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保護孩子,或是侵犯隱私?拿捏心中「關心孩子」的那把尺,原來問題出在不懂「界限」

保護孩子,或是侵犯隱私?拿捏心中「關心孩子」的那把尺,原來問題出在不懂「界限」

嬰兒會變成幼兒、兒童,然後是青少年,最後成為年輕人離開我們。餵他、替他洗澡、包覆住孩子、替他穿衣梳頭、替他做決定......父母得漸漸地放掉這些,退場並經歷一連串的哀悼。

哪位父母不曾想過看看女兒的日記或兒子的部落格?不曾想過要知道更多與孩子的性生活或愛情生活有關的事,或是孩子的小祕密?這是一股某些人難以克制的衝動。因為在兒童時期或青少年時期並未受到尊重,他們難以接受自己青少年期的子女已不再是兒童,而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的一部分。

 

每位父母都有保護孩子的欲望,希望能提醒孩子潛伏的危險,替孩子鋪好前方的路,以免他們失敗跌倒。

我們都想讓孩子避免痛苦的經驗,寧願替他們生病,替他們受苦。不過,大部分的父母還是會讓孩子去接受考驗、感受痛苦、努力嘗試、艱難地攀登斜坡。當然,他們會在孩子的身旁,但不會代替孩子。他們會讓孩子經歷應該經歷的,並尊重孩子擁有自己的祕密花園。

有些父母則無法如此,他們無法完全做到,或完全做不到。他們太與孩子融為一體。孩子在痛?那就是他們在痛。所有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都等於發生在他們身上。他們試圖控制環境來避免危險,認為自己在保護孩子,但過度保護讓孩子變得脆弱。媽媽之所以如此保護我,是因為她認為我沒辦法保護自己。媽媽之所以說我沒辦法,那是因為我確實沒辦法。媽媽之所以保護我,那也是因為存在著危險。我因此開始深信外面的世界、其他的人、所有不是媽媽的人,都有危險性。

 

父母侵犯孩子的隱私是因為他們沒有界限。

有些未能自我建構,沒有內心屏障的父母,可能會入侵孩子的私領域,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侵犯了界限。對他們而言,界限並不存在,也不希望界限存在。他們無法忍受失去自己的小孩,看著他們長大,自己不再有控制權。畢竟他們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已經如此稀少了......

我們在兒童時期越受到尊重,就越能尊重自己的孩子,同時能察覺到自己侵入的衝動,並克制這種衝動。反之,如果母親曾經打開我們的信件、讀我們的日記、沒有敲門就進房間,還讓我們相信這是為我們好,我們可能會想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我們的父母消除的不僅是界限,更是對於界限必要性的意識。

在父母小的時候,界限崩壞了,他們無法將孩子視為一個人,因為他們自己當年也被視為一樣物品。而且對子女施以控制,將帶來重新掌握自己人生的假象。他們在子女身上確認自己的權力是為了要抵銷(通常並未意識到的)無力感。




書名/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作者/伊莎貝爾.費歐沙
出版社/遠流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