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駐站專家> 教孩子小心陌生人,為什麼不管用?3因素解析背後原因

教孩子小心陌生人,為什麼不管用?3因素解析背後原因

(2021.07更新)為了避免孩子遭受傷害,爸媽常常教孩子要「小心陌生人」、但在實際教導時,相信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難以學會。

我們為學齡前兒童建立人際界線及危機意識時,「小心陌生人」經常是重點之一: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拿陌生人給的食物或禮物、陌生人要強行對你做不好的事情時要大聲呼救、遇到壞人是一件恐怖的事等。

但在實際操作上,我相信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很難學會」。許多人會歸因於孩子天真單純,我觀察身邊孩子的成長經驗,卻發現大人和小孩間認知的落差可能來自幾個原因:

1.「陌生人」對孩子來說是困難的概念

大人可能覺得「陌生人不就是不認識的人嗎?」但對孩子而言,絕大部分的大人都是不認識的人,「爸媽硬要我叫他叔叔」和「我跟他講話之後,爸媽告訴我以後不可以跟陌生人說話」的對象到底差別在哪裡,我們很少仔細解釋給孩子聽。

大人常常忽略我們已習得的社會規則是有內在矛盾,必須靠更多的規則來分析判斷,也常把現有的狀態視為理所當然,忘記其實對孩子的感受可能與我們截然不同。好好向孩子介紹大人朋友並且為兩人建立關係,是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學會「陌生」概念的方法。

2.「壞人」的形象被固定或刻板化

繪本、卡通裡的壞人,經常以黑衣、邪惡、奸險表情等方式具像化,或者以現實生活中會遭到貶抑的外貌特質來呈現,導致孩子常以反應社會偏見或歧視的方式,建立對壞人的想像。

建議爸媽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避免以直觀的方式評斷行為,落入只有好壞二元對立的方式,多與孩子討論行為背後可能的動機,建立判斷「壞事」的能力,而非標籤化的「壞人」。

3.孩子個性大不同

不同孩子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足以影響他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例如謹慎觀察與外放冒險、個性害羞或健談不怕生的孩子,他們與世界應對的方式就會有很大的差距。

若能循著不同特質發展不同策略,而非壓抑孩子去適應單一的標準和規則,會讓孩子發展出更多元、更能自行操作的方法。

傷害孩子的.最常見是身邊親近的人

甚至回到最根本,陌生人真的是兒童性侵中最大宗的加害者嗎?我們現在大概都知道,熟人性侵佔了性侵害案件七成以上的比例,但在0~6歲學齡前兒童中,哪種身分是性侵兒童最高比例的?

根據衛福部保護司統計,在民國103至107年接受通報的0~6歲兒童受害案件中,加害者的身分以直系親屬為最大宗。相反地,加害者為陌生人的通報案中,每年都不到20人,並且在民國105年後,案件量都降低到少於10人。

意思是,我們把大部分教育孩子自我保護的資源和能量投注在錯誤的對象上,教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也不適用於這個對孩子而言,擁有絕對權威,以及是全世界最該好好愛他,卻狠狠地傷害他的對象。

所以我們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義「自我保護」。

周雅淳

 

臉書專頁〈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作者。在多年從事性教育、性別教育的過程中,發現成人多對兒童性侵感到焦慮,陷入「只教孩子怎麼保護自己」,卻忽略了重點在於「大人如何保護兒童」。在2020這一年裡,她將以「0~6歲學齡前兒童性侵害防治」為主題,跟大人們分享對這個議題的觀察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