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帶寶寶出遊,這些行前準備你都完成了嗎?

帶寶寶出遊,這些行前準備你都完成了嗎?

(2021.01更新)現代人相當重視生活品質,很多家庭每周都會安排外出活動,不論是聚餐、逛街或是郊外踏青等。但當家庭裡有了新成員,提醒爸媽,規劃外出行程時,必須考量嬰幼兒日常作息、行為能力、健康狀況及情緒狀態等細節,才能讓每一次的親子旅遊,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STEP1.
出門前先評估寶寶的生理狀態

常聽長輩告誡,嬰兒不滿4個月大別帶出門、還小容易被嚇到,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亞東醫院小兒部急診主治醫師藍浩尹認為,寶寶頸部發育約3個月左右才會逐漸硬挺,需要特別注意支撐力,否則相對較容易發生危險;而外在環境的聲音或光影變化等過度刺激,也可能讓寶寶晚上不容易入眠或睡眠品質不好,甚至出現夜驚或夢魘。

 

出生不滿4個月須隨時滿足生理需求為要

寶寶0~3個月大時,多數的時間是在吃與睡中度過。尤其是喝母奶的寶寶,每2~3小時就要餵1次奶,加上母奶好消化、易吸收的特性,一天需要更換8~12片尿布,所以此階段若帶寶寶外出,要面臨寶寶隨時可能餓了、大小便或想睡覺等狀況,為了儘量不影響寶寶的作息,帶寶寶外出首要考量的是:隨時滿足生理需求。

 

避免病菌傳染.少去人多、環境複雜的場所

健康相關新聞經常出現,月齡較小的寶寶感染了某些病毒,合併重症,出生不久就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死亡等報導,國泰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出生不滿3個月大的嬰兒與65歲以上的老年人,屬於免疫不全族群,較容易被病菌感染,且症狀也可能較嚴重、病程較長。藍浩尹醫師提醒,臨床上有些疾病發生在寶寶身上,當徵兆出現時,可能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階段,所以為降低感染風險,特別在某些疾病正處流行期間,外出應儘量避免人多、室內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觀察寶寶行為能力發展與日常作息

「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是句琅琅上口的俗語,意謂著大多數的寶寶在不同月齡時的能力發展狀態,建議帶寶寶外出時,要先考量他的行為能力發展與外出目的,像是想帶孩子去爬山,需要評估體力、腳程等,但如果只想讓他體驗山裡的環境,享受芬多精、聽聽蟲嗚鳥叫,就算寶寶還不會走路,爸媽也可以使用背巾或推車。此外,寶寶就像成人一樣有固定作息,外出時應將主要行程安排在他精神最好的時段,才不會因為肚子餓或想睡覺影響玩耍的品質。

 

STEP2.關於「食」的準備

寶寶1歲前不論是餵母奶、配方奶或準備副食品,都需要輔助工具,像是親餵如果沒有哺集乳室或其他適合的空間,需要準備哺乳巾;泡奶則要準備奶粉、奶瓶奶嘴,甚至是熱水等,外出必須做好萬全準備,避免寶寶沒得吃。一般而言,寶寶在4~6月大左右,可視狀況循序漸進嘗試副食品,爸媽可選擇自己料理或購買現成副食品。藍浩尹醫師表示,自己偏向使用安心、有機的食材,自製副食品,外出時則使用燜燒罐做簡單料理,但新鮮食材或料理的保存時間有限,無法餐餐供應。如果到餐廳用餐,會選擇較適合寶寶吃的料理,再請廚房協助調整口味的濃淡。

 

親餵媽咪外出準備

聽很多媽咪說,外出時,親餵比泡奶方便很多,不用準備奶粉、奶瓶,也不用擔心食器清潔與消毒問題。洪依利主任表示,現在國內對友善母嬰的環境規劃愈來愈完整,若有親餵或擠奶需求的媽咪,安排行程時可留意是否有哺集乳室,就算沒有適合的獨立空間,在公開場合親餵,只要使用哺乳巾,也不擔心招來異樣眼光。

洪依利主任認為,親餵的媽咪如果帶寶寶外出,基本上和在家裡一樣,當他有需求就餵,但若仍感到脹奶,可以手擠乳的方式先擠掉部分奶水,舒緩脹奶不適。需擠出母奶並保存時,便要考慮吸乳器的使用與保存問題,藍浩尹醫師表示,通常外出時的環境氣溫較不穩定,又沒有冰箱可冷藏,一定要攜帶保冷袋並隨時留意保冷磚的狀態。

 

有泡奶需求.自備熱水與做好食器清潔

有寶寶的家庭,幾乎備有寶寶專用食器清潔用品與消毒鍋,但外出時難有消毒鍋可用,藍浩尹醫師表示,如到親朋好友家,可利用電鍋消毒寶寶食器,約10~15分鐘,再晾乾即可,但要注意奶瓶奶嘴的耐熱程度,最好可達攝氏120度以上。若居住的地方沒有消毒鍋,也沒有其他替代工具,洪依利主任建議,至少要使用寶寶專用的食器清潔劑與工具清潔後,再用煮沸的熱水燙過。

此外,泡奶用的熱水需要自備嗎?洪依利主任認為,出生不滿3個月大的嬰兒,最好還是自備熱水較理想,因為寶寶抵抗力較弱、部分器官發育也尚未發育成熟,取用一般飲水機供應的熱水,較擔心機器內部結構乾淨與否;如使用礦泉水煮熱,雖高溫可殺掉有害病菌,但礦泉水所含的礦物質可能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外出適合攜帶自製副食品嗎?

外出攜帶自製副食品最怕食物變質,尤其是炎炎夏日,食物腐敗的速度更快!洪依利主任表示,外出時,若要自製副食品,無論是熱食或果泥,建議最多就是準備一餐,如外出天數較多又沒有料理的環境,可以「寶寶已經吃過的副食品種類」做為選購市售副食品的原則,避免發生腸胃不適或過敏問題。

如媽咪希望寶寶能餐餐吃到現煮的食物,藍浩尹醫師建議,可使用燜燒罐做料理,但要注意不同食材熟成所需時間不同,也要注意保溫時效。此外,到餐廳用餐可選擇適合寶寶吃的菜色,再請廚房幫忙調整調味,其他像是磨泥器或料理剪刀也是準備餐點的好幫手。

 

STEP3.關於「衣」與「住」的準備

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出遊總是需要準備一大包備品呢?網路上有許多媽咪分享,帶寶寶外出,媽媽包必備物品清單。除了與吃相關的物品之外,需要準備的東西有一大部分是衣物,有經驗的媽媽通常會建議多帶2~3套替換衣物。洪依利主任表示,月齡較小的寶寶雖然活動量不大,比較不會因為流了滿頭大汗,而需要更換衣物,但此階段容易有溢吐奶的狀況,除了紗布巾或溢奶巾之外,替換衣物千萬不可少。此外,視不同季節,也要考慮保暖、防曬、防蚊等狀況,適時攜帶外套、帽子等。

 

判斷寶寶冷熱以軀幹體溫為主

不論待在室外或室內環境,應隨時注意寶寶是否舒適,洪依利主任指出,很多人以為寶寶手腳摸起來冰冰涼涼的就代表他太冷,其實判斷寶寶是否太冷或太熱應該以觸摸寶寶脖子後方、背部或胸口為主,因為寶寶的代謝較快、基礎體溫較高,其實比成人還怕熱。要注意的是,通常不滿3個月大的孩子,體溫中樞尚未發展成熟,體溫較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加上末稍循環較差,四肢容易冰冷,洪依利主任建議,可讓寶寶穿著襪子幫助保暖,但如果身體熱烘烘,應適時移開包巾、被子或減少衣服,千萬不要讓寶寶流了滿身汗,卻還是包緊緊。

 

重視防蚊與防曬

寶寶肌膚相當幼嫩,被蚊蟲叮咬後的膚況反應通常會較成人來得「慘烈」,為避免蚊蟲叮咬,可儘量避開蚊蟲經常出沒的場所與時間,或是穿著長袖衣物,長袖衣物不但可防蚊,還能同時防曬。藍浩尹醫師表示,孩子不滿2歲時,防蚊防曬儘可能以物理方式為主,例如:長袖衣物、帽子或推車覆蓋蚊帳等,如需塗抹防蚊或防曬的相關用品,洪依利主任表示,要注意寶寶使用後的膚況反應,最好選擇寶寶專用產品。

 

擔心寶寶外宿不習慣?

良好的睡眠是人體一天的活力來源,很多爸媽帶寶寶外宿,最怕的就是在不熟悉的環境下,寶寶無法安穩入睡,藍浩尹醫師建議,就算外宿也要透過日常建立的睡前儀式,讓寶寶知道要睡覺了,並準備他平常睡覺習慣使用的被子或安撫巾。此外,洪依利主任認為,最好可請飯店或民宿準備獨立的嬰兒床,如需要與成人或其他哥哥姐姐同睡,儘量不要讓寶寶被夾在中間,而是獨立睡在某一側,床緣可用床圍保護寶寶的安全。記住,千萬別讓寶寶和成人共用棉被,避免厚重的被子蓋住寶寶的口鼻,發生危險。

 
STEP4.關於「行」的準備

相信帶寶寶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爸媽們,不免擔心寶寶哭鬧或調皮搗蛋而影響他人,即使自駕出遊也會擔心寶寶坐不住,吵著要離開安全座椅等狀況,其實只要做好準備,這些問題是可被克服的。帶寶寶外出前,從安排行程就要考慮「親子雙方」的需求,車程較遠時,最好每2~3小時能停車休息,讓孩子下車透透氣、動動身體,如擔心孩子坐不住,也要準備能夠吸引他的玩具,讓他有事做,不致因為無聊而吵鬧。

 

寶寶也會暈車嗎?

寶寶和成人一樣也可能會暈車,其症狀也和成人相似,如精神不濟、食欲不佳、嘔吐等,洪依利主任表示,若擔心寶寶暈車可事先至兒科門診諮詢,請醫師開立舒緩藥物,寶寶用的暈車藥和成人不同,其主要成分是舒緩流鼻水用的抗組織胺,兒科醫師會依照寶寶的月齡和體重,評估藥劑量。藍浩尹醫師建議,其他旅行預防用藥也可自費請兒科醫師開立。提醒父母,溫度計也是旅行不可缺少的重要備品。

 

寶寶一定要坐汽座嗎?

自駕車意外事故常聽聞寶寶沒有坐汽座、被彈出的安全氣囊重創,而傷重不治等報導,藍浩尹醫師表示,身為急診室醫師很怕看到此類憾事,正確使用汽座能降低意外事故發生時對寶寶的傷害。

由於車子的起步和剎車時的力量,對月齡較小、頸部發育尚未成熟的寶寶而言,具有相當危險性。洪依利主任指出,視寶寶月齡選擇合適的汽座不但能減少汽車行進中可能造成的傷害之外,也能讓寶寶躺坐更舒適,提高坐汽座的意願。其實要讓寶寶坐汽座的習慣應從小養成,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寶寶哭鬧、不願意坐等狀況,建議爸媽一定要堅持,否則讓孩子知道只要哭就可以不用坐,未來孩子願意坐汽座的機率會更小。

 

外出要使用背巾還是推車?

其實不論選擇背巾或推車都各有利弊,藍浩尹醫師表示,月齡較小的寶寶使用背巾時要注意頸部支撐力,當頸部發育硬挺後,大多可使用直立式背巾。同時,也要注意寶寶臀部與腿部的包覆。而同樣是帶寶寶外出的重要工具的推車,洪依利主任與藍浩尹醫師皆建議,推車最好選擇能夠平躺的設計,因為寶寶常常需要睡眠。

至於外出要選擇哪一種工具,可視地點而定,像是推車不方便進出的場所,使用背巾較適合,但需要長時間在外面,除了考慮寶寶休息的問題之外,也要考量爸媽體力是否足以負荷揹著寶寶一整天。



兒科醫師媽咪帶寶寶外出經驗談

帶寶寶去國內旅遊或出國旅行有哪些注意事項,相信網路上有很多媽咪的經驗可供分享,只要做足準備功課,相信多能快樂出遊。對新手媽咪來說,寶寶出生後的照護、教養,都是全新的挑戰,加上周遭親友的關心,常讓媽咪備感壓力。其實帶寶寶出遊看似需要準備許多東西、注意事項也很多,但有了幾次的經驗後,不但是媽媽,寶寶也會漸漸適應。

 

雙寶媽咪洪依利主任.帶寶寶外出安全第一

洪依利主任有兩個小寶貝,她回憶起第1次帶孩子外出時,差不多是在孩子4個月大左右,某天與先生相約在一間有著昏暗燈光、氣氛浪漫的餐廳用餐,當時孩子原本安穩的在推車裡睡著,但當推車經過某個轉彎處時,孩子突然「掉了出來!」還好孩子只有鼻子小小的擦傷,後來才發現是自己忘了幫孩子扣上安全帶,她說:「原本以為孩子躺著應該很安全,沒想到一個不注意,整個人就滑出推車,當下超自責,也因此養成孩子坐推車就一定先扣上安全帶的習慣。」

她分享,因為自己和先生工作的特性,經常需要到中南部演講,只要時間允許就會順便安排國內親子旅遊,所以孩子跟著夫妻倆到處跑有如家常便飯;至於第1次帶老大出國是在他2歲半至3歲左右,那時會考量飛行時間,還有環境較安全、衛生條件較理想的國家,因此第1次出國選擇了飛行時間只要50分鐘的日本石垣島,而行程安排多以度假村、俱樂部為主,有了孩子後,「跑景點」不再是出國旅遊的首選,而是以增加親子互動與陪伴的定點旅遊為主。

 

三寶媽咪藍浩尹醫師.就算再累,還是喜歡和孩子一起旅遊

藍浩尹醫師育有一子兩女,兩個女兒還是雙胞胎!因為回南部坐月子的關係,第一胎生產後,自己就帶著新生兒搭高鐵回娘家,她說:「還好新生兒幾乎一整天都是吃吃睡睡,所幸沒有打擾到其他乘客,但因為換尿布的次數會較頻繁,所以訂車票的時候有特別選擇離親子廁所較近的位置。」

她以三寶媽的身分建議,如帶3歲以下的孩子出門,大人人數最好能和孩子數一樣,照顧時會比較從容,她曾和先生兩個人,帶3個孩子去逛賣場,當先生帶大寶上廁所時,兩個小的突然都不安坐於嬰兒車內,一個要喝奶,一個大便要換尿布,當下一個人根本無法同時處理這兩件事。

談到出國的經驗,藍浩尹醫師更是滔滔不絕地說,前陣子才剛帶孩子去紐西蘭玩,當時雙胞胎才1歲多!她提醒,雖然孩子兩歲前可以省機票錢,但有很多小細節是上飛機才會被告知的事,例如:飛機坐位一排可坐3個人,不過,氧氣設備只有4組,所以不能坐5個人等。她分享,有一次到北海道旅行,因為搭錯火車,行程整個大延遲,回到飯店時已經是晚上10~11點左右,兒子餓到把地上的髒東西當成螃蟹想吃掉!她提醒,外出不僅要注意安全、時時關心孩子生理需求,還有遊玩地點的功課要做足、清楚活動內容,才能做好萬全準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