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我的孩子愛比較,一輸就生氣或放棄,該怎麼引導情緒?

我的孩子愛比較,一輸就生氣或放棄,該怎麼引導情緒?

孩子常因為比較心理,陷入生氣、難過或焦慮的情緒,爸媽該如何引導?

 

「我的成績就是爛,都跟不上同學……」

「我的人緣都沒有同學好,大家都不愛找我組隊……」

「我的運動神經就是不行,都比不上朋友……」

    小黑總是覺得同學成績比自己高,籃球打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人緣,朋友也比自己多……,經常因為這樣的比較心理,而讓自己陷入焦慮,變得不快樂。

有一次我帶小黑去爬山,沿路他不斷被其他登山客超越,旁邊的我能感覺到他的情緒越來越低落,後來他索性放棄,坐在階梯上不走了。他告訴我:「我好差,所有人都爬得比我快。」

把握當下情境,審視孩子內心的小劇場

    像這樣容易去跟別人比較的孩子,在爬山時又陷入與他人比較的心理,我們可以把握當下的情境,藉機審視他內心的小劇場。這是自然情境教學法當中隨機教學的概念,一旦我們清楚孩子的核心問題後,就可以創造具體經驗,藉此引導孩子反思自身問題。

    當孩子準備放棄時,我嘗試讓這樣的「經驗」連結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我和他說:「你覺得自己差,是比較來的。如果今天你一個人爬山,還會覺得自己差嗎?就像在生活中一樣,你有沒有發現,你的不快樂常常是比較來的?我們只是來享受爬山,不是來競賽的。練習感受自己的呼吸,看看周圍風景,剛剛那不舒服的感覺自然會消失。」

    接著我會問孩子:「你覺得今天這樣不舒服的感覺,和平時與同學比較所產生的不快樂一樣嗎?」

    再來,我會和孩子討論「比較」,讓他理解有這樣的心理狀態是自然的。與他人比較是認識自我的一種方式,但比較也常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比較是人類的天性,也是進步的原始動力之一。能力處在相對領先位置的孩子,有可能透過比較,建立自信、價值,甚至優越感;相對弱勢的孩子,可能因比較而產生挫折、負向的自我概念。因此,要引導孩子思考價值的多元性,避免陷入過度競爭的狀態,讓孩子相信世界很大,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技巧地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

    首先,透過經歷真實情境後的反思,讓孩子理解什麼是無意義的比較,別人表現得好,不代表自己就比較差,同時練習讚賞他人。舉例來說,打籃球時,教孩子觀察不同夥伴的優勢,有人擅長傳球,有人努力防守,有的人拚命得分,籃球是團隊的運動,即使大家的優勢不同,但都可以為團隊創造貢獻。以下是引導孩子培養自我意識的三個重點:

無須過度比較,包含面對自己

雖說比較是認識自我的一種方式,但比較是沒完沒了的,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這樣的狀態是耗能的,也容易產生許多不安的情緒,像是躁動與焦慮。這個比較的對象包含自己,自我要求過高,過度完美主義的孩子也可能讓自己長期處於效能較差的狀態。要讓孩子理解過度比較是無意義的,反而使自己耗損更多能量。

理解別人好,不代表你就比較差」

當孩子看到別人表現好或被稱讚時,心裡會有什麼感覺?我們要讓他們理解「別人表現好,並不代表我們表現得比較差」,好和差是一個相對值,它是一種光譜的概念,在任何時空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別人贏,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輸,自我意識的培養不是零和遊戲。孩子學會試著看見別人的好,內心其實更容易滿足與快樂。

擁抱多元價值,練習看見自己的優勢

引導孩子認知價值的多元性,世界是無限寬廣的。當孩子對於「好」或「成功」的概念褊狹,就容易被比較的心理綁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引導他們發掘天賦,看見優勢,學習創造自己的價值。

 

練習題:練習記錄自己,練習檢視自己

 

撰寫「自己使用說明書」

清楚地把自己的使用說明記錄下來(由家長或老師協助孩子):

我喜歡                                                  

我不喜歡                                                

                                                    會感到高興。

                                                    會生氣。

寫這份使用說明書可以讓孩子練習認識自我,也可以用來當作與他人互動時的工具,讓別人理解自己,有助於彼此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一週好棒棒回顧

請孩子寫下自己這一週做得很棒的三件事,找一個人和他分享,然後寫下鼓勵與讚美自己的三句話。


曲老師的情緒素養課:生活中教出孩子的高情商和好品格

作者:曲智鑛
出版社:商周出版

連結:https://www.cite.com.tw/book?id=8239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