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每個小朋友都得過這個疾病,家長如輕忽恐遺憾終身

每個小朋友都得過這個疾病,家長如輕忽恐遺憾終身

6歲萱萱,從小口齒伶俐,常逗得爸媽哈哈大笑,但最近反應卻有些怪怪的,經常答非所問,家人喊她也沒什麼反應,看電視越坐越近。媽媽覺得不對勁,陪同就醫,才發現「積液性中耳炎」,聽力已經受到影響。


「中耳炎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韻誠說,1歲以前的嬰幼兒,超過6成感染過中耳炎,3歲以前則高達8成有過中耳炎病史,幾乎所有6歲以下的兒童都至少感染過1次中耳炎。

為何幼兒特別容易發生中耳炎?黃韻誠醫師說,小朋友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比成人短上許多,加上腺樣體的過度增生,感冒時,細菌容易由鼻咽部開口進入中耳腔,且容易沾黏,引發感染。(推薦文章:別小看中耳炎.反覆發作恐致聽力受損

急性中耳炎症狀明顯,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下,都能夠治癒。不過,中耳與鼻黏膜一樣,都會分泌液體,感染後中耳所產生的分泌物,如果無法即時排出,就會惡化成為積液性中耳炎,進而影響兒童聽力。

黃韻誠醫師指出,積液性中耳炎症狀為有耳塞、耳悶、耳鳴、聽力損失,只要積液消退,恢復中耳通氣,症狀立刻消失。但如果腺樣體過度肥大壓迫到耳咽管開口,讓中耳積液遲遲無法排出體外,就可能造成聽力受損。



黃韻誠醫師提醒,家有幼童的父母應多關心孩子的行為和聽力反應,如果說話不清楚、答非所問、常要求別人重複說一次、叫喚有時沒什麼反應、某些字發音不正確、上課不專心、看電視時音量調得比較大聲的情況時,就應陪同就醫。

萱萱就醫確診為「積液性中耳炎」,檢查發現,鼻腔後方靠近耳咽管的腺樣體過度增生,醫師安排引流手術,並以微創內視鏡方式,移除過度增生的腺樣體,術後,萱萱開心地說「可以聽得清楚了」。

黃韻誠醫師表示,台灣全面執行新生兒聽力篩檢,可以早期發現先天性聽障孩童,早期接受治療。不過,「積液性中耳炎」所引起的聽損,則容易被忽略,孩子如出現異樣,就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安排聽力檢查,找出病因,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推薦文章:小心耳朵感染.影響寶寶聽力
繼續閱讀