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用藝術當媒介 開啟特殊兒表達力

用藝術當媒介 開啟特殊兒表達力

音樂、藝術、戲劇和舞蹈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藉由藝術媒材的運用,能幫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打開心防,跨越情緒藩籬,提升面對生活的彈性與能力。

「好難帶」這三個字是許多特殊兒父母共同的心聲,「女兒每次一哭可以哭上一個小時,無論怎麼做都安撫不了她,好堅持!」「兒子年紀小小但脾氣卻很硬,動不動就跟同學起爭執,在學校都交不到朋友!」事實上,許多有特殊需求的幼兒,他們因為先天生理或心理性障礙(早產兒、腦性麻痺、唐氏症、智能障礙、過動、自閉症……),導致他們在發展的步調上和一般兒童不同,這些發展障礙可能會阻礙他們融入群體生活的各項能力。

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等正規治療方式,但除此之外,藉由藝術媒材的運用,在治療師的引導與協助下,也能幫助這些難以用言語清楚表達自我的孩子,運用與生俱來的能力,化解情緒困擾,提升解決問題的彈性與能力。

藝術表達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因為音樂、舞蹈、戲劇、藝術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舉例來說,小嬰兒不需要教導,自然就會想要發出聲音;長大一些,聽到音樂,身體自然就會跟著動起來;再長大一些,拿起筆就會開始塗鴉;到了一定年紀,孩子自然而然會玩起扮家家酒的角色扮演遊戲。幼兒是順應著內在天賦,讓身心得以自然發展,所以,對於有口語表達困難,無法透過語言治療、或排斥心理治療等方式來獲得幫助的個案,可以透過與生俱來的天賦,幫助他們表達自我。」臺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音樂治療師林歆敏表示。

以治療為目的的另類「才藝教室」

臺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成立於2005年10月。主修音樂治療的林歆敏治療師,從2006年就開始投入服務迄今。她說:「表達性藝術治療是採取開放性的治療方式,治療師會透過觀察、聆聽、創作、角色扮演、遊戲等藝術表達方式與個案建立關係。」

不說不知,從該中心的擺設、裝置看來,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一所才藝教室。在入口沙發休息區旁,是一間寬敞明亮的遊戲室,室內櫥櫃上擺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隔著透明玻璃牆,這些玩具似乎正在向剛來到中心的孩子招手;長廊兩旁是會談室和不同類型主題的診療教室,教室內擺放著各種「才藝教具」;沿著長廊走到盡頭,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擺設了電子琴、大鼓、小鼓、響板等常見或特殊樂器的音樂治療教室。林歆敏治療師透露,這間教室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以提供個案使用的樂器種類超過50種以上。

音樂治療教室內的樂器種類超過50種以上。

先評估再決定治療方式

經心智科、復健科或其他團體組織介紹來到這裡尋求幫助的個案,一開始必須先向中心櫃檯登記,接著,音樂、戲劇、舞蹈、視覺藝術等四大領域的治療師會共同召開「分案討論會」,評估個案的情況(心理上或生理上)以及家長的需求之後,再協助安排適當課程。

林歆敏治療師解釋:「舉例來說,腦性麻痺兒大肢體動作比較弱、平衡感不好,走路容易跌倒,那麼,可以先安排舞蹈治療課程,藉此幫助提升肢體動作的發展。不過,若父母希望幼兒能同時提升語言和肢體運用能力,也可以安排音樂治療,藉由操作樂器,例如打鼓,幫助練習上臂肌肉以及肢體運用的協調性;或使用較小型的樂器如雞蛋沙鈴、鈴鐺等,以增進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能力。」

結合心理治療技巧 化解情緒

如果個案的需求屬於心理層面,例如受虐兒、有情緒障礙的兒童,治療師會加入心理治療技巧,例如藉由改編歌詞,讓幼兒發洩內心不滿。「有一次我接觸的對象是一個受到家暴的幼兒,當時我們就運用樂器進行家庭雕塑遊戲,讓他自由選擇樂器的種類,他當下選了大鼓做為爸爸的象徵物,因為大鼓又大又會發出巨響的特質,正反映了他內心害怕的事物;他並以響板做為媽媽的象徵,凸顯媽媽在家庭中就像個響板,又小又脆弱。」她說。

藉著樂器來表達個案內心的想法,即使沒有說出口,仍有助於撫平內心的傷口。林歆敏治療師接著進一步詢問個案希望做出什麼改變,個案就將大鼓換成小一點的鼓,並將響板換成大一點的樂器,藉此透露出他希望讓父母的關係傾向平衡的內心感受。

治療師從個案接觸樂器或藝術媒材的方式,就可以略為了解孩子的狀況。例如有些孩子害怕新事物,所以他會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樂器,不願意選擇少見或不曾玩過的樂器,由此可發現,孩子因害怕「選錯」,缺乏自信而不敢探索新事物。

情緒障礙 早期介入可改善

對父母來說,孩子有情緒障礙,常會被歸類為「磨娘精」,這類型孩子一哭可以哭上一個小時,難以安撫;進入園所之後,容易跟同學起爭執,人際關係差,交不到朋友。但是,林歆敏治療師鼓勵父母,只要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預後情況會比較樂觀。

她就曾經帶過智能正常但卻有情緒障礙的幼兒,「這名個案剛開始是接受一般正規的心理治療,然而,心理治療主要是以口語為主的治療方式,對他來說,一開口說話似乎自己就會被看穿,這種自我揭露的感覺讓他很不安,因此他抗拒接受心理治療。但是,藉由音樂治療,透過選擇樂器、玩遊戲等方式,不需要任何言語說明,治療師就能從中治療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個案,再透過音樂、改編歌詞等方式,幫助個案用藝術形式表達自我,進而穩定情緒。」

 

柔和歌聲是最佳安撫劑

她繼續分享說:「有一位媽媽帶了4個月大的孩子來求診,由於這個孩子很不容易入睡,睡著之後常常會驚醒,讓媽媽感到疲憊不堪。跟這位媽媽會談之後,我了解到她由於懷孕過程並不順利,經常和先生吵架,而這種不安的情緒也感染了胎兒。沒想到,孩子出生後又被診斷有染色體異常,讓這位媽媽身心飽受煎熬。」

輕柔的歌聲具有撫慰人心的作用,治療過程中,林歆敏治療師建議這位媽媽在家時,應經常輕聲唱歌給孩子聽,唱歌時,邊用手輕拍孩子的身體,或跟著音樂的節奏用手輕輕打拍子,透過唱歌和說話、輕輕撫摸、輕輕打拍子,都可以讓小寶寶感到安心,有助於重新建立親子間的緊密關係。當寶寶的心安了,不再焦慮害怕,自然就能睡得安穩。睡眠可以幫助大腦建構,所以當寶寶可以安心入睡,身心發展就會朝正向循環。

誘發特殊兒內心的藝術種子

林歆敏治療師還透露,曾有一個個案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他從3歲半開始接受藝術治療,現在已經進入一般國小就讀,適應情況良好。「幼稚園有才藝表演時,個案的媽媽就發現孩子因為曾上過音樂、藝術和舞蹈治療課程,所以都能跟得上節拍和動作,而且他非常享受這場公開的才藝表演活動。」

由於藝術治療師除了必須接受嚴謹的特殊教育訓練,同時也必須具備相關藝術領域之專長,例如林歆敏治療師本身就擅長許多不同類型的樂器。因此,有些個案家長甚至希望她能擔任孩子的才藝老師。不過,林歆敏笑著說:「治療師和音樂老師的要求標準不一樣,治療師會以尊重孩子的選擇為優先考量,使用樂器的方式必須由個案決定;但若是音樂老師就會要求用正確、標準的方式操作樂器。所以,一位治療師其實是無法同時身兼才藝教師的角色。」

療程須自行負擔費用

由於這些治療屬於自費課程,不同的藝術治療形式對個案的幫助也不盡相同,所以,若經濟能力許可,且家長有意願,一個個案可以同時接受不同的課程。此外,治療師也會評估個案的情況,採取一對一、一對多等不同的組合方式進行療程。

採取小團體治療策略

林歆敏所指的小團體,是1名治療師帶2、3名個案。一般坊間的小團體課程人數至少8~10人,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幼兒來說,這樣的團體仍算是大團體,人太多會讓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跟人互動,因而會有莫名的焦慮,反而使他們更退縮。

林歆敏治療師分享她曾經將兩個不同類型的特殊兒安排在一起上課的情況,她說:「過動的孩子由於內心有很多想法使他們靜不下來,但智能方面有障礙的孩子,因想法受限,常常不知道該做什麼,所以會選擇安靜的坐著,然後什麼也不做。當這兩個一動一靜的孩子被安排在一起之後,前者會觀察後者為什麼會這麼安靜,然後,他會發現有時候安靜坐著比較會受到讚美,他也會想要嘗試安靜下來。這樣的安排反而能讓彼此都得到正面的影響。」

父母需配合改變教養態度

在治療過程中,父母是不被允許旁觀的,也無法透過任何方式觀看孩子接受治療的情形。林歆敏治療師表示,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幼兒,若父母也在現場,可能會影響幼兒的決定,擔心自己選錯了會被罵,反而嘗試隱藏自己真正的想法。不過,每次療程結束之後,治療師會跟父母進行會談,並將治療過程中的觀察心得和父母說明,父母會發現治療師的觀察入微,彼此之間逐漸培養出信任感。

此外,她觀察發現,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記得有一個年紀很小的個案,他進入教室之後,把所有拿得動的樂器全都拿出來倒在地板上,然後每一種樂器都只摸一摸、看一看之後就不玩了。媽媽透露孩子在家也是如此,專注力很差。」

林歆敏治療師表示,現代父母總是不吝於提供孩子許多玩具,但其實對孩子來說,必須從這麼多的東西之中做選擇是很困難的,所以孩子容易分心,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她建議父母應該將玩具分類,每次只提供一種玩具,當孩子不玩了必須拿原來的玩具跟父母交換,藉此將有助於增進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提供孩子太多玩具,孩子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因而專注在每種玩具的時間都很短。建議父母應該將玩具分類,一次只提供一種玩具,讓孩子能專心在眼前的事物上,就比較不容易分心。

總的來說,有發展障礙的幼兒,若父母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通常預後情況會比較樂觀。由於該治療必須自行負擔費用,建議父母除了考量經濟因素之外,一旦決定讓孩子接受治療,父母日常教養的方式也必須跟著改變,才能多管齊下,幫助孩子克服障礙,展翅高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