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胎盤剝離有感覺嗎?胎盤剝離症狀為何?哪些人是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

胎盤剝離有感覺嗎?胎盤剝離症狀為何?哪些人是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

胎盤是母體輸送養分給胎兒的重要器官,正常的情況是在胎兒出生後才隨之分娩出,若是胎盤提早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便中斷了胎兒和媽媽之間的連結,不僅威脅到胎兒的生命,母體也會出現撕裂的傷口而出血,應該要盡速處理,以免造成遺憾。

文章目錄

受精卵著床之後,從胚胎附著的子宮壁處會開始藉由絨毛膜絨毛的發育而形成胎盤,胎盤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藉由臍帶可輸送營養及氧氣給胎兒,胎兒排出的廢物也從這個路徑送到母體身上,再藉由母體的循環排出。

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是一種妊娠期間的嚴重併發症,可能導致母體和胎兒的生命受到威脅,懷孕婦女必須對此加以了解。

「胎盤早期剝離」究竟是指什麼時候剝離?

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胎盤均是在胎兒成功分娩後才跟著分娩出,這也是胎盤功成身退的時候。至於常耳聞的「胎盤早期剝離」究竟是指什麼時候剝離?彭福祥醫師表示,只要在胎兒分娩前發生胎盤提早剝離就可算是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剝離

胎盤剝離有三種,胎盤剝離有感覺嗎?胎盤剝離症狀為何?

一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一般會出現腹痛且合併出血的症狀,而前置胎盤則是無痛性的出血,彭福祥醫師表示,這是兩種胎盤異常最主要的不同。

但胎盤早期剝離的疼痛程度和出血量與剝離的位置及範圍都有關。若剝離處在中央稱為封閉性剝離,血液會積在子宮中,血量多或較嚴重時才會流出,但不論剝離的位置或範圍,一定都會引起出血,只是流出陰道的時間早晚。

此外,由於胎盤剝離,胎盤和子宮的緊密連結出現傷口,會引起子宮收縮,子宮強烈收縮會帶來疼痛感,若是孕婦感覺到子宮收縮且合併出血,就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應盡速就醫。一般來說,胎盤剝離分為以下三種:

胎盤剝離1.封閉型部分剝離

也就是剝離處在胎盤中央,由於剝離處在中央,使得血液無法經陰道流出,會積存在分離的胎盤和子宮壁之間,這種情況的胎盤早期剝離,因為沒有合併出血的症狀,往往無法及早確認,可能造成孕婦凝血功能異常,並在之後形成大出血,危及胎兒和母親的生命。

胎盤剝離2.邊緣型部分剝離

胎盤的邊緣和子宮壁剝離,由於在邊緣,血液會經由陰道流出,多半可及早診斷及處置。

胎盤剝離3.完全性剝離

胎盤和子宮壁完全剝離,血液也會存在於剝離的胎盤和子宮壁之間,出血量多時就會經由陰道流出,由於胎盤已經完全剝離子宮,胎兒已無法藉由胎盤獲得養分和氧氣,因此可能造成胎死腹中,孕婦也可能出現凝血功能異常的大出血危險。

胎盤剝離怎麼辦?視情況決定是否引產或安胎

胎盤剝離除了危及胎兒的生命徵向外,母體也容易有出血的情況,醫師會視剝離及母體失血的程度來判斷是否要引產或安胎。一般在20週前,由於胎兒多項發育都未完全,出生後的存活機率低,多半會傾向安胎,20週後至足月前,就會視胎兒的發育情況和母體失血的情況。

胎盤剝離:20週前

20週前的胎盤早期剝離,一般多是小部分的剝離,胎盤也還在生長中,大多可在安胎後繼續妊娠,胎盤也會自行修護傷口。若發現子宮收縮合併出血的症狀且確認為胎盤剝離後,會先使用抑制宮縮和止血藥物,在醫院安胎至情況穩定後,再回家休息。返家後應避免過度勞累或刺激子宮,以免引起子宮收縮。

胎盤剝離:20週後至足月前

此時的胎盤早期剝離容易出現凝血問題,因為血液可能從剝離處跑到血管中,會造成凝血功能異常而引起大出血,更影響媽媽和胎兒的血液交換,若是情況嚴重,胎兒必須提早出生,但由於已流失許多血液,出生後可能出現貧血的情況。

胎盤剝離:足月後

若胎兒已足月,孕婦出血量大且血壓不穩,就會立即進行備血並且引產。若是出血量還在可允許的範圍內,胎兒生命徵象仍穩定,一般醫師會傾向安胎,直到胎兒的發育完全成熟,再考慮生產的動作。

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

1. 妊娠高血壓者
2. 子癲癇症
3. 多產婦(生三胎以上)
4. 羊水過多
5. 高齡產婦
6. 吸毒
7. 受到外力強力撞擊
8. 子宮異常(如:胎盤著床在子宮肌瘤上)
9. 上胎有胎盤早期剝離者

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大約0.5~1.5%,若屬高危險群,一定要特別留意子宮的收縮情況,並且不要過度勞動,以免引發胎盤早期剝離。若是真的不幸發生,也要記得盡速就醫,醫師會做最適當的處理。

胎盤早期剝離是一種可能危及母胎生命的緊急狀況,其預防、早期診斷與即時處置對於降低母嬰併發症至關重要。作為婦產科醫師,我們應該加強對孕婦的健康教育與風險評估,並建立完善的應急處置計劃,以確保每一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

FAQ: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是指孕媽咪本來沒有高血壓的病史,但懷孕滿20週後,檢查發現有高血壓的症狀,才能定義為妊娠高血壓。懷孕20週後,在例行的產檢中會有測量血壓值的項目,而檢測妊娠高血壓需測量兩次,每次間隔約4至6小時,若兩次檢測的收縮壓都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就是所謂的妊娠高血壓。

FAQ:子癲前症

「子癲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通常在準媽咪懷孕第20週後會開始出現高血壓,並同時伴隨著全身性水腫、尿蛋白等症狀。病情嚴重的孕婦,會產生劇烈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不及早就醫治療,可能引起全身突發性痙攣、昏迷,甚至造成腦部缺氧,變成植物人,千萬不能輕忽。

FAQ:羊水過多

羊水是維繫胎兒生存的要素之一,自胚胎開始形成前,就必須要有羊水撐開厚實的子宮壁,以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時所需的空間。羊水量的多寡則因人而異,他表示,羊水量通常隨著妊娠週數增加,呈現出動態變化,12週時約有50c.c.,妊娠中期約300、400c.c.,直到36到38週間,羊水量會達到約1,000c.c.左右,此為羊水量的最大值,過了預產期,羊水量則會逐漸減少。

羊水量的多寡可做為胎兒健康評估指標,利用超音波測量羊水的深度以判斷羊水多寡,也就是「羊水指數(Amniotic Fluid Index, AFI)」一般的羊水指數以8~20公分為正常範圍,若少於5公分,為「羊水過少」;大於20公分,則為「羊水過多」。羊水量過多與過少,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反應出胎兒可能有了某方面的問題。但每個孕婦的狀況不盡相同,需要產科醫師依個人狀況判斷多寡。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8大高危險妊娠】為什麼前置胎盤要採剖腹產?認識4種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
前置胎盤造成生產出血量增加!剖腹產為首要選擇,產後惡露變多,恐是胎盤殘留於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