下,逐漸發展出對自我、他人與環境的肯定,並轉換為內在的運作模式,而持續影響其日後的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

陳以儒心理師說,「通常透過長時間的相處,寶寶與父母會慢慢培養相處的默契建立穩固的依附關係。若時間不足(每個寶寶的感受力不一)或相處品質不佳,將無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依附關係」。  

建立過程4階段

依附關係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幾,陳以儒心理師指出,根據研究,嬰兒與照顧者間依附關係的建立需經過4個階段: 

06週.前依附期(無社會性階段)

寶寶對任何人都有興趣,而互動的過程就形成了依附關係的第一步。

6週~67個月.依附建立期(無區別性的依附關係階段)

明顯表現出樂於與他人親近的傾向,但尚無任何區別性,約自三個月大起,能借助於視覺、聽覺,以區分母親與他人的不同點,才逐漸對母親的微笑反應超過陌生人的反應。 

67個月~18個月.真依附期(特殊依附關係階段)

約在6、7個月大時,寶寶開始與特定對象建立依附關係,此時,寶寶不但主動地尋求與特定對象親近,注意特定對象的活動,當特定對象離去,會出現哭鬧、抗拒行為,同時害怕陌生人的行為開始出現。

18個月後.交互關係期(多重依附關係階段)

當寶寶與第一個特殊對象建立依附關係後,很迅速地擴展至家中其他人,至18個月大時,已經能與至少三人以上建立依附關係,而不同的關係各有其特殊功能。

陳以儒心理師補充,大家常說的「分離焦慮」多在寶寶7〜9月大出現,因寶寶在這段時間開始與特定對象建立依附關係,因此,他似乎特別「黏」著某一人(多是主要照顧者),一旦與之分開,就會有明顯不安與哭鬧的行為,已不再是那段誰抱都好的階段,她說,由於寶寶尚未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當物體沒被看到時或被其他感官所覺察到,知道物體仍然存在。在14~18個月大左右,則是進入「分離焦慮」的高峰,寶寶只要一下沒看到特定對象,就會大哭且難以安撫。這段時間則因寶寶對於照顧者的離去需要時間調適,陳以儒心理師建議,「媽媽可以提前向寶寶預告自己要離開,並且給予其他安撫物品,協助寶寶學會調適這樣的改變,並且不排斥分開的時刻」。 


依附關係兩大類型

依據英國心理學家波爾比(John Bowlby)的研究,嬰幼兒與主要照顧的成人形成依附的過程,會型塑日後的社會心理關係。主要關鍵在於彼此是否有強烈的情感關係,當孩子發出需求的訊號時,是否有適切的回應及照顧。

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Ainsworth設計了陌生情境的實驗(strange situation),依照幼兒和媽媽分離後再相會的反應,將依附關係分成「安全」與「不安全」兩大類:

安全依附型

即使處在陌生情境中,只要媽媽在身邊就能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當媽媽離開時雖會難過哭泣,只要媽媽回來時,可以表達對其離開的抗議不滿,也接受媽媽的安慰,親近擁抱母親。感受到溫暖與愛的孩子,自我意識明確,因為有能力表達自我需求,有自信被理解需求及得到幫助,致力於探索環境且樂與人互動。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對寶寶有正向情感與接納態度。

不安全依附型

不安全依附型分為以下3種:

1.矛盾型

即使媽媽就在身旁,此類型的孩子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當媽媽離開時,孩子感到非常地沮喪;當媽媽回到身旁時,卻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媽媽親近卻充滿憤怒,當媽媽開始注意他時又想要抵抗。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十分情緒化,使孩子無所適從。

2.逃避型

此類型的孩子會迴避和忽視媽媽的存在,在媽媽離開或回來沒有任何情緒反應,對媽媽的去而復返,非但不覺高興,反而生氣;對陌生人出現也無特殊反應。易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沒耐心或排斥,對寶寶的需求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甚至做了讓寶寶不喜歡的事。

3.錯亂型

混合了「矛盾型」與「逃避型」的特性,此類型孩子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因為人際互動的品質不穩定,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虐待、排斥孩子,使其有過受驚嚇或令人害怕的經驗。 

陳以儒心理師指出,以上兩大類型的4種依附關係,在日後的人際相處過程中,不斷被複製。如果自小所建立的是安全型的依附關係,面對焦慮可以控制,亦可與新的對象建立起好的關係;至於不安全的依附型關係所造成的影響,可簡單用「現在的一切,很容易被過去摧毀」形容。 



建立有品質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是社會人際發展的基石,陳以儒心理師指出,「在具有充分的安全感與信賴感下,讓孩子擁有穩固的依附關係,日後才能抱持正向態度與人互動,並在各種人際關係找到認同,甚至承受關係中的衝擊,而不會自我毀滅」。她以青少年階段為例,孩子一定會往外跑,在同儕關係中找到認同與地位,但同儕不會是孩子的全部,家人仍在他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玩累了,還是會回家。

陳以儒心理師提醒,想讓孩子與父母的親密關係沒有賞味期限,就從孩子小的時候,用心建立有品質的依附關係吧!

1.讓自己變成小孩

在《小王子》中有這麼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但很少人記得這一點」,陳以儒心理師指出,「父母應讓自己變成小孩,以理解孩子想要什麼,而不是以大人為中心批評孩子的表現」,她曾經在一場演講結束後,看到一位媽媽聽眾極富求知欲的積極對她提問,而其身旁有位一歲左右的男孩一直拿筆戳這位聽眾,只見媽媽屢屢以不耐的口氣「你不要戳我」制止男孩,但男孩未停止動作,於是陳以儒心理師暫停回答聽眾的問題,轉向男孩說,「這是筆……」,只見男孩停止戳媽媽的動作。其實男孩只想知道「這是什麼」,但媽媽卻用大人的思維要孩子「不要弄」,她提醒,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將澆熄他進一步向外探索的熱情。 

2.建立印象並持續累積

陳以儒心理師強調,「孩子只是年紀小,不是笨」,誰對他好、誰對他有耐心,孩子都有感受且能分辨,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而不對孩子的需求給予適切回應。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在心中留下印象,經過不斷累積,建立起彼此的關係。不過,她提醒,正因為孩子有感受力,若主要照顧者總是充滿焦慮,連帶也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感。 

3.儘可能即時給回應

冷漠是最是可怕的一種情感,人在情不在。她說,「當孩子發出訊號,需要大人的回應,讓他與感受世界有所連結,感受世界是歡迎自己的」,陳以儒心理師指出,很多父母苦惱「孩子躺在床上哭了,要不要抱起來」,這時並不需要立刻飛奔而去,而是先讓聲音傳到孩子的耳裡,給他一個善意的回應,之後,拍拍他的身體,對他說「媽媽在這裡陪你」。 


4.有情緒不管教小孩

當父母有情緒時,不宜管教孩子,因為孩子不知父母正在氣頭上,說的氣話不宜當真,但拒絕的態度卻容易對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她提醒,「想要讓孩子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千萬不要說出『要把你丟掉』這類的話」。當然讓孩子忍受一下挫折未嘗不是一種學習,如孩子外出時走一走,累了,想要父母抱,父母不抱,也許孩子就哭了,不妨讓他哭一下並說,「哭吧,等你哭完再走」,當孩子哭完後,問他「你要和好嗎?」順勢伸手擁抱一下孩子,讓他感受「雖然你不抱我,但還是愛我的」。 

5.多以言語表達情感

陳以儒心理師表示,父母照顧孩子時,可儘量用言語說出自己在做什麼,也說出孩子的感覺,如「媽媽現在正幫你換尿布,換上乾淨的尿布,你會覺得很舒服,等你長大,學會自己上廁所,就不需要媽媽幫你換尿布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正被照顧呵護,也知道等到長大,自己將有能力做什麼事,願意在過程中慢慢練習,如自理能力的養成。事實上,媽媽邊做邊說,同時也在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6.有一起玩耍的時間

父母與孩子相處,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大小事外,她強調,「要有一起玩遊戲的時間」,因為和孩子一起玩,可說是建立親情最佳的途徑,陪玩的人往往是孩子想要建立依附關係的對象,透過與孩子一起玩,孩子感受到爸媽對他的喜愛,也藉著玩表達出對爸媽的情感。陳以儒心理師建議,「對無法長時間照顧孩子的父母而言,最好把握在孩子清醒時,與他一起玩遊戲,把握有限時間卻能創造好的相處品質」。她提醒,特別是在特別的階段玩特定的遊戲,如7、8個月大到兩歲階段,玩躲貓貓的遊戲可幫孩子輕鬆度過「分離焦慮」的階段。 

7.不對孩子哭泣感到生氣

任誰都有情緒表現,年紀小的孩子當然也不例外,陳以儒心理師提醒,「人可以難過,可以哭泣,請父母不要對孩子哭這件事感到生氣,這是一種發洩管道,不該變成被批評的一件事。尤其寶寶一開始,哭泣正是他表達的語言,加上他的人生經歷很少,小小一件事很容易讓孩子放大自己的感覺,因此,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哭鬧的時候」,雖然孩子的哭往往令人感受心煩,但請爸媽讓自己有時間、空間接受寶寶哭鬧的情緒反應,並理解寶寶為何有如此的表現,相信經過一陣磨合後,親子間一定能找到相處的默契。她笑說,「尊重孩子的情緒表現,但可以告訴孩子『哭小聲一點』」。 

8.重心不只放在一人身上

孩子建立依附關係的對象,有時不會只有一人,尤其在主要照顧者不是媽媽時,還會包括保母,甚至來往密切的親戚,都可能會是孩子建立依附關係的對象,她說,「有這種情況時,看到孩子與其他對象表現親暱時,不要吃醋,這表示孩子能夠彈性轉換依附對象」。她以女兒為例,回爺爺家時,女兒能感受到爺爺對她的歡迎,因此,在爺爺抱她時,自然會趴在爺爺身上,反觀對於其他親戚,女兒不是不給抱,就是抱一下就想掙脫。「不要只把關係放在一人身上,可讓孩子有不同的依附對象,這些對象各有其特殊功能,一起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