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副食品> 少吃副食品鐵質不足,寶寶竟缺鐵性貧血!?

少吃副食品鐵質不足,寶寶竟缺鐵性貧血!?

剛滿1歲的小明活潑好動,但臉色比其他孩子蒼白一點,媽媽以為兒子是「白肉底」,不以為意,但接受兒童健康檢查時,血液生化報告意外發現,小明患有缺鐵性貧血,進一步詢問才知,小明為全母乳哺餵,且出生6個月後極少攝取副食品,導致鐵質不足。


(2021.01更新)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盧孟佑說,「幼兒也會貧血的」,主要病因為缺鐵性貧血,因鐵質缺乏,造成血紅素的合成有缺陷,使得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減少,血液生化檢查顯示,血紅素與平均紅血球容積降低,及血清鐵蛋白濃度的下降。

什麼是貧血?貧血是指紅血球或血色素低於正常值之謂。剛出生的嬰兒,紅血球會輕度增加,在第2週時驟降,至第2、3個月的貧血現象,稱之為生理性貧血。 (推薦文章:兒童鐵質不足影響大,小心兒童缺鐵性貧血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在出生後的前6個月,血色素會低至9或10g/dl,不需緊張,也不需特別處置。但是,出生後6個月至2歲之間,若血色素低於11g/dl,或是血球容積(Hematocrit)低於33%,則為需進一步評估的指標。

缺鐵性貧血臨床症狀為臉色蒼白、心跳加速、心雜音、舌乳頭萎縮、指甲變形及生長遲滯等現象,家長不可等閒視之。



一般來說,引發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3,第1大類為鐵質的攝取不足,較常出現在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的幼兒、純母乳哺餵且極少副食品添加的6~24個月嬰幼兒。如果孩子嚴重偏食,也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

第2大類是因為鐵質吸收不良,例如慢性腹瀉患者;第3大類則來自於血液的流失,人體會因為消化性潰瘍、腸胃道腫瘤、月經量過多等疾病而導致缺鐵性貧血。

在治療方面,主要為持續服用3~4個月的鐵劑,並配合食物慢慢補充鐵質,一般都能完全恢復。盧孟佑醫師強調,重要的是找出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改善飲食習慣或治療疾病,否則很容易再發。

值得一提的是,造成兒童貧血的原因很多,盧孟佑醫師提醒,如果合併皮下出血、淋巴結腫大或不明原因的發燒,這有可能是惡性腫瘤的前兆,儘早尋求小兒血液科專科醫師協助,做骨髓穿刺切片檢查,以利確診,對症治療。(推薦文章:母乳寶寶易蛀牙、易缺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