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多胞胎媽咪的安產守則

多胞胎媽咪的安產守則

聽聞懷多胞胎的媽咪(含雙胞胎者),可能大多是又驚又喜;但相較於一般孕婦,懷多胞胎者會比較辛苦,可能面臨的風險較高,因此被列為高危險妊娠之一。該如何安產,才能夠順利度過孕期,並讓寶寶健康誕生呢?

只要女性一察覺有懷孕的可能性,下一步就是即刻約診,請專業婦產科醫師做檢查以確定;對於醫師來說,還得要進一步觀察子宮內的狀況。萬芳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柯柏均說明,透過初期檢查(如超音波項目),確認胚胎本身及相關著床狀況,是懷孕後第一件重要的事。 

多胞胎的確診

經由初期產檢,確認胚胎是否真的在子宮內著床,而不是子宮外孕?然後,再觀察此胚胎,是否屬於正常健康的胚囊?其次看胎數,是單胞胎或多胞胎(含雙胞胎)等。

根據《孕婦健康手冊》,懷孕28週前,每個月需產檢一次;因此,柯柏均醫師表示,等於大約在懷孕第6~8週左右(很多人可能剛第一次產檢),藉由超音波檢查,就能夠看得到是否為多胞胎的狀況。確認後,到懷孕三個月左右,醫師都會持續去觀察,如同卵或異卵多胞胎,以及胎盤狀態是否各自獨立或共用,因為這與往後是否造成胎兒生長風險,有著密切關係。 

容易懷多胞胎的族群

柯柏均醫師表示,可能導致女性懷有多胞胎,大多不離「自然受孕」和「不孕治療」兩大因素;前者與家族遺傳有關,後者深受療程影響較大。整體而言,可能的原因如下:

1 家族遺傳

沒有特別的原因,單純就是因為家族歷代懷有雙胞胎或多胞胎的機率較高,所以後面世代的孕媽咪也較容易懷多胞胎。

2 高齡產婦

曾有相關研究發現,高齡的孕產婦(滿34歲以上),似乎也比較容易懷有多胞胎;可能是家族影響,也可能是做相關治療所致,因人而異。

3 區域因素

在世界各地的相關報告中,有時會發現某些地區孕媽咪懷多胞胎的機率特別高。柯柏均醫師舉例,如台灣的雙胞胎機率約1.5%,或許與台灣的人工生殖醫學技術發達和盛行有關。

4 排卵增加

為了提高受孕成功的機會,部分女性會嘗試口服刺激排卵的藥物(如Clomiphene citrate),或接受注射排卵針(如FSH),促使排卵數增加;因此,產生兩個以上受精卵的機率大增,自然也可能懷多胞胎。

5 試管嬰兒

顧名思義,就是先取出卵子和精子,在人為操作下完成受精、培養成胚胎,再植入母體子宮內著床。但由於此項醫療技術成本高,且為了提高著床的成功率,醫師通常會同時植入數個胚胎,導致懷多胞胎的機會比一般孕媽咪還高。

懷多胞胎的機率

柯柏均醫師表示,醫學研究指出,自然情況下,女性懷雙胞胎的機率約為1%;如果孕媽咪曾服用刺激排卵的藥物,則可能提高到約6.9%;倘若有注射排卵針,懷多胞胎的機率甚至會高達20%~40%。另外,自然受孕而懷多胞胎的女性,同卵(多胞胎)的情況較多;人工受孕而懷多胞胎者,則比較常見到異卵多胞胎;但確切結果,仍要請專業醫師透過精密儀器檢查較佳。 

可能面臨的妊娠10風險

比起一般孕媽咪,由於其子宮內須容納兩個以上胎兒,因此愈到懷孕的中、後期,多胞胎孕媽咪肚子會擴大得特別快,便會感覺到「加倍」辛苦。柯柏均醫師表示,不只是生活的困難,懷孕期間和生產過程的「危險」也可能加倍。

風險1:容易貧血

女性流失鐵質的機會較高,孕媽咪更是如此;而腹中又有兩個(以上)胎兒的話,也需要從母體來吸收鐵質等營養,因此促使孕媽咪貧血的機會較高。

風險2:妊娠病症

醫學上認為,多胞胎孕媽咪屬於高危險妊娠,因為此類女性血壓和血糖容易偏高。到了懷孕後期,如果孕媽咪有高血壓且合併蛋白尿、水腫等徵狀,則罹患子癇前症機會更高,甚至早產;部分會有妊娠糖尿病,最嚴重可能胎死腹中。

風險3:羊水過多

胎兒尿液、胎盤和子宮分泌的液體,組成了羊水;而多胞胎所待的子宮,其羊水量通常比一般單胞胎孕媽咪多;因此多建議必要時,須定期抽取羊水。原因在於羊水量過多的話,容易壓迫橫膈膜,進而導致呼吸困難或胃酸逆流等狀況。

風險4:胎兒異常

柯柏均醫師形容,多胞胎如同「多人共用一間單人房」,相對來說胎兒在子宮內發展空間較小,生長遲緩、體重較輕、畸形的機會偏高,嚴重者還可能胎死腹中。相關資料顯示,雙胞胎發生胎兒畸形的機率,是單胞胎的兩倍。

風險5:胎位不正

到了懷孕後期,正常胎位應該逐漸從「頭上腳下」轉成「頭下腳上」,即所謂「頭位」。然而,由於多胞胎在子宮內生存空間小,活動不易,因此有可能無法正常轉位,導致臀位、橫位或斜位等不正的胎位,影響生產。

風險6:早期破水

多胞胎的整體重量較重,且羊水量又比較多,因此會有很高的機率發生「早期破水」的狀況。早期破水指的是懷孕37週後的破水,多數會自然進入產程;比較需要擔心的是可能造成的感染問題。

風險7:臍帶脫垂

當羊膜破裂而破水,胎兒的臍帶便可能趁著羊水往外流的空隙,滑落到子宮頸口或陰道內,因此容易受到壓迫。臍帶是胎兒獲取營養和氧氣的命脈,受壓迫就可能使其缺氧、窒息死亡。只要發生此狀況,通常會採緊急剖腹產取出胎兒。

風險8:胎死腹中

相對單胞胎來說,多胞胎的子宮環境較差,因而胎死腹中的機率偏高。柯柏均醫師說明,10週前發生,死亡的胚胎會自行萎縮由母體吸收;但中後期死亡,夭折的胎兒會產生毒素,影響母體性命,甚至還可能促使另一個胎兒畸形。

風險9:提早生產

醫學上認為,懷孕36週前生產即「早產」。如同前面所述,由於多胞胎所造成的種種風險,不少孕媽咪難以撐到足月分娩,早產機率較高。如果週數提早太多,胎兒的肺泡、視力等功能是否成熟,容易產生存活等相關問題。

風險10:輸血症候群

多胞胎還可能引發的特殊症狀,莫過於「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簡稱TTTS)」,常發生在共用同胎盤、同卵雙胞胎等情況下。因為胎兒間出現不平衡的血流交通,進而可能影響各自胎兒發育,甚至休克而有性命安危。 

 

按時產檢的重要性

相關資料顯示,多胞胎的週產期死亡率約10~15%,為單胞胎的五倍左右;由於多胞胎孕程的風險較高,「按時產檢」對孕媽咪來說特別重要。柯柏均醫師表示,藉由專業且規律的檢測,能幫助孕媽咪更精確掌握自身和胎兒狀況,一旦有任何問題,才能及早發現與因應。

此外,在確定孕媽咪懷有三胞胎以上,考量到母體狀況、往後可能發生的風險,醫師也會提出「減胎」的建議。他說明,如果確定,一般最晚會在懷孕三個月內執行,而常見的減胎方法之一為將KCL(氯化鉀)注入胚胎,使其停止心跳。

剖腹產多‧關注生產時間

 

除非每個胎兒的胎位正常、身體都不大,才會有自然產的可能,否則大多會建議採取剖腹生產。多胞胎的生產時間,一定會比單胞胎、雙胞胎來得早,但伴隨而來的風險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平均生產時間

單胞胎:38~40週。

雙胞胎:36~38週。

多胞胎:34~36週。

 

柯柏均醫師表示,多胞胎孕媽咪肺積水、水腫的機會偏高,產程中甚至也可能有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等狀況發生,因此為預防萬一,除了產前的密切檢查,生產時,至少會有兩組以上醫護人員協助母體和胎兒的照護,也會隨時做輸血等相關準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