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孕期乳房檢查不輕忽

孕期乳房檢查不輕忽

(2022.01更新)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或其他相關檢查,能及早發現病變、及早治療。孕期除了接受定期產檢,也應適時接受乳房檢查。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王文科提醒,學會自我乳房檢查,發現異狀提高警覺,經相關檢查,不論為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皆應接受醫師指示,定期接受追蹤檢查,評估後續是否需要治療並了解治療方式。

 

乳房檢查方式

若摸到乳房有硬塊、出現異常分泌物、疼痛等異狀時,許多人心裡的第一個想法是:「我會不會罹患乳癌?」,但這個想法可能又立刻被:「我怎麼可能這麼倒楣?再觀察看看吧!」所消除。王文科主任指出,女性因乳房出現異狀而就醫,平均延遲半年之久,如為惡性病變,當出現硬塊才就醫通常為乳癌第2期以上。

王文科主任說明,目前醫學上乳房檢查以「影像」檢查為主,像是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而乳房攝影是目前國際最具醫學實證,可偵測乳房鈣化點或腫瘤,並可提前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當影像檢查無法確定為良性病灶時,則需透過切片手術,取得細胞或組織進行化驗,才能確診。(推薦文章:孕期乳房問題

 

乳房攝影篩檢費用補助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相關資料指出,乳房攝影篩檢費用補助對象為:45~69歲以及40~44歲有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建議每兩年進行1次乳房攝影檢查。

 

孕期乳房檢查以超音波為主

「乳房攝影所釋放的輻射線是否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是許多孕媽咪擔心的問題,王文科主任指出,雖然乳房攝影所釋放出的輻射量相當低,而且在適當的屏蔽防護下,幾乎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但是孕期醫師通常會優先考量沒有輻射性傷害的替代檢查,像是常見的「乳房超音波」,便為目前孕期乳房檢查的第一線工具。

不同檢查方式各有利弊與適應症,該選擇何種方式,最好由專業醫師來評估。王文科主任提醒,少數婦產科診所有提供乳房超音波檢查,但一般女性和孕婦的乳房影像變化具有差異性,相關檢查最好還是由專科醫師執行為佳。

 

孕期做乳房攝影會特別痛?

「聽說乳房攝影的檢查過程,胸部必須被壓扁且非常疼痛」,讓許多女性相當害怕。乳房攝影主要是透過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為了獲得清晰影像,必須將乳房「夾緊」,才能清楚顯現病灶。

王文科主任指出,一般而言乳房攝影的準確率高達85%,但懷孕的女性因乳房腫脹充血、腺體緻密度提高,乳房攝影敏感度降低至50%~60%,而且會比一般人還要更加疼痛,所以目前孕期乳房篩檢,主要以超音波檢查為主。過去乳房攝影壓迫的壓力約30磅,新型3D攝影壓力約下降至20~22磅,相對能減少疼痛感。

 

有良性腫塊或乳癌病史.孕期更應定期追蹤

臨床上,當女性觸摸乳房發現有硬塊後,經相關檢查,有高達90%為良性腫塊,育齡女性較常見的症狀像是乳房纖維囊腫(乳房水泡)、乳房纖維腺瘤、乳液囊腫、泌乳性腺瘤、錯構瘤等。王文科主任表示,乳房水泡及纖維腺瘤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懷孕時,雌激素濃度大幅增加,此類腫瘤可能受刺激而變大。不論是孕前確認有良性瘤腫存在,或有乳癌病史、乳房曾進行手術等特殊狀況,建議孕期每3個月便要接受檢查,確認乳房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