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稱讚有訣竅,讓孩子因讚美而變得更好,妥善拿捏「讚美」與「責備」之道

稱讚有訣竅,讓孩子因讚美而變得更好,妥善拿捏「讚美」與「責備」之道

(2020.09更新)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教養難題,就是到底什麼時候該「稱讚」,什麼時候應「責備」呢?基本上,幾乎所有教育專家都會說「讚美」當然是比「責備」更好的方式。這是因正面回饋會讓大腦產生多巴胺(Dopamine),這個神經傳導物質跟我們的正面情緒以及行為動機有關。




我們從動物的研究中也再次證明了:沒有報酬,學習效果很差,這是生物的本性。當然懲罰也可以產生學習的效果,但一般來說,正面的獎勵可以幫助自發性的完成任務且做得更好,而懲罰大致上只能禁止他們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適切的稱讚可增進學習的動機

但是如果只靠一味的稱讚、獎勵、或者讓小孩自我感覺良好,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同意這是不切實際,也不恰當的教養方式,容易養成孩子驕縱的個性。

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孩子都無法自動自發去做,必須經過學習才行,那麼,在幫助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及良好習慣時,我們要怎麼適切的「稱讚」,又該如何面對「責備」這樣的教養行為呢?

 

掌握讚美的原則

以下是我從一些科學、心理學及教育專家的文獻中,歸納出來的重點,與讀者分享:

.多使用肯定句:總是禁止反而會產生反效果,希望孩子不要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與其說「不把東西收好,就不能出去玩」,不妨試著說「東西收好,就可以出去玩了」;或是與其說「玩具不收好,以後就不能玩了」,可以試著說「玩具收好以後才可以玩」。

.讚美孩子的努力而非聰明:孩子把事情做好這件事情,與其稱讚他們很聰明、表現很好,還不如稱讚他們很努力,這樣會讓他們下次更努力地完成。

.對於獎勵與懲罰必須有合理、清楚、一致的規則:在一開始必須讓小朋友很清楚的知道獎勵與懲罰的規則,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執行規則時可保持溫暖、接納而堅定的態度,除了獎勵好行為之外,也試著獎勵壞行為的不出現。

.成就感是很重要的:學習新的事物可以刺激大腦發展。對於孩子已經會的事情不斷地稱讚,會讓讚美的效果失效,小朋友也容易感到無趣。幫助小朋友在學習新的事物時,適時而不過度的稱讚會讓他們得到成就感,以「再努力一點點就會成功的」鼓勵他們更自動自發做事。

.認知教養的困難,無法避免責備時的補救:在教養的場域中永遠有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父母必須要認知自己不可能是完美的父母,盡了全力想為孩子好,仍舊可能做了錯誤的判斷跟決定。有時可能發生情緒失控,責備伴隨著負面的情緒會讓父母在當下說出、做出不理想的教養行為,這幾乎無法避免。但重點是事後,父母必須試著承認自己的情緒失控,如果能夠跟孩子們誠實的解釋自己的行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非常有幫助。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前,必須先認知自己的情緒反應,才能學會控制、理解、並面對自己的情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